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干旱荒漠区的路用性能,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掺入0.4%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路技术状况的检测评价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掺入0.4%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的2.7倍,同时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的破损状况、防滑性能与抗渗性能均优于普通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2.
选取间断级配SMA-13,掺入4‰的玄武岩纤维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将其与掺入同掺量木质素纤维的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以研究玄武岩纤维的使用对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玄武岩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其油石比得到降低,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有所提高,但水稳定性提高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3.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良好的性能以及施工的便易性得到了广泛推广,从纤维浸润剂角度评价混合料性能的方法较少,本文在不同浸润剂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A型、B型、C型3种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展开研究。选取AC-20C级配对3种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以及未掺纤维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4种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并对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增加了沥青用量,同时混合料稳定度得到提高;无论是A型、B型还是C型,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均有所改善,其中,A型玄武岩纤维改善效果最优; C型玄武岩纤维对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对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沥青胶浆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纤维的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锥入度试验评价纤维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延度试验评价低温性能;选取SMA-13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增强作用,劈裂试验评价低温抗裂性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劈裂强度均要较木质素纤维高,且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0.4%时其改善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路面的初期损害,确保路面的寿命,可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玄武岩纤维,基于AC-13C型级配,对混合料掺加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并采用马歇尔试验找出各个掺量下的最佳油石比,然后进行高温车辙和低温抗裂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为0.3%,且可显著改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技术性能,在道路工程领域备受关注。通过车辙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别评价不同纤维掺量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AC-13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有所改善;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5%时,沥青混合料能获得最佳综合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滨海高等级公路所处的含盐高湿环境,改进了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方法。通过不同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试验,并结合其他影响因数,提出含盐高湿环境下沥青混合料材料优化选择方案,进行了水稳性能验证。最后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在含盐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试验,推荐级配类型。结果表明:推荐含盐高湿地区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细集料选用石灰岩,沥青选用135℃黏度较高的SBS改性沥青;沥青路面表面层采用SMA-13级配混合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玄武岩纤维长度对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指标的影响,通过谢伦堡析漏试验确定不同长度玄武岩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采用马歇尔试验研究了马歇尔指标随玄武岩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随掺入玄武岩纤维长度的增加而提高;玄武岩纤维提高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改善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掺入玄武岩纤维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相对普通透水沥青混合料有所变化,但差值较小,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徐松  阳兰 《路基工程》2021,(2):110-115
选用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SMA-13级配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改良,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而木质素纤维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的增强效果更为明显;按指标控制要求,单掺木质素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对应的铣刨料最大掺量均低于30.0 %,采用0.2 %木质素纤维和0.4 %玄武岩纤维进行复掺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铣刨料的掺量最大可达到50.0 %,有利于提高铣刨料的再生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就地热再生微波加热效率,解决传统沥青混合料吸波能力弱问题,选择多种吸波材料代替矿粉,通过微波加热试验,研究吸波材料对集料、沥青混合料的吸波升温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波材料可明显提高集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吸波性能。随着吸波材料掺量的增加,石灰岩AC-13与玄武岩SMA-13沥青混合料的温升变化趋势不同。吸波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影响甚微,其能够提升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何东坡  左惠宇 《公路》2021,(1):13-18
为探究应用于排水沥青路面中玄武岩纤维的适宜长度,采用干拌的方式在空隙率为20%的OGFC-13沥青混合料中分别加入3、6、12和25mm不同长度的纤维。首先通过析漏试验确定不同纤维长度下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接着进行飞散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渗水试验来探究不同长度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玄武岩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所提升,综合分析各项性能后,建议在排水沥青路面中添加长度为6mm的玄武岩纤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减少路面早期病害,采用车辙试验、劈裂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2种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玄武岩纤维相比,添加玄武岩纤维后2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得到明显提高,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的空间网格结构可有效缓解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建议在季节性温差较大、降雨量较多的实体工程中采用玄武岩纤维来有效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将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木素纤维混杂掺入 SMA—13沥青混合料中做正交试验,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配比下,混杂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相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通过动态剪切试验、拉伸试验对未掺玄武岩纤维和掺6%沥青质量的玄武岩纤维的沥青胶浆的抗剪性能、延展性以及AC-13C沥青混合料和掺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可改善沥青胶浆的抗剪切能力和高温稳定性;纤维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4%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能力、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7)
通过对外掺玄武岩纤维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性能的改善效果,分析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影响的原因,提出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的改善存在一个最佳纤维掺量为0.3%,新沥青的掺量为4.5%。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玄武岩纤维改善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马歇尔指标均能达到普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可以重新利用。研究成果可为玄武岩纤维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8,(11)
为系统分析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参数对Sup-20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采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方法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再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等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和长度组合的Sup-20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路用性能指标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玄武岩纤维掺量或长度可充分发挥纤维在混合料中的作用,使Sup-20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尤其是疲劳寿命达到最佳;通过灵敏度分析可知Sup-20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受长度和掺量波动影响幅度较大,且玄武岩纤维长度参数对Sup-20沥青混合料影响程度略大于掺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特点。分析研究了玄武岩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出玄武岩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的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结合料损失可放宽至≤0.3%,矿料间隙率可放宽至≥15.0%,沥青饱和度调整为70%~80%。结合中国首次全线使用玄武岩纤维SMA-13的郴(州)-宁(远)高速公路,介绍了玄武岩纤维SMA-13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季冻区自然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特殊要求,克服单一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不足,选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对基质沥青混合料、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及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的同时加入极大地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4种沥青混合料中,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表现最佳,低温抗裂性仅次于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季冻区沥青路面工程。  相似文献   

19.
布敦岩沥青(BRA)和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文中综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开展玄武岩纤维增强BRA改性SMA-13矿料级配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确定BRA及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分别为3%、0.3%;试验结果表明,与SBS-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在BRA及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下,BRA-MA-13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抗渗及抗滑能力均得到改善,但低温抗开裂能力略有下降,BRA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增强SMA-13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任岐岗 《路基工程》2020,(5):65-68,78
分别采用玄武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玄武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分别采用花岗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花岗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25C普通沥青混合料,对两组不同岩性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两种不同岩性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粗集料为玄武岩时,用石灰岩细集料代替玄武岩细集料,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粗集料为花岗岩时,用石灰岩细集料代替花岗岩细集料不利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