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了掌握水胶比、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和胶砂比对水泥基灌浆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及其最佳配比,通过调整水胶比、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和胶砂比的掺量和配比,并引入正交试验来分析对灌浆材料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剂对水泥基灌浆材料初始流动度和30min流动度影响最为显著,粉煤灰对其初始流动度影响较小,膨胀剂对其30min流动度影响较小。水胶比、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和胶砂比的最佳配比为水胶比0.31、粉煤灰20%、减水剂0.8%、膨胀剂6%、胶砂比1.1。  相似文献   

2.
半柔性路面灌注水泥胶浆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柔性路面是采用多孔结构的大空隙开级配沥青混凝土灌注水泥胶浆所形成的复合路面.主要研究水胶比、砂胶比、减水剂对水泥胶浆工作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4种配合比,研究在不同水胶比、砂胶比和减水剂掺量下水泥胶浆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合理的配合比下,采用适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和膨胀剂,能使水泥胶浆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高的强度和低的干缩率.半柔性路面材料含有此种水泥胶浆,将在高温和重载交通下具有阻止路面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半柔性路面材料灌注所需的水泥胶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25组不同配合比,研究水胶比、砂种类、砂胶比、膨胀剂掺量、矿粉掺量、粉煤灰掺量这6个不同因素对水泥胶浆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水泥胶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这3个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和主次关系,并得出结论:从绿色环保和成本节约角度考虑,可以选用最大粒径为1.18 mm的天然砂与人工砂的混合砂代替纯天然砂配制半柔性路面用水泥胶浆。同时,以最优化理论构建了半柔性路面用水泥胶浆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原则,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在此基础上,以该最优配合比重新拌制水泥胶浆,并测试各项性能,其试验结果均能满足半柔性路面用水泥胶浆的性能指标要求。可见,利用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近年来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水胶比、砂胶比、硅灰和粉煤灰掺量对RPC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PC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次序依次为水胶比、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及砂胶比;当水胶比为0.14、硅灰掺量为18%、粉煤灰掺量为20%、砂胶比为1/1.2时,可配制强度极高的RPC.  相似文献   

5.
半柔性路面是母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水泥基灌浆材料而形成的一种刚柔相济的新型路面,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泌水性能直接影响水泥基材料-沥青结合料接触界面强度的形成。通过研究水胶比、砂胶比、粉煤灰含量、膨胀剂等因素对水泥基灌浆材料泌水率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基灌浆材料泌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各因素推荐掺量及范围,为半柔性路面的研究及技术推广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5)
在给定水胶比的情况下,通过试验研究了砂胶比、硅灰掺量以及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对RPC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均不容忽视;砂胶比对RPC流动性的影响显著,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硅灰掺量对RPC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均较小。最后,确定了水胶比为0.18时,砂胶比、硅灰掺量以及钢纤维掺量的最佳取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硫铝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材料,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粉煤灰、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对注浆材料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并制备新型单液注浆材料用于岩溶隧道。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强度起主控因素,在流动度上起次要影响;聚灰比在流动度和水陆强度比方面起主控因素,而对陆上强度上影响微小;矿物掺合料对流动度起到促进作用,对陆上强度及水陆强度比影响较大;当水胶比为0. 58~0. 62,聚灰比0. 5‰,粉煤灰及矿粉取代率为10%时,注浆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良,可作为岩溶隧道注浆材料配合比。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水泥粉体颗粒堆积密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纯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按不同的粉磨时间和匹配处理成若干个不同颗粒群分布的试样,粉煤灰和水泥以各种颗粒群匹配(粉煤灰掺量均为40%)制成一系列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进行胶砂强度、流动度检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粉煤灰水泥颗粒群堆积密度对粉煤灰水泥强度与流动度的影响。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堆积密实程度与水泥胶砂性能的关系,为粉煤灰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配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进行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配制试验,通过五批试件比较分析了水胶比、砂胶比、减水剂掺量、硅灰与石英粉比等参数对RPC的流动度以及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以改善RPC的流动度,探讨以地方常用材料配制RPC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12)
为寻求最佳膨胀剂种类及掺量,研究掺量、养护条件、水胶比对不同种类膨胀剂膨胀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小水胶比情况宜选择双掺ZY∶MgO=1∶1膨胀剂,水胶比较大时,选择单掺12%ZY最佳;单掺ZY膨胀效果随ZY掺量增加持续增大,单掺MgO最佳掺量为4%;水胶比0.33的双掺膨胀剂最佳比例为ZY∶MgO=1∶1,水胶比0.38的双掺膨胀剂最佳比例为ZY∶MgO=2∶1。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用Malvern MS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几种不同细度粉煤灰的粒度分布,以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粉煤灰粒度分布与相应粉煤灰-水泥胶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细度粉煤灰对其胶砂的强度、流动度等技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粉煤灰粒度分布明显影响其胶砂力学性能;分布在0~20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对胶砂力学性能有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养护时间长、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问题,通过研究胶凝材料、水胶比、砂率、外加剂及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复掺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合适配合比设计参数,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该复掺水泥混凝土性能良好,1d抗折强度超过3.75 MPa,能够满足路面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河砂混凝土为对比,研究水胶比、砂率对水洗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增大,机制砂和河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系数有加速增大的趋势;砂率变化对拌和物流动性影响明显,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不明显,在合理砂率附近,抗氯离子性能较强;机制砂等量替代河砂对强度有利,坍落度降低,在水胶比较小时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5,(9)
针对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补强材料在压力施工条件下易产生离析等流动性不佳问题,本研究以矿渣粉为胶凝材料,水玻璃为激发剂,结合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和细集料制备矿渣基补强材料,并测试其流动度,研究了其流动性能,经过筛选提出了最佳原材料组成和比例。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改善补强材料工作性能最为明显,且最佳掺量为矿渣粉质量的1.2%;MgCl2缓凝剂最有利于补强材料流动性能的提高,且补强材料的初始流动度和30min流动度先随MgCl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然后随MgCl2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佳掺量为矿渣粉质量的1.0%;水胶比(W/B)为0.34时,补强材料拥有最好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盾构隧道大掺量粉煤灰同步注浆材料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掺加粉煤灰、膨润土、高效减水剂等措施,对盾构法同步注浆用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探讨了粉煤灰掺量、减水剂种类和掺量、水胶比、胶砂比等与流动度、结石体3d、14d、28d抗压强度、凝结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到具有高工作性的大掺量粉煤灰同步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半柔性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基体沥青混合料、水泥胶浆配合比设计方法、路用性能试验等内容,并提出半柔性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路面铺设,水泥胶浆拌和与灌注施工,路面养护施工等内容。结论证实,半柔性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施工技术,不仅工艺流程简单,而且路用性能优良,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6)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粉煤灰、减水剂对双膨胀源混凝土的抗拉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膨胀源混凝土轴向抗拉强度和抗拉弹模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是水胶比和减水剂;双膨胀源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是粉煤灰和减水剂;砂率对双膨胀源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得到抗拉性能较好的双膨胀源混凝土的水灰比、粉煤灰和减水剂的掺量分别为0.55、25%和0.55%;轴向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存在三次样条插值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两种不同水泥与巴斯夫化学公司和超塑建材有限公司的最新外加剂产品的作用效果;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及粉煤灰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后选择部分优化后的试验条件做正交试验后的方差分析表。研究发现水泥J和外加剂K的作用效果明显;在抗压强度大于45 MPa的配合比设计中当选用减水率大于31%,28 d抗压强度比大于151%的高性能减水剂及二级粉煤灰时粉煤灰的适宜掺量范围为35%~45%,水胶比的适宜范围为0.32~0.36;水胶比的增加,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当水胶比大于0.36时,抗压强度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在施工中水胶比应小于0.36。为了研究外加剂和粉煤灰双掺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胶比0.281,灰含量0.4,时间60 d为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半柔性路面材料是将水泥基材灌注于母体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的一种刚柔兼备的新型路面材料,矿料级配直接影响母体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为保证母体沥青混合料具备良好的骨架支撑作用,同时保证一定的空隙率以灌注水泥基材,笔者研究4.75mm、2.36mm、矿粉、沥青等含量对母体沥青混合料稳定度、空隙率的影响程度及规律;进一步研究4种级配的半柔性路面材料高温、低温、水稳、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母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与2.36mm含量、油石比呈负相关关系,与矿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稳定度与2.36mm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矿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建议2.36mm含量≤4.5%、油石比≤3.5%、4.75mm含量≤6%;半柔性路面材料具有极优的高温性能,但低温性能不良且低于2000的规范要求。本文为半柔性路面材料设计及推广应用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特稿     
<正>水泥灌浆沥青路面由于其优越的抵抗变型及漏油污染能力,一直被作为一种特种路面。通常水泥灌浆沥青路面是由单一空隙率(25%~35%)的沥青混合料骨架(通常厚度为60mm)灌注高流动性的水泥胶浆而成。这种路面将水泥与沥青路面的优异性能相结合(如柔性、抗车辙能力),体现沥青特征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承载性及水泥混凝土的耐磨性。相对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