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而设计规范对该类路段线形设计又没有制定特别标准的状况,通过分析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线形指标的特点构造线形质量评价参数,通过收集国内多条高速公路10个连续下坡路段的线形几何指标、交通事故数、交通量等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连续下坡路段线形评价参数与亿车公里事故率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线形评价参数与亿车公里事故率之间关系曲线的拐点及事故多发的阈值,确定了线形质量评价参数的行车安全区间,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线形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作为交通事故易发路段,高速公路爬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以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段为例,通过对该爬坡路段2006年1月~2010年7月的交通事故资料的统计,从事故地点、事故时段、事故形态和事故车型等方面分析了爬坡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高速公路爬坡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要远大于下坡及其他路段;事故多发生在直坡段的中后部和竖曲线段,坡道后段的安全性更低;事故形态主要是追尾、撞护栏和撞固定物,而且重特大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比例大;夜间的事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白天,尤其是凌晨2:00~6:00为重特大交通事故高发期;爬坡路段大货车和小客车相互干扰严重,是爬坡路段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爬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用连续长下坡,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隐患.结合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工程实例,提出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在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其针对性及综合性,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长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历来安全隐患多,也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近期重大交通事故暴露出的道路安全问题隐患,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初步排查出长大下坡危险路段1026处,其中,昆磨高速大风垭口27公里长下坡是自开通以来造成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长大下坡路段之一,曾被称为"死亡之坡"。2007年以来,云南交警总队玉溪支队高速大队立足道路和车辆现实状况,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该路段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近年来四川、云南等西南省份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从汽车安全技术、运行环境及使用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诱发交通事故的内在因素,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界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界定标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采用分析下坡过程中的主制动器的温升方法来定量地界定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研究采用路段典型大货车的温升试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典型大货车在长大下坡路段无辅助制动情况下的主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并计算出下坡过程中主制动器温度达到200 ℃时,不同平均纵坡对应的坡长,并据此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不同平均纵坡对应的长大下坡路段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邱志雷 《驾驶园》2012,(10):83-83
你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到危险路段时,应该怎么控制车辆,避免事故发生?长下坡弯道路段——把稳方向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通常车速都会比较快,当弯道和长下坡一起出现,驾驶员就要格外小心了。一种是长下坡,伴随着距离较长的"U"形弯道,这路段是长下坡同时  相似文献   

8.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道路设计者的重视。应用实践证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长陡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为依托,介绍了避险车道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包括避险车道工作原理与设置位置;避险车道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服务车道、施救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对管理部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贵州省某两条高速公路历史交通事故数据分布规律与事故发展趋势,首先利用邻近度与关联性分析方法,完善事故数据;然后分析道路特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划分连续下坡路段、隧道路段单元范围;最后对路段单元进一步划分为区块,建立不同区块范围内的事故概率与区块位置的预测模型,其中连续下坡路段后半段符合线形关系,隧道进出口段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并根据事故分布特征提出改善方案,进而辅助管理者掌握不同特征路段未来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范围以及改善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10.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道路设计者的重视。应用实践证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长陡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为依托,介绍了避险车道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包括避险车道工作原理与设置位置;避险车道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服务车道、施救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陈园明 《中外公路》2013,33(1):298-299
为了改善长下坡路段车辆的交通安全状况,在连续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是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被动应急措施,也是为长下坡路段失控车辆提供强制减速的最为有效的安全防护工程措施.该文通过对中国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事故特征的分析,对避险车道入口设计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避险车道入口设计速度的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红燕  文洁玲  李玮 《公路》2012,(5):229-232
主要对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及雾区等易发事故路段进行分析,重点针对长下坡路段以及雾区路段监控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想法,以提高该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道路安全问题中,如何解决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隐患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上的大型汽车逐渐增多,连续下坡路段成为高速公路的瓶颈,该路段上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如何保障连续下坡路段车辆安全和该路段的通行能力,成为公路行业科研人员亟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地区公路典型长大下坡路段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了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的共性特征;对比国内主要制动器温升模型,依据采用车型的适用性、参数变量的全面性及是否考虑辅助制动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温升模型对普宣高速公路18km长大下坡路段行车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并融入到普宣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中,以期降低普宣高速运营后长大下坡路段事故率,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形、地貌情况特殊,使得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起伏大、弯道多、转角大、纵坡陡且长,极限指标时有出现,因此,相比平原区高速公路运行更具危险性,造成山区高速、高等级公路事故多发,本文对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调查,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安全对策,拟对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运营过程中,连续长大下坡路段极易出现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降低长大下坡路段的事故发生率,通常会在长大下坡段设置避险车道,因此合理地设置避险车道十分重要。文章首先对避险车道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然后对避险车道设置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长度下坡避险车道的设置进行探讨,降低了长大下坡路段的事故发生率,保证了车辆在路面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小半径连续下坡路段往往成为事故发生的黑点,本文以某山区高速公路小半径连续下坡路段为研究对象,从交通流运行特征分析、交通事故分析及公路路况核查角度,提出交通安全综合改善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近4年的历史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0,(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为克服高差,受自然地形等条件的限制,连续下坡路段占比较大,而连续下坡路段由于人-车-路-环境多因素的不协调作用导致连续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往往成为事故高发路段。现通过甬台温高速公路分水关至浙闽界典型连续下坡路段现场调查、运行速度实测以及事故资料统计,分析了连续下坡车辆运行特性和交通安全特征,为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深入分析及针对性综合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郑斌  邬洪波  廖军洪 《公路》2011,(10):243-247
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