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究采用水泥石灰双掺法进行土体改良时,固化剂对土体固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具体固化方案的经济效益,选择水泥含量和石灰含量为两个自变量,并以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峰值强度为响应值,利用全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安排,最后采用多元非线性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土体峰值强度与固化剂掺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固化剂对土体固化效果与固化剂含量大致呈现出线性关系;双掺法进行改良时,固化剂含量与土体峰值强度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土体强度受到水泥和石灰共同影响;随着改良标准强度的改变,固化方案的经济效益机制发生改变,最优固化的方案选择依据不同;针对长沙智能驾驶测试区公路项目,改良标准强度为405.6kPa,其价格最低改良方案固化剂配比为水泥含量0%和石灰含量2.6%,对应最低改良价格为10.41元/t。  相似文献   

2.
稳定粉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粉土掺加石灰、石灰加水泥及SEU 2型固化剂后的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粉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强度特性以及路用性能均得到改善,尤其是掺加SEU 2型固化剂的粉土,其CBR值为石灰土的5倍、水泥石灰土的2倍,7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 918MPa,而且与石灰土相比干缩系数明显减小。对固化剂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表明SEU 2型固化剂与目前常用的固化材料相比有较好的性价比。该试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天津滨海新区空客A320厂区道路为依托,对土壤固化剂在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文章探讨了常规固化剂(水泥、石灰)与液粉土壤固化剂在不同掺配比例、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对土壤强度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铺筑试验路进行现场试验,提出了空客A320道路路基处理方法,为土壤固化剂在天津地区路基处理中的大面积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特性,采用美国Road Bond公司生产的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对浙江金华地区的红黏土进行加固。在试验确定的最佳离子土壤固化剂掺量0.014%条件下,通过在试样土中加入不同掺量水泥、石灰,成型2种不同压实度(96%、98%)试件,分别进行固化土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冻融强度试验,分析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并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中加入离子土壤固化剂后,其塑性指数有所降低,形成更为密实结构,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掺入都能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掺入石灰对抗压回弹模量的增强效果优于水泥;各配合比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受压实度影响较为显著,98%压实度固化效果优于96%压实度,固化剂、水泥、石灰的掺入均可较好提升试件的劈裂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其冻融抗压强度损失BDR也随之提高,其抗冻性能越好。结合现场试验路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严格控制其压实度。  相似文献   

5.
选取4种不同塑性指数的黄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泥和石灰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水泥加固土和石灰加固土在同一压实度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水系数,对比分析两种加固土的主要性能差异,并提出适宜用水泥加固的黄土的塑性指数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结合料稳定黄土的强度、隔水防渗性与黄土的塑性指数、固化剂类型及掺入量密切相关。当黄土的塑性指数介于7~17时,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加,水泥加固土强度会逐渐提高,其渗水系数逐渐减小;当黄土的塑性指数低于7时,水泥加固土的强度仍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其渗水系数却逐渐增大。同一掺入量条件下,与水泥加固土相比,石灰加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低,但其渗水系数呈逐渐增大趋势,说明水泥对黄土的固化效果优于石灰的固化效果。无论从强度还是隔水防渗性角度考虑,黄土均存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塑性指数范围(8.5~9.5),更适宜用水泥对其进行加固。研究成果为扩大无机结合料稳定黄土的适应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水泥石灰土的力学性质和抗收缩性能,研究了TG土壤固化剂、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石灰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收缩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掺量范围内,随TG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水泥石灰土的抗压强度增大,而单掺聚丙烯纤维或玄武岩纤维能明显增强水泥石灰土的劈裂强度。TG固化剂与纤维混合添加对水泥石灰土力学和收缩性能的提高幅度高于添加一种材料,尤其是TG固化剂与玄武岩纤维的混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有机膨润土对水泥固化淤泥填筑道路路用性能的影响,选取不同掺量有机膨润土(DK)对3个地区淤泥进行水泥固化处理,通过劈裂试验、抗冲刷试验、冻融试验和干缩试验分析了有机膨润土对水泥固化淤泥的间接抗拉性能、耐水性能、抗冻融性能和抗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固化剂固化淤泥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评价掺入有机膨润土的固化剂对水泥固化淤泥填筑道路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淤泥的间接抗拉性能、耐水性能、抗冻融性能随有机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与普通的固化剂相比,掺入有机膨润土的新型CDK固化剂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淤泥填筑道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土体中掺入土壤固化剂后的加固效果,评价土壤固化剂稳定细砂土的路用性能,文章在确定混合料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以及干缩试验对比评价了固化剂稳定细砂土与传统石灰水泥稳定细砂土的路用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路基模型进行沉降分析,验证现场监测结果,以评价固化剂稳定细砂土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固化剂稳定细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干缩性能均优于石灰水泥稳定细砂土,有限元分析也验证了固化剂稳定细砂土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2):326-331
为解决水泥、石灰等传统固化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早期强度较低、水稳性差、容易开裂等问题,引入某新型固化剂对土壤进行加固以提高土体工程特性。对新型固化剂固化土开展了不同围压、不同固化剂掺量的动三轴试验,分别研究了固化剂掺量、动应力幅值和围压与疲劳破坏周次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固化剂掺量的固化土在相同动应力幅值作用下,固化土的疲劳破坏周次随着围压的增大而相应增大;相同固化剂掺量的固化土在固定围压条件下,动应力幅值与破坏疲劳周次有着很好的单调关系;在相同动应力幅值作用下,疲劳破坏周次与固化剂掺量的关系并不是单调的,而是有一个最佳掺量值(12%,干土重)。  相似文献   

10.
孙婧  顾世杰  李家园  安艳玲  刘宏波 《公路》2021,66(11):57-62
以二秦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进行了DHT土凝岩固化剂稳定风积沙底基层的试验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击实试验、红外光谱试验、温缩试验,比较了DHT土凝岩和水泥两种固化剂对风积沙的固化效果,以及温度对固化效果的影响,探究了DHT土凝岩稳定风积沙的工作机理,并就用于公路底基层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在两种固化剂稳定风积沙混合料含水率低于最佳含水率的情况下,土凝岩混合料试样干密度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水泥混合料试样,便于实际施工;土凝岩固化剂掺量大于9%时,土凝岩稳定风积沙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公路路基底基层的强度规范要求;土凝岩稳定风积沙混合料受温度的影响小于水泥稳定风积沙混合料,在高温区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应力应变,但在平均年气温较低的寒冷地区应用是可行的;红外光谱证明,土凝岩中氨基、巯基等基团通过水化反应将风积沙胶结在一起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使土凝岩混合料获得强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无侧限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及微观形貌试验,探究了水泥、固化剂,以及多种纤维复合固化黄土的抗拉强度特性及其加筋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固化土劈裂抗拉强度高于水泥石灰固化土和长大固化土;水泥固化土的劈裂抗拉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固化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在纤维掺量为0.45%时强度较高;12mm改性聚丙烯纤维加筋固化土劈裂抗拉强度较高,混杂纤维的不能显著提高固化土的无侧限劈裂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红砂岩矿物成分分析、土工试验、崩解及CBR试验,结合怀芷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填筑,发现红砂岩若直接填筑路基,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或塌方。为消除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的不良特性,采用水泥和石灰分别作为改良剂对红砂岩风化产物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掺入4%的水泥可使红砂岩路基的强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盐渍化软土地区修筑道路路基,分析土壤固化剂固化石灰土修筑道路路基的可行性。以典型的盐渍化软土地区———轻纺经济区的道路工程为例,分析轻纺经济区的地质、含盐量;对土壤固化剂固化土(5%石灰+95%原土+固化剂)的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7d)、室内回弹模量以及CBR测试,得出土壤固化剂固化土(5%石灰+95%原土+固化剂)均能满足路基相关规范对路床范围内的要求;选取轻纺经济区内道路试验段,从试验路段的弯沉、室外回弹模量、CBR测试及造价上对比分析了石灰土(12%)和土壤固化剂固化土(5%石灰+95%原土+固化剂)修筑道路路基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派酶固化土壤的无侧限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固化酶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应用于筑路、基础加固等领域,我国于1995年7月第一次引进利用派酶固化土在北京昌平修建了第一条派酶试验公路,几年来逐渐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通过派酶固化剂与石灰、水泥等传统固化材料对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说明派酶有利于土体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基的快速处理是缩短道路施工工期,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该研究结合南京河西地区长江漫滩软土,研制一种高效经济的软土固化剂。选择主固化材料水泥与辅助固化材料电石渣、石膏、三乙醇胺、氢氧化钠和聚丙烯纤维,通过配比设计对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分别进行固化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固化土的强度特性,最终得出快速固化剂的最终配比为:9%水泥,4%电石渣,2%石膏,2%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建设中各种特殊土的处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单纯使用石灰、水泥对土进行加固效果不理想.提出固化剂(CPN)稳定二灰粉土作为道路基层,并系统地研究了固化剂加固二灰粉土以及加固石灰粉土的力学性能、水稳定性、冻稳定性、劈裂性能和抗压模量及抗弯拉强度、抗弯拉模量等路用性能.研究的固化剂稳定二灰粉土作为基层混合料,对于丰富我国公路基层的结构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壤固化剂能够改善土体的抗剪强度、渗透性和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是传统土壤固化材料水泥、石灰的新扩展,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通过总结土壤固化剂的类型、材料组分、固化机理和固化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土壤固化剂研究方向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土壤固化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8):13-17
为合理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沉淤废土的堆积和工业废渣的处理问题,文中试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NS-SL型土壤固化剂,对杭州市典型淤泥质黏土进行固化处理;对比传统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效果,测试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NS-SL型复合固化土具有较好的强度特性,其28d无侧限抗压强度较传统水泥固化土强度提升79.7%;同时,NS-SL型复合固化土也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抗冻性能。研究表明,NS-SL型土壤固化剂适合应用于滨海地区的道路路基工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宁波市软土地区工程渣土泥浆脱水后形成的含水率为30%左右的细粒土为原材料,采用几种常见固化剂(水泥、石灰、粉煤灰)对其进行固化,分析了闷料时间及固化剂掺料次序对固化土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未经闷料的固化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闷料后击实的固化土强度;当先掺水泥或不掺加水泥时,1~7h的闷料时间不会对固化土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造成明显影响;后掺水泥时,存在最优闷料时间,使得固化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高,且闷料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强度造成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区渣土泥浆资源化再生利用作为固化改良土路基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灰稳定砂砾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超凡  申爱琴  张新旺 《公路》2005,(5):139-142
针对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早期强度较低和水泥稳定粒料抗裂性能较差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并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进行比较,从而得到配比合理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具有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高、抗裂性能优异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