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阴极电解渗氢法研究了塑性变形对低碳钢中溶氢和逸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氢的溶解扩散系数比逸出扩散系数大,且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大,溶氢时扩散系数增大,逸氢时的扩散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插销试验、三支点弯曲试验和电解充氢裂纹试验法对1Cr-1/2Mo钢堆焊奥309、奥347不锈钢焊条焊接接头熔合区的韧性及氢致剥离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回火参数不同,其韧性不同.640℃,5h回火熔合区韧性最好.熔合区中的固溶氢含量,导致韧性下降.熔合区的剥离裂纹与焊后热处理制度有关.熔合区含氢量相同时,在焊后不进行热处理和热处理参数较小时不产生剥离裂纹;热处理参数增大,剥离裂纹率逐渐上升,在750℃时达到最大值,回火温度超过850℃时,无剥离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3.
用甘油法分别测定了CM-9Cb、R347和国内新研制的T91专用焊条熔敷金属中的扩散氢含量.通过阴极电解渗氢和定载延迟开裂试验,研究了选用不同焊条焊接时,T91与钢102异种钢接头的氢致裂纹倾向,确定了临界启裂应力.  相似文献   

4.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的功率跟随管理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经济性,基于燃料电池氢耗量和功率波动率,对功率跟随能量管理策略中参数和荷电状态(SOC)调节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定义了燃料电池的功率波动率;基于仿真软件ADVISOR中建立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系统模型,计算了不同的超级电容SOC限值和充电功率参数时的燃料氢耗量和波动率;设计了两种SOC调节方法,即Z曲线法和比例积分(PI)调节法,比较了不同SOC调节方法下的氢耗量和波动率. 研究结果表明:若SOC的下限增大,致使氢耗量和波动率增加,SOC下限为0.5时的氢耗量比0.25时增加7.10%,波动率增加3.85%;若SOC的上限增大,燃料电池波动率减小,0.95时的波动率比0.75时减小3.51%;充电功率参数在一定范围改变,能够减小燃料电池氢耗量和波动率;SOC调节方式中,当SOC初始值在 [0.28,0.52] 区间,PI调节法的波动率最优;当SOC初始值在 [0.75,0.90],Z曲线法的波动率最优.   相似文献   

5.
罗立红 《交通标准化》2014,(12):132-135
采用ASTM C1202电通量测试方法与RCM法研究了粉煤灰、矿粉两种矿物掺和料,分别在单掺、双掺情况下对混凝土电通量与RCM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时,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关性不强;单掺矿渣粉时,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时,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好于单掺.  相似文献   

6.
用甘油法分别测定了CM-9Cb、R347和国内新研制的T91专用焊条熔敷金属中的护散氢含量,通过阴极电解渗氢和定载延迟开裂试验,研究了选用不同焊条焊接时、T91与钢102异种钢接头的氢致裂纹倾向,确定了临界启裂应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AL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的顺序热力耦合模型,发展了一个下压位移模型以实现搅拌头的下压量控制方式,对焊后构件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所发展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焊缝区焊后形貌,再现残余应力及变形分布的基本规律;随着下压量的增加,残余应力增大而残余变形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海工混凝土因抗裂性能差引起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3种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对海工混凝土抗压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RCM法对不同纤维掺量下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纤维均能增加海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不同纤维掺量下海工混凝土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有所降低,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降低幅度逐渐增大;对比3种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海工混凝土的性能可以看出,掺入1.5 kg/m3高强高模量聚乙烯纤维效果最佳,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9.
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实体有限单元法,建立了高速道岔尖轨矫直有限元模型,为高速道岔尖轨矫直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加载支距、加载方式和加载量对尖轨矫直塑性变形、应力及尖轨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随加载支距增大,尖轨产生的塑性变形减小,尖轨矫直从过量逐渐变为不足;在加载支距相同的情况下,随加载量增大,尖轨产生的塑性变形增大,尖轨矫直从不足逐渐变为过量;采用竖向加载并水平约束轨底两侧的矫直方式能明显改善尖轨的线形.最后,建议尖轨矫直采用大支距、小加载量并约束轨底两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氯盐渍土溶陷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氯盐渍土进行溶陷试验,研究了氯盐渍土在不同含水量和含盐量条件下的溶陷变形特性,定性地分析了氯盐渍土溶陷系数与含水量、含盐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氯盐渍土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大,溶陷系数下降,同时,峰值溶陷压力和峰值溶陷系数减小;在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溶陷系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盐分刚开始溶解或溶解结束阶段,溶陷的敏感程度弱,而在中间阶段,溶陷的敏感性加强。  相似文献   

11.
耐冲击吸能车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借鉴两个美国标准提出了列车端部吸能区和中部栽人区的评价指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25型车体与刚性墙进行了撞击计算。结果表明,耐冲击车体在吸收规定的5MJ的塑性变形能的情况下,仅车体的端部发生了塑性变形,车体的中间部位仅发生弹性小变形;塑性变形位移量较改进前有较大提高,且撞击力明显减小,加速度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陈悦 《北方交通》2012,(3):100-104
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隧道逃生管的冲击接触过程、管体受力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管体的自由度越大,对于消耗落石冲击能量越有利;管体底部和侧边施加位移约束的模型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但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垫层对缓解管体所受冲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security of use for Al-Li alloy will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damage degre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within it at high temperature . 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theory,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Al-5.44Mg-2.15Li-0.12Zr alloy during plastic deforming at high temperature i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damage evolution model of high temperature plastic deformation. The changing rule of its inner damage with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strain rate and strain is gained in this paper. The equation of damage evolution for high temperature plastic deformation is developed, providing an academic basis for the technology of plastic process of Al-Li alloys.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隧道塌方时施工人员有足够的逃生空间,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隧道逃生管设计要点,并对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弹塑性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逃生管变形随着落石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逃生管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与逃生管端部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岩土体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永久变形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常用重复荷载作用下土体永久变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单元强度随机生成的有限元方法对重复荷载下岩土体永久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采用单元强度随机生成的有限元方法模拟方法能够较好的表现土体永久变形的基本规律,路基岩土材料的强度变异性是土体在重复荷载下累积变形表现与其他材料差别的主要因素;红层软岩路堤在不同大小的车辆荷载作用下塑性累积变形逐渐发展;当汽车荷载较小,路基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可以稳定。当荷载较大,则沉降渐进发展而且不能稳定,会出现路基土体移动,路基脱空等病害。  相似文献   

16.
高架桥钢筋混凝土墩身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易发生弹塑性变形,影响桥梁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因此对其变形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详细的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轮轨塑性变形与安定状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轮、轨接触工况时的塑性变形,提出了轮轨材料在弹塑性状态下安定极限值的概念,并依此进行了轮轨接触计算,预测了轮轨廓形的塑性变形值。  相似文献   

18.
依托洞宫山隧道送、排风竖井,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本构关系及莫尔一库伦屈服准则,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围岩受力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分布特征以及竖井周边特征点的变形大小.同时,把竖井简化为三维平面轴对称受力模型.利用弹性力学知识解答,得到了解析解.通过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了竖井围岩的变化规律,为超深竖井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Deformation of the spherical capsule in 3D simple shear flow is simulated using th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The capsule membrane is regarded as an elastic medium satisfying the Neo-Hookean or Skalak elasticity. The motions of the capsule under various capillary number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apsule becomes larger as the capillary number increases; in the same shear flow, the deformation under Skalak law is smaller than that under Neo-Hookean; for small capillary number the Taylor parameter agrees well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whereas for large capillary number it is less tha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ose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previous works obtained by the boundary integral method and the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