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袁伟达 《集装箱化》2008,19(6):21-23
上海浦海航运有限公司(简称浦海航运)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简称中海集团)所属专业从事集装箱支线运输的航运企业,主要为各大班轮公司提供内、外贸支线服务,公司现有集装箱船舶35艘,总运力逾8000TEU,是目前我国大陆经营范围最广、拥有船舶最多、经营航线最全的支线船公司,多次在业内被评为“中国内支线最佳船公司”。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集装箱枢纽港发展趋势 当前,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加快,导致能够接纳干线船舶的港口数目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大型集装箱船造价昂贵,在船公司整个物流运输系统中,为挂靠一个港口而增加的船舶成本所占比重上升,支线衔接成本所占比重下降,由此船公司会选择减少干线挂靠港,而多采用支线船。进入 90年代后期,世界港口将有一番角逐,随着一些港口成为物流中心的枢纽港,另一些港口将降级成为支线港。为了吸引班轮公司挂靠,港口必须在设施和服务方面进行改进,以争夺枢纽港的地位。在船舶大型化的驱动下,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正在发…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1月,春节将至,长江集装箱运输需求逐渐放缓,运输行情有所下滑,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960.18点,较上月下降1.46%。其中:上游集装箱货源减少,各船公司运价有升有降,运输行情震荡回落,上游集装箱运价指数为  相似文献   

4.
王立新 《水运管理》2011,33(10):15-19
为推动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业务发展,结合国际贸易、口岸政策和通关实际操作,分析江苏省沿江港口外贸集装箱进出口总额和集装箱生成量、外贸集装箱流向的特点、发展“无水港”的考虑因素以及江苏省沿江港口既有的集装箱支线模式等非技术要素,从市场化运作角度,提出不同于常规模式、由港口直接参与的“点到点”外贸集装箱沿江支线运输公共平台设想,并对政府提出重点挟持外贸集装箱长江支线、夯实港口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干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0):5-6
近年来越南集装箱货物出口增长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越南往美国的集装箱运量比2004年增长38%,往地中海的集装箱运量增长17%,往其他大部分地区的运量也呈两位数增长,促使美国总统轮船、商船三井、东方海外、中远、川崎汽船和德翔航运等主要船公司纷纷开设越南支线,提供胡志明市和海防往返香港、新加坡和高雄等亚洲主要转运港之间的支线运输。  相似文献   

6.
张哲辉 《水运管理》2010,32(7):34-38
为推动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针对其中的运输船型选择、中转港口选择等运输组织问题,提出利用两阶段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阶段优化解决长江干线、支线各航段间最优船型问题;第二阶段优化解决长江干线、支线最优中转模式问题。针对长江集装箱运输的实际情况,对长江集装箱船舶运输系统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8月,长江集装箱运输行情总体保持上升的势头。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15.56点,较上月上升0.76%。其中:上游由于船舶效率和成本压力仍然较大,部分船公司上调集装箱运价,推动运输行情继续上升,上游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57.40点,较上月上升2.47%。  相似文献   

8.
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拥有一个发达的国际航运市场,其中包括拥有丰富的国际运输货源,拥有大量国际运输承运人,以及从事国际货运的代理人、经纪人,上述各方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从事各种形式的航运交易行为.从当今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趋势来看,其层次的评价标准,并不是根据港口总吞吐量的大小,而要看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大小,特别是这个港口干线班轮的密度和支线的网络化程度,以及国际集装箱中转量的大小.上海自1996年以来,其干线班轮密度大幅增加.目前,欧、美、地中海等远洋主干航线直达班轮每月已达60多班,长江与沿海支线航班每月多达200班,上海已一改过去支线喂给港地位,正在逐步向干线港方向发展.国内外主要班轮公司都已进驻上海,有71家中外船公司在上海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上海已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海航运市场应具有符合国际惯例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挂靠的港口呈枢纽化趋势,为支线运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支线运输加快了东西部物流速度 支线运输线网络的构建,将为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运输铺路搭桥 中国外代利用其独特的国际运输公共代理人身份,成为公共支线运输的重要组织者 近两年,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根据国际航运市场需求形势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适时联合港口等有关单位,在集装箱  相似文献   

10.
姚伟福 《水运管理》1995,(11):32-34
关于上海及相关地区吸引外资建立综合物流中心的若干问题姚伟福一、集装箱运输业正走向综合物流时代从80年代中期开始,集装箱运输业为了加强竞争优势,满足现代货主越来越高的运输要求,开始十分重视货物运输过程的整体性。船公司不仅经营传统的海上运输业务,而且还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