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典型病害调研、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调研分析得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主要有沥青路面、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三种结构型式及其典型病害。(2)分析得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其中交通量大和重复荷载作用是引起服务区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车辆长时间作用在路面结构上及频繁启停导致路面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切应力,加速表面层磨耗。(3)针对服务区路面典型病害提出了路面结构分区处治、路面表面功能性处治及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案,从而保证服务区路面使用质量和车辆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传统处治方法和CAP沥青还原剂处治路面的方案对比及利弊,突出了用CAP沥青还原剂处治路面病害优越性,并详细介绍了该种方法的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提出CAP材料对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分析复合式路面病害特点及成因,结合对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维修中的机理分析,探讨了应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复合式路面病害的适应性与技术优势。依托高聚物注浆的实体工程应用案例,采取FWD弯沉检测、雷达扫描及钻芯验证,对高聚物注浆处治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边通车边施工状态下改扩建工程复合式路面基层裂缝、脱空、松散、错台等病害,对复合式路面病害的快速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车辙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结合车辙病害特征和成因分析,选用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加聚酯纤维进行病害处治,收到较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潭耒(湘潭-耒阳)高速公路出现的路面脱空、唧水、唧泥、翻浆等病害,采用由阳离子乳化沥青、水泥、保护助剂组成的乳化沥青水泥复合材料进行灌浆处治,分析了乳化沥青水泥复合材料灌浆机理,说明了灌浆施工工艺.该工程处治结果表明,该材料用于路面脱空、唧泥、唧水等病害处治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西省祁临(祁县—临汾)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工程,通过深入调查检测路面的各项指标,全面把握路面的性能状况,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探讨路面病害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根据病害发生机理制订养护维修方案,达到"处治病害、恢复功能、经济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分析与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爱东 《中外公路》2007,27(4):106-108
根据宣(化)-大(同)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检测,对路面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处理方案。文中提出了一些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因素,可为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整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略介绍了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形成的原因、病害处治方法,以及恢复路表功能的一些新的路面表面处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探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常用病害处治技术,然后对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进行检测分析,提出相应处治方案,并检测施工结束后的车辙深度变化与路面损坏指数,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处治措施后,路面车辙深度符合规范要求,路面损坏指数评定结果良好,有效抑制路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张肖宁  韩大建 《公路》2004,(3):113-117
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车辙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的影响及联系;通过路面与桥面铺装的车辙对比,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路面各层的抗车辙性能、薄弱环节及产生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路面车辙病害调查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底小导管注浆+灌裂缝胶)的公路隧道路面开裂病害处治方法可以保持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及其防水、抗渗性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文结合西北某公路特长公路隧道工程,详细阐述了其路面工程开裂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运用Ansys软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其存在的路面工程病害具体情况,采用了针对性的多种类型处治方法、手段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查明某运营公路隧道路面开裂病害的成因及对其进行处治,通过采用路面钻孔和衬砌钻芯的方法对隧道病害段地层条件、病害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据此建立了隧底顺层滑移破坏模型,提出了软硬不均地层路面病害处治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软硬不均分界线处的剪切应力超过抗剪强度导致的顺层滑移破坏,是造成本项目隧道病害的主要原因,故应以改善隧底条件、加强洞身结构作为隧道病害处治对策,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软硬岩不均匀地层运营隧道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呼图壁-克拉玛依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及车辙病害情况调查,分析了产生路面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病害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网裂病害产生原因,针对不同网裂类型,提出具体处治措施,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沥青混凝土罩面处治技术,并对修复后路面的车辙深度、构造深度、平整度及摩擦系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铺筑路段的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分别提高了33%、28.8%,路面行车噪声减低16.5%,罩面处治路面网裂病害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玉元高速公路元江段的车辙病害,提高路面的服务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对元江地区的气候条件、车流量及路面车辙病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路段车辙反复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车辙处治措施。工程应用效果显示,采用的处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减少路面的车辙病害,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泥稳定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目前北疆片区,尤其是石河子地区国省道干线公路最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在北疆高寒、干燥、冬夏及昼夜温差较大、冬春两季冻融作用显著的独特气候因素作用下,桥头跳车、间断规律的路面横向裂缝、路面局部凹陷龟裂、车辙、路面坑槽几项病害的发生频率极高,处治规模较大.文章结合G30线、S201线等干线公路水稳半刚性沥青路面养护及病害处治实践,对上述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处治意见.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优缺点及其常见病害,针对水泥路面的常见病害提出处治对策,并从设计、施工及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整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喜口池隧道运营4年后出现路面及电缆沟严重变形开裂、衬砌渗漏水及开裂等病害现象,引起行车不适。为保障隧道结构安全和路面行车舒适度,确保隧道运营安全,需对隧道结构和路面病害进行检测和处治维修。为查清隧道病害现状,通过查阅隧道设计图纸、竣工文件等资料以及开展现场专项检测,结果表明,该隧道存在初支与二衬间脱空、二衬欠厚、仰拱填充不规范等未按设计图施作等行为,据此制定了隧道病害维修加固的工程措施,并已应用于隧道病害处治施工现场,取得了较好处治效果,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结合104国道(吴兴段)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历年养护及取芯等资料,浅谈路面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处治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今后的路面养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邓力 《公路》2004,(9):119-124
针对路面服务于现有大交通量后出现的病害特征,提出了综合性的路面改善处治方案,特别是应用改性沥青与SMA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得到了很好的路面处治效果。本文重点介绍路面处治方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