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郑徐铁路客运专线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徐铁路客运专线是首次大规模采用CRTSⅢ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铺设的无砟轨道线路,轨道板预制、铺设精调以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工装设备及施工效率、质量控制等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无砟轨道施工前,通过对正在施工的CRTSⅢ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铺设线路的参观学习,进行板场规划建设、线下工艺性揭板试验、专家评估验收、应用BIM技术管理,施工各项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技术条件要求,工装设备满足作业要求,已正式上线施工的无砟轨道试验段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遂渝线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瑞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21-24,83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碴轨道铺设施工技术,总结无碴轨道施工和维修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研究方法: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是国内首次尝试在路基上成区段铺设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施工工艺,研制改进工装设备,从而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施工科研任务。 研究结果:动车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试验段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无碴轨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道床混凝土施工及裂纹防治、低弹模混凝土摊铺、轨排组装与精调等,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沪宁城际高铁国产42号无砟道岔原位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国产单开道岔技术特点和桥上轨枕埋入式道岔铺设工法,分析研究了道岔铺设中的长大杆件的吊装、工装设备的制作改进、测量工作的管理和轨道精调的达标等质量控制重点并提出了现场铺设过程中的改进建议。轨检车动态检测数据结果说明42号高速道岔原位铺设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得到应用。高速铁路对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无砟轨道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高精度平顺性。就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测量技术,利用三维绝对位置坐标有效控制平顺度进行论述,为保证无砟轨道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数量增加,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越来越重要。如何确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的实体质量和高精度要求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的关键。详细总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艺控制的要点,分析施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对工装设备进行有益的改造,对施工控制的关键环节提出量化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国产单开道岔桥上道岔板铺设测量技术的空缺,结合新建沪杭高速铁路,正线国产42号高速道岔整体道岔板铺设施工测量采用数据采集软件及SSPS-Boegl道岔精调系统,分析研究道岔板铺设施工工艺流程中的测量方法。总结桥上高速道岔板铺设的精密测量技术,得出高效可行、满足精度要求的道岔板铺设测量技术与控制精度的施工工艺。此技术操作灵活简单、便于控制测量误差,有利于标准化作业与管理,填补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国产桥上道岔板铺设测量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结合遂渝线无碴轨道试验段的施工,从下部基础评估、施工测量、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轨道板铺设及调整定位、CA砂浆灌注、凸形挡台周围树脂灌注、充填式垫板施工等方面,介绍了路基上单元板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在我国首条无碴轨道试验段成功应用,保证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要求。经实车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该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对单元板式无碴轨道的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托某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工程,以进一步提高中低速磁浮桥梁的经济性、施工便捷性及中低速磁浮交通与跨座式单轨等新型轨道交通的竞争优势为目的,重点阐述中低速磁浮轨道梁结构体系、墩梁型、经济跨度及施工方法的比选,并结合磁浮车辆独特的走行方式对桥面布置、桥上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方式进行优化。根据中低速磁浮线路运营安全性及行驶舒适性的要求,在既有磁浮桥梁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轨道梁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明友 《中国铁路》2006,(10):28-31
高平顺性和高精度是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建设的突出特点,对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研究和制定工程测量与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标准,认为工程测量与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是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铁路的关键技术,建立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为一体的高精度测量网,对线下构筑物进行监测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磁浮工程加密控制网是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限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作用,也是下部结构施工、支座定位和轨道梁精调定位的基础,确定控制网测量限差指标是控制检测工作的关键.介绍了磁浮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分类,并通过对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的下部结构施工控制网检测、支座定位控制网检测和轨道梁精度控制网检测的测量精度进行推算,分析了测量平面加密控制网检测限差指标.  相似文献   

11.
常导高速磁浮交通正在向600 km/h运行速度迈进,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但是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现有技术采用梁?轨一体化的轨道梁结构,存在施工工艺复杂、轨道线形调整困难、经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600 km/h高速运行要求。通过借鉴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和中低速磁浮轨道技术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系统创新,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纵横梁式钢结构轨道板、纵横梁式混凝土轨道板、钢?混组合结构轨道板等3种不同形式的高速磁浮轨道结构,将轨道功能件从梁?轨一体的桥梁结构中分离出来形成可精调的轨道结构,并通过锚杆式扣件系统安装于预制架设整孔箱梁上,形成新型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桥梁与轨道结构系统。该新型结构系统的强度、刚度、动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可满足高速磁浮600 km/h运行速度要求。本研究对于常导高速磁浮的技术提升及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客货共线铁路轨道铺设技术的进步,双块式轨道、枕式无砟道岔等新的轨道结构大量应用,原《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有砟轨道铁路铺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南》,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客货共线铁路发展需要,部分新技术内容施工标准缺失,而且其中的部分条款内容不完善,无法满足新技术的推广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标准。通过深入现场,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铺砟整道、无缝线路铺设、道岔铺设、轨道与相关专业接口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施工技术要求及控制标准,研究编制《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对新研究编制的规程的主要编制原则、研究的关键技术内容、实施要点等进行阐述,便于使新标准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执行。  相似文献   

13.
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限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制定土建工程断面尺寸,保障行车安全,对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限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将限界划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从车辆、线路和轨道相关技术参数入手,详细阐述车辆限界、设备限界的计算因素和计算结果,并给出详尽的典型地段建筑限界图。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已按期试运营,经实践检验,其限界设计安全、经济、合理,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温福铁路八仙仑双线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经验和相关技术资料,结合中国客运专线线路具体情况,对目前我国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和物流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温福铁路无砟轨道成套施工装备,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轨道精度和合理物流组织的方案。轨道精调结果、施工调整工效和铺轨后的复测精度验证了所提出的“轨道组合排架法”在时速200~250km的客专无砟轨道施工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特长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综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介绍东秦岭特长隧道工程正洞及平行导坑的设计标准、施工技术要点。全面介绍该隧道施工测量与测试、隧道开挖与支护、防排水、施工通风与防尘、施工机具及配套、弹性整体道床等方面的技术 ,解决了GPS定位引导、长距离独头通风、有轨与无轨运输设备相配套、软弱围岩的超前防坍塌预支护、光面爆破、无滴渗防水、复合式衬砌、弹性整体道床的半机械化铺设等多项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为使铺轨基标测量技术更高地为轨道交通建设服务,以北京、广州、伊朗德黑兰等轨道交通工程铺轨基标的实际测量作业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与总结,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铺轨基标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轨道线路中线调整测量的技术方法、铺轨基标放样数据计算的技术方法、铺轨基标测设的技术方法4个部分,阐述轨道交通工程铺轨基标测量的精度要...  相似文献   

17.
结合唐山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上更换钢铝复合接触轨工程的实践,对工字形接触轨绝缘侧向安装、轨道梁和车辆限界和接触轨在道岔梁的过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工程实施重点、实施步骤、接触轨系统新产品(钢铝复合接触轨、道岔梁处接触轨过渡关节弯头和膨胀接头)的技术功能以及施工的技术配合。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我国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