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深管使用套管形式穿越甲板是一种常见的节点形式,套管式测深管贯穿甲板节点承受单向拉压力,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甲板上焊趾和套管上焊趾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同时根据挪威船级社推荐的计算公式,得到焊根处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通过计算分析小口径测深管3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得到整个测深管连接节点中疲劳破坏风险最大的焊缝位置,对评估使用单套管穿越甲板的小孔径管件的疲劳强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底电缆在敷设中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太佶  胡晓为 《船舶》2009,20(3):15-20
探讨了海底电缆(海缆)在敷设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分析了作用在海缆上张力的性能、数值计算及其可控性,从而提出了以控制海缆的张力达到控制海缆敷设作业的思路。对海缆敷设作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延长海底受损光电缆的最大供电时间,分析了海缆导电芯线在海洋环境中的电腐蚀特性的影响,模拟海洋环境设计实验对比了三种不同规格海缆在不同受损程度下的电腐蚀特性以及最大供电时间。此外,本文还探究了钛合金材料对于改善受损海缆电化学腐蚀特性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善设计,使用新材料等手段有效延长供电时间。  相似文献   

4.
海缆船的电缆装载能力是海底电缆工程的关键指标,其铺缆装备的能力和效率也成为制约海缆船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文中首先介绍了海缆船的主要应用方向,分析了国内外海缆船的技术现状。通过研究国外大型海缆船的技术现状,归纳了大型海缆船在船型及主尺度、作业方式和主要性能的技术特点;然后推出了两型分别用于近海和远海航区的5 000吨级海缆船设计方案,研究了两型船主要技术参数、作业系统及能力;最后对未来大型海缆船的发展进行展望,初步探讨了大型海缆船的四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复合海缆在实际使用时因故障对整个电网及采油平台造成影响和损失,对复合海缆在线监测方法进行研究。以复合海缆现状为前提,研究并分析光纤传感技术在海缆检测方面的可能性,并以此提出基于BOTDA技术的分布式监控系统。鉴于BOTDA技术对海缆温度和应变的敏感性以及测量精度和距离的优势,该检测系统可有效实现对复合海缆的在线检测,防止复合海缆因损坏带给平台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对海上风电用海缆的技术参数进行介绍,对目前国际国内的海缆标准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最后,分析海上风电用海缆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并提出完善对应标准体系的建议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深水全水下生产系统和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FPSO)进行油气田开发时,海流和FPSO的往复运动会给海缆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分析海缆的水下在位形式,推荐采用深水海缆波构型。对海缆起始铺设、海缆卡子与水下基盘就位的特殊设计等海缆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该海缆安装设计方法的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解决“深水全水下生产系统+FPSO”这种油气田开发形式的复杂结构和构型的海缆水下安装难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南海实际的海洋环境条件,对冲刷情况下无海缆保护装置及有海缆保护装置的海底电缆分别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桩周冲刷导致海缆悬空情况下,无海缆保护装置的海缆最小弯曲半径超过允许值,存在失效风险;有海缆保护装置的海缆,海缆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限制海缆的过渡弯曲,使海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效降低海缆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分析海缆敷设时的动力响应与动态载荷,文章在SESAM/Geni E中建立铺缆船湿表面模型并对模型划分网格,在Wadam中开展铺缆船水动力分析,得到铺缆船的附加质量、辐射阻尼与幅值响应算子。基于绕射理论和Morison理论对敷缆船、高压海缆与波浪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4个典型锚泊布置方案、8种风浪流组合工况下海缆敷设时的有效张力与曲率。针对海缆的长度余量、浪流方向以及系泊缆张力开展了海缆敷设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参数变化对海缆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铺缆船在水中的附加质量与黏性阻尼对船体运动有很大影响,在开展海缆敷设模拟时不应忽略。海缆长度余量、风浪流作用方向对海缆的敷设张力影响明显,是保障海缆敷设安全的关键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载人潜水器搭载海底敷缆装置的深海敷缆作业方式,建立了载人潜水器深海敷缆运动的二维稳态模型,仿真分析了余量敷缆时不同航行速度和放缆速度组合、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敷设余量、航行高度和海缆重量等参数对敷缆运动的影响。分析发现海缆张力随着敷设速度、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海缆重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敷设余量的增大而减小;海缆水中位形曲线随着敷设速度、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增大而趋于平缓,随着海缆重量的增大而更加陡峭,放缆速度的变化则对海缆位形曲线无影响;潜水器航行高度的变化对缆形和张力分布都没有影响,只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缆形和张力在原来的高度基础上有一定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文中采用浏览器(B/S)架构、三层构架的模块化软件设计,应用C#与.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等技术,开发了一套海底电缆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海缆基本信息、故障信息、路由信息和运行参数信息,为每条海缆建立完整地档案,并能够对不同海缆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为海缆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NAUTILUS采矿船模块非滑道拖拉装船为例,介绍海洋工程大型结构非滑道装船方案设计过程,拖拉工艺设计方法及装船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阐述拖拉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和设计计算,以经济性和安全性为基础,提出了大型结构物装船施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引邱入城管线工程为唐山市环城水系提升改造综合治理PPP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管线工程涉铁涉路段大直径钢管穿越混凝土套管的方法。该工程采用焊接辅助滑轮的方法,使钢管在滑轮的作用下完成套管穿越,具有造价低、效率高、操作简单、对管材防腐层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缆埋设机监控系统地分析,给出一种较详细的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对海缆埋设机监控系统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3D GIS技术的海缆敷设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底光(电)海缆通信网络的规划、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以及传统的平面规划方式不够形象直观的问题,采用基于交互式3D可视化组件Contact的网络规划、管理和分析方法,实现对海缆的前期规划、三维可视化管理以及故障点定位等基本分析功能,可以满足海缆敷设规划、分析与管理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5000 t海缆施工船“启帆9号”的研发设计,包括海缆作业特点以及在大型海缆船设计中的船型优化、船体结构、海缆作业系统、定位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设计思路,并对大流速条件下海缆敷设、维修作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世秀  王平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97-99,152
为提高海缆的通信保障能力,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海缆巡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送和数据中心管理三个组成部分,对巡线员和数据管理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具体描述,并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对数据传送的前端硬件系统组成和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监督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我国沿海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作为风电场建设配套作业的海缆船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为了满足海缆埋设和维修接续作业的需要,现代海缆船普遍都配置了定位系统。本文以某5 000 t海缆船为例,通过对高流速海况条件下的环境力计算分析,以及沿设定路由布缆和定点维修接续作业的特殊要求,介绍了该船配置的8点锚泊定位系统、动力定位DP-1系统,以及牵引绞车系统的设计。通过计算在不同海况条件下的几种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了解海缆船的定位系统应根据不同作业需求以及海况条件,综合考虑造价预算、工程周期等,选择合理可行的形式。与常规远洋海缆船不同,通过采用横向布缆作业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定位系统配置。甲板上配置的柴油机直接驱动悬挂式全回转舵桨的动力定位方案,为海洋工程作业船增加动力定位系统的改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依托某海上风电场水下桩基和海缆检测工程,针对其验收精度高、图像获取难等问题,采用3D声呐技术对水下桩基和海缆进行扫测,获取水下桩基和海缆的三维影像.通过影像输出、软件量取、输出三维点云数据等方法,可一次性获得海缆裸露长度、桩基周围海床冲刷坑深度和桩基周围海床修复所需土石方量等数据,使海上风电场水下桩基和海缆检测的精度和...  相似文献   

20.
赵波 《航海》2015,(1):40-43
海底光缆施工是一项集航海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专业性很强的海洋工程,针对海上海缆施工和作业的要求,海缆船自有其非常显著的特点。本文将就构成现代海缆船的一些显著特点进行说明,让读者能对作为海洋工程船的海缆施工船这一特殊船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