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本文主要围绕“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发展的意义”“内河水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这几项内容展开论述,重点阐述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提供一些具体化的建议,突出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对相关部门有所启发,从而达成“共同坚持绿色化”的共识,让内河水运经济得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广西以“一主六干五线”构建内河航道体系,促进内河水运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绩。“十四五”期间,广西将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体系,提高内河水运经济发展能力。为了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内河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内河交通运输发展、研发推广内河航运适用船型,做好水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运》2007,(5):F0003-F0003
首届“内河海事论坛”2005年在成都成功举行,受到了业界充分肯定。第二届“内河海事论坛”将以“和谐 求助 文化”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内河海事管理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增进内河海事管理机构与其他透支管理机构,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航运企业,水运行业协会,水运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对话与联系,推进我国的内河水运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09,(4):1-1
当前,广东内河水运发展不平衡。珠三角水网地区内河航运相对发达,而北江、东江和韩江等河流拥有较大的水运发展潜力但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发展广东省内河水运,特别是加快“环珠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广东揽岭南江河之利,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集珠江水运之精华,内河水运相对发达,有力地促进了沿江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其调进煤炭的33%、进口油气的50%、进口粮食的66%都通过内河集疏运,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1,(23):1-1
如果把今年年初加快内河水运建设的国家战略,视为内河水运发展的一个崭新原点,那么,2011,珠江在中国内河水运建设的长卷中,可称“底部崛起”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陈英明 《珠江水运》2011,(24):18-18
“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这九个字代表了未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水运发展方面的一个远景和蓝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内河水运建设确实需要加大力度,才能真正将“黄金水道”的作用发挥出来,我想,不投入、不兴起内河建设的高潮,不加强管理、不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我们的水运是兴盛不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4月5日相关部门透露,广东省《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近日出台,这标志着上万公里的内河水系资源得以“盘活”,广东开始发力绿色内河水运发展。  相似文献   

8.
截至3月中旬,一年一度的全国及地方“两会”均已圆满闭幕,然而,民众对“两会”话题的关注仍在继续,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日乃至更长时间.记者倍加关注“涉水”的议案提案,最大感触就是: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内河水运之境遇和命运的关心度和急切性正与日俱增,共同发力,为珠江沿江经济发展疏通“血脉”,迎接内河水运的春天.而这些凝聚了民意的呼声,也正是珠江水运大建设、大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海事》2011,(12):74-74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内河水运是发展的短扳。一方面.长期以来是国家投资最少的,历史欠账较多。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运又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表示,内河水运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还有质量的挑战,更需要增加对水运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的认识。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  相似文献   

10.
<正>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将是延续内河航运发展“第二次窗口期”的重要方式。近期,多省份“两会”正在热烈召开,部分沿海省份“两会”召开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关注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如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红雨就提出,水运是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本地区发展水运有条件有机遇。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强国、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以及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背景下,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提出新思路、研究新对策、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分析四川水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体评价四川省水运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全面研判新时代内河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从发展模式、发展定位、发展格局、发展动能、发展业态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及对策,为推动四川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交通发展步入全面建设交通强国的新阶段,内河水运的结构性短板愈发凸显。2020—2035年是我国内河水运发展的关键期,面临补齐短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要求。分析当前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研判新时代经济、产业发展新趋势对内河水运的影响和要求,解析新时代大力推动我国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针对新时代我国内河水运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1,(23):24-27
水运是公认的“绿色运输工具”,为充分挖掘水运潜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内河水运发展,航道建设全面提速,初步形成了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络。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内河水运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内河水运发展缓慢,安徽省也不例外.虽然境内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以及众多湖泊,但水运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需求的差距还很大.从最近十几年水运滞后的原因看,要振兴内河水运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明祥  苏瑞明 《中国港口》2004,(7):20-20,17
根据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运强市”发展战略,到2015年,嘉兴市水路运输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内河港口实现物流化,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充分体现水路交通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新格局。1.发展嘉兴内河港口的优势嘉兴内河港口位于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保障“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检查和了解重大项目进展情况。2月13日~17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蔡玉贺率综合规划司水运规划处、部规划研究院有关人员,到广西、广东调研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以“粤府(2012)38号”文,隆重推出了《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筹划近日召开全省交通系统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的推进大会。这是继“国发(2011)2号”文《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即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水运大省广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充分酝酿,作出的正式响应,并成为正在迈向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广东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8.
<正>长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报告(2014)本书全面、客观地反映2013年长三角地区内河水运资源、发展环境、运行状况和发展经验,分析内河水运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综述篇,分析2013年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外航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对2013年长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情况进行综述;第二章基础设施篇,分析长三角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内河航道、内河码头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发展浙江省内河水运,分析浙江省内河水运发展概况,认为浙江具有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需求,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航道、船舶、港口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将浙江内河发展情况与欧美等水运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差距,寻找不足;建议浙江省需加快建设畅通的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适应航道要求的标准化船型和现代化的内河枢纽港,并在政策支持方面给予倾斜,推动运输方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实现浙江省内河水运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内河通航标准》的几点修订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远 《珠江水运》2001,(12):26-29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仅内河水运部门必须执行,交通、铁路、水利、城建、电力电信等部门在涉及有关内河通航的问题上,也必须遵照执行.该标准是解放后集三十多年全国不同部门各代人广泛的调查研究成果而制订成的,它对我国内河航道的建设和管理,协调水运建设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桥梁建设,保障内河航运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内河水运事业的不断发展,GBJ139-90版已不适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内河水运事业的发展,因此,对该版本进行修订的任务提上了交通部的议事日程,拟对GBJ139-90版进行修订.借此机会,本文对该标准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