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越岭隧道浅埋涌水段为依托,探讨、研究综合勘察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合理应用了"资料收集与利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示踪试验)、取样试验、孔内电视、工程类比及内业综合计算对比分析"等综合勘察手段与方法,查明了某已通车的越岭隧道浅埋涌水段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越岭隧道浅埋段涌水治理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殿会 《公路》2005,(10):205-209
结合紫桐隧道右洞涌水段的综合治理,就隧道在渗漏水、淋水、涌水等病害治理中,对所采用的超前导管注浆和径向导管注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做总结。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介绍了槽箐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涌水情况,通过分析隧道地质资料,研究隧道涌水段落、涌水量及涌水特征,确定了涌水治理原则,提出了详细的治理方案,目前隧道已经建成并经历了多个雨季,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隧道涌水现象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麻武高速公路大别山隧道涌水为例,从地质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产生涌水的原因,提出涌水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大别山隧道后续施工和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特大涌水病害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泉三高速公路三阳隧道特大涌水情况,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提出采取“堵排结合.以堵为主”的治理措施,并对其治理涌水病害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施工后1年多的地质观测.隧道未出现新的变形及病害,说明治理措施得当,可为隧道涌水病害治理提供相关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乔瑞军  胡娟  昌晓宁 《公路》2011,(6):229-233
以湖北三峡翻坝公路季家坡隧道为例分析隧道所处地质情况,涌水来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治理,重点介绍隧道涌水如何治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对隧道堵水施工方案及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不良地质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涌水、塌方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风险事故。怀通高速公路阳洞滩II号江隧道,洞口段埋深浅,且多为强风化砂质板岩,为国内外隧道施工难度之最。建立的模糊综合层次评估模型,评价料阳洞滩II号江隧道突水涌水、塌方风险,得出了洞口段的突水涌水、塌方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技术措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隧道的繁荣发展,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涌水问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针对华蓥山隧道掌子面涌水情况,采取了以帷幕注浆为主,先优化排水,创造工作条件,再施做止浆墙,进行帷幕注浆的措施,通过选取合适的注浆材料,配合科学的注浆工艺,给后续隧道开挖创造了较好的开挖条件,顺利通过涌水段。本文通过总结该工程问题,介绍治理过程,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全孝 《公路与汽运》2010,(2):143-145
对易发涌水地段的处治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以某隧道易发涌水的不良地质段涌水防治为例,介绍了超前帷幕注浆相关参数、施工方法和处理措施,注浆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隧道采用的超前帷幕注浆防水治水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鉴于公路隧道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具有危害大、治理难的特点,以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盘岭隧道为背景,阐述了隧道右洞第一次、第二次涌水突泥过程和治理措施及效果,2次分别采用超前管棚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围岩,治理效果前者欠佳、后者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三阳隧道为福建省公路工程第二长隧道,是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头号重点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洞身受多条断裂带影响,含水量丰富,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较大涌水及塌方。本文对隧道涌水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涌水的处理过程,为今后地下工程的涌水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隧道涌水是影响隧道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在建隧道涌水特点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本文依托在建白云驿公路隧道工程,研究隧道涌水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隧道涌水对围岩位移的影响;结合现场涌水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两类数据,针对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涌水问题,提出"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处治方案;结合隧道的涌水特征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注浆设计,通过注浆处治前后隧道涌水量的对比,评价了双液注浆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经济蓬勃的发展,国内建设了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建筑物,其技术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公路隧道在建设中难免会遇到复杂地质,进而引发地质灾害,隧道涌水就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文章介绍了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纳庆隧道涌水探测方法,并对涌水原因进行分析。涌水处治设计方案以探测结果为依托,指导施工顺利通过该涌水段落。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渝合高速公路尖山子隧道的岩溶及涌水情况与地质条件,以及尖山子隧道岩溶及涌水段的处治.  相似文献   

15.
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水既影响隧道修建过程的正常施工,而且还危害隧道建成之后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乌鞘岭隧道涌水塌方段地质条件的调查、前期勘察及开挖揭示资料,对乌鞘岭隧道涌水的基本特点、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隧道自2010年6月开始出现涌水,之后各工区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涌水,水量之大远超出设计量。由于工期的要求,在处理过程中提出采用带水开挖强行通过涌水段的方案。文中通过对太行山隧道涌水段带水施工情况的综合分析,对带水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泉三高速公路三阳隧道涌水的原因及其对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提出了隧道涌水应采用"堵排结合,以堵为主"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富水地层中开挖隧道出现涌水事故后,若继续盲目施工易引发隧道坍塌,此时应停止开挖,探明涌水段周围地质条件与岩体变形。以大奎隧道右线出口处涌水事故为背景,从地质雷达和变形监测2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地质雷达探测结果显示隧道底板左下方2.5 m处存在承压水层,且隧道衬砌背后存在巨大暗道。变形监测表明多个里程断面岩体变形超过50 mm,高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界限。基于探测结果,提出了混凝土回填、超前注浆止水及架立钢支撑支护的处理方案,涌水段围岩变形最终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目前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不全面的问题,改进评价指标并将TOPSIS法运用于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中,将AHP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组成同时考虑主、客观因素的综合赋权法,根据评价指标分级结果构造4个风险等级的典型样本,以典型样本与正理想解的贴进度确定隧道突涌水风险等级区间,建立TOPSIS法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体系。以广大铁路祥云隧道为例,应用该方法对6个洞段进行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表明,综合赋权-TOPSIS法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准确且与隧道开挖结果相符,可为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涌水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勤银 《隧道建设》2005,25(6):32-35
介绍了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在施工期间发生突然涌水后的堵水注浆参数、泵站配置能力以及斜井拐弯避开涌水地段的措施,说明了治水效果,可供以后隧道施工中发生涌水治理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