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了在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中更好地应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特对多种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必须掌握第三代聚羧酸系新型减水剂的施工应用特点,妥善解决好与水泥和掺合料的相容性问题,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这样配制的混凝土才能满足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性能和耐久性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赵磊 《铁道建筑》2007,(8):106-108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保塑性好,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水化热温升平稳,收缩小的显著特点。与适量超细矿渣粉和粉煤灰的复合使用,可配制出满足大跨度多向预应力箱梁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采用NOF-AS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及超细矿渣粉和粉煤灰配制的C60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于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该工程是国内铁路工程史上首次使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工程。为同类工程可起到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双掺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特点,研究了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增强机理,阐述了粉煤灰利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掺PFAC和高效减水剂的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和应用进行阐述.并对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30 %~50 %的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等量取代水泥,1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仅390 kg左右,配制出和易性优良(坍落度:210 mm左右)的C80~C100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和高效复合减水剂双重作用的结果赋予了混凝土一系列的高性能:高工作性、高强、低干缩、高体积稳定性、优异的耐久性等.  相似文献   

5.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掺PFAC和高效减水剂的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和应用进行阐述,并对C80-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30%-50%的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等量取代水泥,1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仅390kg左右,配制出和易性优良(坍落度:210mm左右)的C80-C100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粉煤灰复合超细粉(PFAC)和高效复合减水剂双重作用的结果赋予了混凝土一系列的高性能;高工作性、高强、低干缩,高体积稳定性,优异的耐久性等。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建筑向大跨度、超高层的发展和特殊条件下对高耐久性的要求,作为工程主要材料之一的混凝土的发展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高性能混凝土概念提出之后,国内外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机理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双掺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特点,研究了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增强机理.阐述了粉煤灰利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混凝土在广珠铁路西江特大桥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珠铁路西江特大桥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采用双掺技术和掺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措施,指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是高性能混凝土在广珠铁路中得到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C60微硅粉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掺加硅粉,结合应用高效复合减水剂,不仅能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而且可赋予混凝土一系列高性能。掺加硅粉还可使混凝土强度对生产过程中变异因素敏感性降低,强度波动范围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工地现场生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可能。大佛寺长江大桥实践证明,在工地现场生产高强混凝土其质量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青岛海湾大桥重要的交通意义和经济意义决定了所用混凝土必须有高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经试验检验确定选用ZMX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作为工程用减水剂。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通过调整减水剂组分和含气量,配制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作为新一代混凝土减水剂,以其优异的性能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施工现场的试验,在分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桥梁桩基、墩身、承台、现浇梁等结构用混凝土的特殊要求,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各个部位应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要求和优选原则,并阐述了聚羧酸减水剂在工程混凝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华  王巍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6):64-67,84
研究目的:高性能混凝土在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克服高性能混凝土特点引起的性能缺陷,确保客运专线工程的100年使用寿命。 研究方法:结合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及施工控制,配制出高强度、高耐久性、低徐变、体积稳定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 研究结果: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将胶凝材料用量控制在500kg/m^2以下。配合比中水胶比、砂率、外加剂等因素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坍落度等不同方面造成影响。 研究结论:选择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控制措施,使混凝土达到最密实状态,不但有助于降低工程制造成本,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混凝土内部空隙少,能抵抗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保护钢筋,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阐述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及相关技术要求,详细分析影响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费用变化的直接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同时就铁路工程推行高性能混凝土对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其他影响铁路工程混凝土费用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铁路工程经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通过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C50箱梁耐久性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情况,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理念和配制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对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建设铁路、公路遇到桥跨结构混凝土灌注桩基强度的发展,耐久性和热传递对冻土结构扰动的技术难题等情况,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方法:对青藏公路桥基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进行调研、室内模拟试验、现场暴露试验及清水河、昆仑山口桩基试验。研究结果:青藏公路冻土地段桩基混凝土长期处于恒负温下,硬化强度达不到设计等级;耐久性破坏主因是正、负温频繁交替引发冻融破坏,未发现有硫酸盐侵蚀破坏迹象;混凝土初温和水化热使界面冻土结构破坏,较长时间后,界面冻土才能回复到原始冻结状态。研究结论:掺用引气减水剂或早强引气减水剂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可以满足对于混凝土灌注桩强度、耐久性和冻土结构稳定性的要求。若采用负温(-5~-20℃)混凝土方案时,须注意抗冻剂可能产生对界面冻土结构稳定性和环保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中超细粉煤灰合理掺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早期弹性模量、钢筋握裹力、抗剪强度和徐变性能,超细粉煤灰的合理掺量和护筋性,高性能混凝土模型梁的疲劳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掺量的优质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结构的寿命周期成本;铁路预应力梁中超细粉煤灰(UFA)的推荐掺量为25%。6片32mC50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梁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铁路《桥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耐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聚羧酸系外加剂的特点,以及客运专线所处施工环境原材料的实际现状,介绍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了其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建设发展,桥梁病害随之增多,其中高速铁路桥梁支座垫石开裂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桥梁服役功能及寿命。为研究支座垫石混凝土开裂成因,以某铁路桥梁桥墩加垫石结构为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系统分析了在新老混凝土收缩作用、桥墩与垫石不同龄期差及支座垫石振捣是否密实条件下,新浇筑垫石的应力状况,并提出避免支座垫石开裂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收缩作用是架梁后支座垫石拉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垫石收缩应力随新老混凝土龄期差增大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支座垫石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会使垫石拉应力增大,导致垫石内部裂缝的产生;垫石浇筑前对桥墩混凝土润湿能有效减小垫石收缩应力,避免垫石开裂。  相似文献   

18.
机制砂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质量日益下降,难以满足建筑用砂持续发展这一现实情况,论述机制砂的优缺点和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从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阐述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机制砂配制出的C10~C55混凝土,已在水利、铁路、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目前,机制砂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行与应用还需要对机制砂的颗粒形状、颗粒级配,高效、优质制砂设备和制砂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