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道G2 0 6线梅南至丰顺段水泥砼路面 1998年完成大修工程 ,采用“白加白”加铺为基本修复形式。经加铺实践及加铺效果的跟踪调查 ,总结分析各种修复方案的经验 ,为提高旧路修复技术水平积累经验和数据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修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广东省从化市吕东线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例,分析研究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修复方案,提出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做修复罩面,并介绍了加铺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高校主干道旧路面改造工程实例和国内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的各种试验研究成果,介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提出土工布加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防裂方案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西北部片区气候、交通荷载和公路建设特点,以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改造为例,开展桂北地区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论证和计算提出了桂北地区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一般加铺厚度和推荐加铺结构,并基于2017版设计规范对推荐加铺方案进行了永久变形验算。结果发现:所提出的沥青加铺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能够通过永久变形验算,该结构可供广西区内其他路面改造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潭耒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提质改造工程,针对目前国内常用的CRC+ AC复合式结构加铺、直接加铺沥青面层以及碎石化加铺沥青层3种加铺方案,探讨现行规范的旧路加铺层设计方法,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CRC+ AC加铺结构综合应力与普通混凝土板有很大不同,应针对这种结构确定更为明确的设计方法;直接加铺沥青层路面温度应力计算中可通过matlab软件回归延伸曲线,拓宽系数ζ'a图,加铺层设计引入满足防止荷载型及温度型反射裂缝要求的设计标准具有重要意义;碎石化沥青加铺层结构按半无限地基上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方法设计得到的加铺层厚度初期实测弯沉代表值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分析沥青加铺层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基础上,对某公路不同沥青加铺层的温度荷载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治、修复和采取防范措施后加铺沥青层,效果较直接加铺沥青层应力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先改善传荷能力,再铺设STRATA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种种原因,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修复工作是困扰公路养护部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重交通量窄路面下的水泥路修复工作.结合104国道的路面大修加层实验,探讨了重交通量窄路面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方案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省道212线甘其毛都口岸-海流图一级一幅公路为依托,采用了结构承载能力指数与路况指数进行旧路改造路面的评价,确定了基于旧路当量回弹模量的加铺方案,探讨了路面冷再生加铺方案,为内蒙古自治区旧路改造项目中的路面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先行工程修复建的旧水泥路面已开始大面积破碎损坏,急需修复罩面。经过大量试验和比较,应用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加铺层并铺以路基压浆加固等方法修复了旧水泥路面,探索了一些新材料和新工艺。介绍加铺纤维网混凝土的设计、试验和施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Abaqu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旧水泥砼路面进行直接加铺和增设应力吸收层后加铺沥青层两种处理方案,通过与原未改造路面对比,结合温度场,进行不同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接缝弯沉和传荷能力分析,研究沥青加铺层结构强度和反射裂缝。结果表明,加铺沥青层后弯沉与传荷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温度场对旧砼路面弯沉和传荷能力的影响远大于荷载作用,加铺沥青层后弱化;结构强度指数能评价传荷能力,但对温度耦合下的超载有局限性;增设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阻止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1.
结合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路面改造实体工程,运用STRATA应力吸收层进行加铺层反射裂缝防治,介绍了沥青加铺层结构方案及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分析了STRATA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提出了沥青加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过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勇驻 《公路》2005,(7):95-98
以厦门市湖里大道改造工程为例,系统阐述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过程及方法,着重介绍了路面损坏调查与评定方法、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方法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卫国  孙浩 《公路工程》2015,(2):169-17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薄层罩面是路面修复工程中常用的措施,但沥青罩面层中将出现反射裂缝,而反射裂缝是导致沥青罩面层损坏的主要原因,反射裂缝等病害直接降低了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由此而引起的渗水也加速了加铺层结构的破坏。基于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所采用的实际工程措施,在分析反射裂缝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延缓罩面层反射裂缝发生和扩展的预防与防治措施,及薄层沥青罩面层选择方案和技术要求,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佳哈高速公路(同三公路)常安至宾洲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对比了兰派和门式冲击破碎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和压实效果,提出了控制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综合处置技术和组合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旧路面改造升级中的沥青罩面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对比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清除旧路面层后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旧沥青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旧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差异性,确定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最不利应力及受力位置,并对可能引起的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为以后旧路面改造升级沥青罩面结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弥补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依靠工程经验和定性设计的不足,根据可靠度理论和效应-抗力概率模型提出了以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和层底竖向剪应力为控制指标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可靠度分析方法,并运用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蒙特卡洛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定量得到了在两种破坏模式下5种加铺层结构的可靠度范围.结果表明采用两层及以上沥青加铺层和层间处理方案,路面使用寿命较长,可靠度较高;可靠度分析方法比经验法确定沥青加铺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研究结果为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和方案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且技术可靠的大修工程方案。本文试图基于实际工程经验,采用简化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若干措施处理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不同厚度不同混合料类型沥青混凝土时,各有关结构层次中的应变效应,得出调平层及其上土工布隔离层具有一定的延缓反射裂缝的效果;复合式加铺层结构在整个体系中具有应力吸收效应;结合可施工性,推荐改性沥青加普通沥青混合料及调平层土工布隔离的复合式加铺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沥青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的夹层位置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格栅夹层在沥青加铺层结构中的最佳位置,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夹层位置对夹层上下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应变影响的规律,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考虑加铺层厚度、加铺层模量、旧路当量回弹模量、格栅模量对格栅最佳位置的影响,进行正交试验分析;通过轮载模拟疲劳对比试验及铺筑试验路验证了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夹层最佳位置设置建议.结果表明:当格栅夹层设置在距旧路表面1/6~1/3沥青加铺层厚度时,按不同方法预估的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远大于格栅设置于旧路表面;而且结构参数的变化基本不影响夹层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9.
承(德)秦(皇岛)出海路祖山-马蹄岭段经过12 a的运营已经严重破损,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急需维修改造.根据路线走向、设计标准、交通量、旧路情况、改造原则,经过碎石化方案的技术方案比较,对该项目采用多锤头碎石化方案,同时提出加铺设计原则、结构组合,并给出了加铺结构厚度.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尚未有比较成熟的设计规范和方法.通过对旧水泥路面状况的调查,利用FWD测试路面弯沉值,对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承载能力进行评定.结合实例,针对路面的实际状况和病害,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处治和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