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货运车辆保有量仅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7.8%,却"贡献"了超半数的污染。近年来,货运物流市场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已成行业共识,围绕绿色货运展开的政策加码、监测监管和治理的行动升级,都在渐次落地和持续深化,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绿色货运行动"迄今已进入第6个年头,以"绿色货运节能减排"为主题,围绕绿色货运企业认证、绿色货运技术、绿色货主企业、绿色货运探索及管理、绿色货运城市平台为重点,这一公益行动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正在为我国道路运输业深化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现代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日益被重视的背景下,物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为此,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相似文献   

3.
5月23日,以"绿色物流、畅行北京"为标志的城市配送车辆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运车辆制造厂商及道路货运企业参加了此次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主题的盛会。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中心区货运汽车营运技术要求》(DB11/T761-2010)(以下简称:《标准》)于2011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为推动该《标准》的宣贯实施,推进城市中心区在用货运车辆和新增货运车辆的达标进程,为道路货运和物流企业与汽车制造厂商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指导下,北京市道路运输协会主办、北京博瑞启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了此次大会。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绿色货运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在2012年颁布《中国绿色货运行动指南》之后的三年中,分别以行动研讨会的形式对行动的理论和行动的实现渠道、方式、路径进行了研究与选择。2015年7月23日,"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国际研讨会(2015)"上,发布了《绿色货运企业标准》和《绿色货运车辆标准》。"建立行动的制度体系是行动长期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2013年度开始启动了中国绿色货运行动绿色企业标准和绿色车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丽梅介绍,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尤  相似文献   

5.
货运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在北京市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控的总体要求下,促进绿色货运发展也成为北京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货运企业作为货物运输的主体,客观把握其绿色发展现状对促进企业改善生产方式、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具有参考意义和推动作用。但由于货运企业设计绿色发展的环节多、内容广,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简明实用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立了绿色货运企业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指标权重矩阵,并利用北京市典型货运企业历史数据,对货运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6.
<正>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有25%来自交通运输业。据美国统计,在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道路货运占61%,而铁路、航空、管道等形式的货运仅占14%。中国道路货运业"多、小、散",运输装备发展水平较低,行业发展模式相对粗放,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与严峻,必然成为推进绿色货运的主战场。绿色货运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车辆制造、货运全过程以及货运管理。如今,"绿色货运"已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遵循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只有从每辆车做起,从每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1年绿色货运概念落地中国,到如今花开有声,"中国绿色货运行动"与奔跑在路上的货车一道,在改革的进程中探索与选择。时光流似箭,天道曲如弓。行动开展几年来,无论是绿色货运企业标准和绿色货运车辆标准的完善和宣贯、试点示范的深人与扩展、绿色示范企业的评价和培训,还是行业自律手段的扶优和扶强等各项工作,都在"漂绿"的进程中有条不紊的实施着。  相似文献   

8.
4月18日,"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在京正式启动,本次行动以"绿色货运,节能减排"为主题,将通过倡导"绿色货运"理念、提高道路货运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倡安全生产,促进道路货物运输行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中国绿色货运行动"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杨利民表示,协会将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发挥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河北省货运源头治超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河北省运管系统依照省政府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省政府4号令的要求,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探索源头治超新机制,研究科技治超新手段,使河北省的货运源头治超工作  相似文献   

10.
5月23日,以“绿色物流、畅行北京”为标志的城市配送车辆推介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运车辆制造厂商及道路货运企业参加了此次以誓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主题的盛会。  相似文献   

11.
货运车型标准化是国家运输行业结构调整及货运行业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工作手段与目标。从货运车型标准化转型治理工作的功能需求出发,以正在开展的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治理工作为基础,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SM架构的货运车型标准化专项治理管理系统。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在系统中申报罐车信息,罐车检验机构基于车辆识别代码上传罐检报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通过对罐车信息及关键报告进行审核,给予审核结果及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车辆运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超限超载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超限超载的对策,关键是将超限超载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车辆运输的平均成本在超限超载之后迅速上升,从而消除超限超载的利润空间。当前治理超限超载的首要工作是在车辆的生产、改装、营运和监管环节加强治理,降低运力供给和提高货运价格,使货运市场摆脱"不超不赚"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由传统货运企业转型而来,而且99%的物流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无锡物流企业依然存在规模小、设备差、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截至2013年底,无锡道路货运经营业户18326家,其中户均车辆数100辆以上的道路货运企业139家,仅占0.76%,道路运输货运车辆73975辆,户均车辆约4辆,货运市场竞争激励,大多数货运企业还着眼于运输价格的竞争,货运行业利润微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道路运输飞速发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也日渐突出,公路货运超限超载已成为危害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痼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超工作增添了很多新手段、新方法,"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本文通过从问题导向出发,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多部门、跨区域联合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加快推进道路货运业的"四化"建设建立行动的制度体系是行动长期持久开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绿色货运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启动于2012年4月。该行动是中国首个货运行业节能减排国家公益行动,由交通运输部牵头、五部委组成指导委员会,行动倡导"绿色管理、绿色技术、绿色驾驶"理念,通过调查研究、国际交流、制定标准、试点示范及推广实践等工作,致力于促进货运行业绿色安全发展。三年过去了,这股"绿色"清新风愈吹愈烈,而绿色货运标杆的树立和首批绿色示范工作均已取得初步成效,其在行业的重要性、前瞻性和发展潜力正得到各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8年首批绿色货运示范城市名单公布,到如今第二批24个示范创建城市确立,我国绿色城配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而随着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货运配送正劲吹"绿色"风。"2019年12月19日-20日,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交流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唐山、  相似文献   

17.
<正>"道路运输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安全发展水平仍需提升,营业环境仍待优化,运输组织效率仍需提高,从业人员生存状况仍待改善。"在7月23日举行的"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国际研讨会(2015)"上,交通部运输司司长、中国绿色货运行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刘小明指出:"货运行业亟需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下,智慧物流正成为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并成为货运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升级和拓展新利润来源的关键。而货运数据双创大赛选择此节点举办,可谓"恰逢其时,应运而生"。"得益于互联网+物流的持续推进,以及共享经济理念的普及,近几年不少货运平台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线下车源、货源进行整合,旨在解决道路运输信息不对称、车辆空载率高等问题,成为改善道路运输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3月,受世界银行委托,广东省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以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AA)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启动实施了绿色货运示范项目。这是全球环境基金在中国道路货运行业实施的首个节能减排示范实践。广东省绿色货运示范项目旨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创新的政策机制,鼓励道路货运行业应用车辆节能减排技术、改进运输组织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帮助广东省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计重收费是以收费站现场实际测量的车货总重为依据,对载货类机动车辆计重收取通行费的征收方式。文章对计重收费模式下货运车辆偷逃通行费的主要方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车辆逃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提出了治理计重收费模式下货运车辆偷逃通行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