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高架桥下社会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心区高架桥下净空较大,使得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成为可能,并能部分缓解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对杭州市艮秋立交桥下公共停车场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停车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停车场规模、出入口位置及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高架桥下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加剧。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桥下停车场实施建设的条件、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与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架立体交通是许多城市改善和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口相比城市一般平面交叉口具有不同特性,研究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口特性、交通特征以及管理控制情况,对提高和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太原市为例,研究延伸性高架桥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以并州南路和南内环街交叉口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高架桥构建的交通区域系统和平面交叉口两个方面分析,提出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的交通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去年,广州新增停车泊位61477个,超额完成原定5万个的目标。此外,广州还确定利用环城高速公路高架桥下及周边区域设置公共停车场,13个共约10万平方米面积,建成后可再增4000多个停车位。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城市公路高架桥的结构形式进行探讨,从平面布局设计方面分析了整体及分离式断面的优缺点,通过对施工特点、结构受力特性、工程造价、桥梁景观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城市公路高架桥上、下部结构形式的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216-217
在对毕节七星关老城区停车现状矛盾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近期和远期停车需求预测,同时梳理研究相关控制因素和解读分析上位规划的要求,进行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和选址,同时进行单个停车场项目的详细布置,以期对城市公共停车场的选址规划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5):165-167
分析造成小区停车难的影响因素,从供求两个视角构建可资利用的治堵思路,并结合对城市居民小区的调查分析及新型停车场的设计进行阐述,论述小区绿化置空新型停车场可行性,优越性。提出通过建设小区绿化置空新型停车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高架桥是其现代化发展的风向标。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高架桥的建设和施工对城市的交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架桥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在施工中支架能够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施工前应对每个支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分析其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产量及保有量飞速增长,各城市停车场供给严重不足,中国停车场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首先对中国停车场产业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停车场投资建设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有限且扶持力度一般。然后,对停车场经营企业的主要业务模式进行归纳,重点对不同投资规模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轻资产类型停车场项目对成本控制要求比较严格,毛利率较低,主要依靠规模经济;重资产类型项目对产业政策依赖程度较高,若无足够政策扶持,投资的内部收益水平及投资回收期都难以达到正常投资要求。最后指出,中国停车场产业需要更有效的行业政策支持,特别是商业配套面积扶持。  相似文献   

10.
民用机场航站楼站前高架桥的设计有其特殊性,是航站区总体交通布局的一部分,是出港旅客到达航站楼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其设计成形与航站楼位置、航站区进出场路、地下地面停车场均有密切关系。从桥梁平面、横向和竖向设计、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归纳出航站楼站前高架桥的若干设计特点,对同类桥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城市公共停车场泊位占有率在时间上表现出的周期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考虑其由于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将车辆进出停车场的行为看成可描述事件。利用离散分布模型描述行为进行,建立数学模型,表达经过某段时间后停车场的空余停泊位数。最后通过算例计算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可用于停车诱导屏的泊位预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停车位紧张,停车难已成为困扰天津市民有车一族的突出问题。基于对天津市部分停车设施现状的调查走访和对天津市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天津市内停车问题现状,分析得出造成天津市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城市交通面临严峻考验,动静态交通之问的矛盾以及“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但一直以来静态交通规划均以满足停车需求为主,缺乏考虑与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联系.本文对公交可达性水平分析方法在城市静态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该方法将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交通设施和交通管...  相似文献   

14.
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各种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停车需求。通过停车需求与项目自身吸引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以及与土地利用等关系的分析,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项目诱增吸引产生交通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检验拟合该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指导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合理过渡,避免城市停车资源的浪费,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近远期规划衔接的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了验证。首先基于ArcGIS 进行近远期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然后研究了二者间的衔接机制,将公共停车需求与规划用地类型相结合,探讨了不同类型规划下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模式,并给出临时公共停车场取消后的公共停车需求解决方案。实例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近远期规划公共停车场的有效衔接,其划分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模式可实施性较强,所规划的公共停车场选址位置与泊位缺口突出地区能较好地匹配,可有效指导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城区停车需求的日益增加,停车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城市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中心城区停车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对城市各种停车需求进行分类,在研究结论中针对每种停车需求提出相应的停车设施供应,并尝试给出各类停车设施的合理比例。本次研究成果在宜兴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多数城市中心区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根源在于对公共停车场的经济属性认识模糊。首先,分析当前公共停车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认为经济属性界定不清晰导致政府和市场分工不明确,同时增加政府内部管理的复杂度。提出把公共停车场的经济属性明确界定为以市场供给为主体的准公共物品这一结论,并以公共停车场经济属性为基础,提出在解决停车问题上政府和市场的权责界定。最后,对规划阶段的停车设施分类和功能定位、建设管理和运营阶段公共停车场的市场主导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车多场少”的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城市发展.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长,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已迫在眉睫。随着合肥市城市的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对合肥市停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停车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的停车措施.即:合理规划,加大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力度;加大对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力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新型停车设施;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及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是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内大多城市对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与建设不够重视,出现自行车停车难的尴尬局面。结合武汉市主城区自行车发展概况,探索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方法与管理措施,提出了分类分块、重点布设的原则以及停车设施分级规划思路,从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停车场布局方法、停车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完善自行车系统规划,提高自行车的吸引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