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五"期间,PPP模式将成为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融资的主要方式。结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实际,利用综合模糊法,构建了PPP模式下城际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出了城际铁路建设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的确定方法,以期对PPP模式下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运营中有效管控项目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PP模式是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模式,风险分担是PPP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综合考虑了投资和风险因素,提出了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和线性规划的风险分配方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项目风险分配存在最优结构,为PPP项目融资风险分配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对出行质量的要求愈发提高,全国铁路网络覆盖也愈发广泛,城际铁路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大。传统城际铁路建设模式多为当地政府与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这无疑加重了政府财政压力。近年来,PPP(公共私营合作制)等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公共项目建设的建设模式开始兴起,基于此,本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用于选择城际铁路建设模式的评价模型,为实际操作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PPP项目的融资困境与对策建议,对PPP项目的融资困境,围绕四点进行分析:配套环境有待完善,项目融资能力不高,融资方式单一,存在项目融资风险。在此基础上,对解决PPP项目融资困境对策,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城际铁路客流预测是进行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客流分担率的预测则是城际铁路客流预测四个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修正模型,并对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基础数据、预测步骤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对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PPP模式可以大大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的负担和风险,提高交通服务质量,是一种最有效的运营模式。围绕甘肃省规范推广PPP模式的进展情况,全面分析甘肃省规范推广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如甘肃省入项目管理库总量少、行业分布不均、地方政府对PPP项目认知有偏差等六个方面,提出从九个方面加快甘肃省规范推广PPP项目的对策建议,如明确采用PPP模式的目标定位、合理界定PPP模式的适用范围、适当选择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模式、有效完善PPP项目财政支付风险管控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PPP 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投资机构与政府在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项目合作,本质上是一种投资决策分析,核心在于研究社会投资机 构的投资决策规律.本文在PPP 模式下,通过分析PPP 项目的基本博弈关系,模拟作为理 性人的社会投资机构参与政府择优选择项目合作伙伴的特征,基于Bayesian 博弈构建模 型,提出博弈主体的效用水平和目标函数,并研究在博弈均衡结果下,无投资偏好和有投 资偏好条件的报价特点及最佳策略,旨在为应用PPP模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提 供理论参考,最大程度减少因投资评价不准确、不合理而造成项目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走出去”公私合营(PPP)项目的风险评估决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变权可拓物元模型与累积前景理论的风险决策方法。在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域、节域矩阵及待评物元等级量化值综合确定各风险指标的组合权重。考虑决策者损失规避、收益偏好等心理特征,结合变权理论与贴近度准则,从损益角度综合确定风险决策参考点,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构建风险决策价值函数与概率权重函数,通过敏感性分析对不同风险指标取值下累积前景值的相应变化进行探讨,并以实际铁路“走出去”PPP项目为例进行风险评估决策。相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风险决策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铁路“走出去”PPP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风 险,判别项目风险等级贴近度,并为铁路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1):215-216
在高速公路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但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现有资金往往无法满足整个项目建设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用PPP投融资模式,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PPP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了高速公路PPP投融资模式的风险,从理念、人员、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现在主要有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利用外资、有偿转让公路收费权等方式;其中银行贷款占60%以上。但长期以来以银行贷款为主修建高速公路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且影响高速公路建设以银行贷款等方式的进一步融资。引入PPP融资模式进入高速公路行业,成为现实需要。尽管高速公路引入PPP融资模式有部分缓解资金压力、为社会资本提供投资渠道、可改善高速公路服务品质等方面的优势;但其也存在法律风险、增加建设成本的风险、非竞争性条款的风险等不足之处。所以,在引入PPP融资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时,可行性研究、社会资本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可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1.
PPP项目特许期长,市场需求作为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存在一定的变化性。传统的收益分配模式,无法有效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偏好和互惠偏好。将市场需求分为高于或低于设计生产能力两个部分,建立与之相应的超额收益分配模型。打破传统模式下的纳什均衡,促使投资方为获得更多的收益,加大投入提高项目的生产,充分发挥PPP项目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主要根据公共交通综合枢纽场站的开发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特点,提出了三种适合公共交通综合枢纽场站建设的融资模式,分别为公私合营(PPP)、建设—移交(BT)、资产证券化(ABS)。通过案例分析对某采用BT的融资模式的公共交通综合枢纽站进行经济评估表明,公共交通综合枢纽站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枢纽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将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压力,提高开发商的经营利润,分散政府和开发商在建设运营项目中带来的风险,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3.
随着PPP融资模式在高铁建设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其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对我国高铁PPP项目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构建了高铁PPP项目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高铁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灰色关联度排序,找出了影响高铁PPP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最后选择济青高铁项目进行评价模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下城市停车项目的成功关键在于定价是否合理,过低或过高的定价都会影响项目的效益。本文分析城市停车PPP项目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采用调查问卷调研不同用户群体的停车支付意愿,发现随着月收入的增加,用户所能接受的最大停车费用逐渐增大。基于风险收益对等原理构建项目公司期望定价模型,根据项目成本及收益确定政府补贴额度,在PPP项目公司、政府方和停车用户三方不同的期望定价下,构建了目标规划模型,并以安庆市停车PPP项目为例,求解模型得出用户实际支付额度和政府补贴额度。对比其他学者提出的基于收益法和停车需求量的定价模型,本文模型可降低PPP模式下期望定价13.6%,降低用户付费20.4%,有利于兼顾三方主体的利益。研究结果可以为PPP模式下城市停车项目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我国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指标体系,在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城市群形成背 景、对珠三角等区域城际铁路规划建设运营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将涉及到 资金与客流保障的关键性指标,如地方财政收入、客流需求(近远期)、人口密度、人均GDP归 为基本指标;土建工程长期贷款率、城际铁路融资成本、票价率、单位里程10 年累积补贴额、单 位工程投资归为辅助性指标.在对某条待建城际铁路进行可行性评估时,只有当满足全部基本 指标、部分或全部满足辅助性指标时,该条城际铁路才能被纳入可以建设范畴.采用收入支出 平衡模型、统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城际铁路建设条件 的具体取值.  相似文献   

16.
城际公交车高峰时段发车间隔时间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城际客运通道城际铁路的发展,为满足城际公交旅客出行需求,综合考虑城际公交车辆的旅客分担率和竞争力的提高,将旅客到达公交始发站候车过程视为泊松过程,建立基于公交化运营组织模式的高峰时段车辆开行间隔时间不均等的优化模型,相应提出旅客候车等待时间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陕西省内距中心城市西安350 km范围内的咸阳、渭南、黄陵、延安4个节点城市, 搜集了相关公铁复合城际走廊上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长途客车、小汽车高速出行的出行量、车内时间、票价或通行费等客流特征参数, 梳理了各种城际客流分担分析方法; 构建了距离转移曲线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 通过曲线拟合、试算和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标定, 并根据模型标定结果分析了客流分担率对距离、时间和费用的敏感性, 得到区域城际多模式客流分担特征, 给出城际通道规划管理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和小汽车高速出行3种模式的分担率-距离转移曲线拟合结果理想, 决定系数均在0.94以上; MNL模型在车外时间取90~150 min时, 拟合效果较好, 决定系数均在0.79以上, 且在时间价值取50~70元·h-1情景下决定系数达到峰值; 随着城际出行距离的增加, 出行者选择从小汽车高速出行转移到城际铁路出行, 且高速铁路较普通铁路更有优势, 西安与近距离的咸阳之间小汽车高速分担率达96.91%, 与远距离的延安之间高速铁路分担率达53.66%, 普通铁路分担率达30.58%;以车外时间为120 min为例, 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长途客车、小汽车4种出行模式的阻抗系数分别为0.029~0.044、0.034~0.042、0.030~0.040、0.028~0.048, 小汽车高速出行和高速铁路增长幅度较大, 2种出行对费用更加敏感, 在时间价值取60元·h-1条件下, 4种出行模式的阻抗系数为0.038~0.042, 4种出行对广义时间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建议进一步挖掘更多城市群城际通道客流分担规律, 并精确考虑城际出行链的城市端细节, 以更好地指导城际走廊的宏观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汽车客运站建设中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方式单一、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等问题,迫切需要人们转变观念、改变投资模式、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培养专业人才,为我国公路客运站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兰-武运输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科学地分析预测该运输通道的客流分担率,对于确定项目投资规模,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十分必要.基于兰-武城际铁路前期研究成果和旅客出行意愿调查,选取影响旅客出行方式的5个主要因素,采用Logit模型,建立其广义费用函数,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确定模型参数,分析各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研究结果显示,建成后的兰-武城际客运专线将吸引大量客流,使铁路客流分担率增加16.5%,最后提出了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的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自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 32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以来,许多大城市积极研究和探索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以下简称"快线")的相互融合被提到议事日程。从部分大城市规划建设的快线、市域(郊)铁路的情况看,存在快线服务范围不清晰、多种系统制式融合性差、单一系统速度不能满足多元出行需求、快线进入城区组织模式失当、缺乏技术经济合理性论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城市快线规划建设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