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军粮城牵引变电所等多所跳闸事件,从地铁或轻轨牵引直流供电系统设置的框架泄漏保护、DDL、双边联跳保护、排流柜等多种角度分析事件的起因,并提出了设计、运营维护改进和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京地铁1号线直流牵引系统框架保护设置及动作原理的简要阐述,分析直流框架保护中的电流型保护、电压型保护以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之间的动作配合关系,提出框架保护动作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韶关—广州段牵引变电所越级跳闸故障的分析检测,指出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设置不合理是导致故障的原因,提出将馈线保护装置的阻抗Ⅱ段保护与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由原设计的0.5s调整为0.4s,使主变27.5 kV单相低压过电流保护与该保护的动作时限级差△t由0.2s提高到0.3s.经此调整后满足了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框架保护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保护的工作原理。对地铁电压型框架保护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动作配合值进行了设计。结合整定原则,对三种框架保护配置方案(牵引变电所分别配置1套、2套、3套框架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分析。推荐采用配置2套框架保护装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与馈线保护灵敏度系数配合存在的问题是牵引变电所27.5kV母线残压值可能大于主变压器27.5kV低压起动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压值,使该保护不动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此进行了计算探讨,发现低压起动过电流保护灵敏度系数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大于或等于1.2的要求,并针对此问题提出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地铁牵引所内,由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拒动而框架保护(电压型)动作,导致直流1500V开关跳电。通过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阐述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研究其动作特性及与框架保护配合问题;针对轨电位限制装置拒动而导致框架保护动作的问题,提出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建议,包括对重点元件定期全面测试校验、缺陷整改及定值设定变更等。  相似文献   

7.
对一起牵引变电所过电流保护动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变压器低压侧相间电压与负荷的关系,结合过电流保护低压启动判据,给出过流保护动作的原因,并提出一种改进保护判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内已开通运营的采用直流供电地铁线路,普遍存在轨电位异常问题,过高的轨电位将引发直流框架保护动作甚至导致接触网停电而影响运营。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动作或长期合闸时,大量电流入地并形成杂散电流,对设备及金属构件造成电化学腐蚀,影响设备可靠性、耐久性及安全性。轨电位、杂散电流与土建、供电、轨道等专业密切相关,需系统性统筹考虑杂散电流腐蚀防护问题。而对于过渡电阻测试及杂散电流防护,国内相关标准及技术规程还不完善。成都地铁基于实测轨道系统各个电阻参数、专题研讨及专家论证等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重点研究轨道系统电阻对杂散电流的影响,并立足轨道专业对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案例,针对正线非端部牵引变电所,从供电牵引电流计算、直流保护整定、运营实际情况等方面,对DC 1500V电流速断保护(Imax)相关影响因素分别作了分析,提出了非端部牵引变电所直流速断保护Imax整定取值建议、以及运营部门应重点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框架泄漏保护设置的原因及动作原理,阐述框架泄漏保护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配合关系,对比分析设置1套与3套框架泄漏保护时的运用情况。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对设置1套框架泄漏保护的优化.实现设置3套框架泄漏保护的功能。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既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1.
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与框架保护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在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及与框架保护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框架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主要参数的选取依据.建设在采用晶闸管接触器型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后,框架保护中取消电压元件.  相似文献   

12.
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接地保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的接地保护状况。以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设计为例,系统阐述跨座式单轨交通直流牵引系统接地保护的设计;着重论述64D接地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整定计算,分析这种装置与框架泄漏保护电流元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有轨道交通高架站低压配电防雷系统只能实现被动防雷功能,无在线检测功能,系统状态无法监控,维护不方便。提出一种新型智能防雷系统,通过配置雷电临近预警装置、自动升降接闪器装置、重要负荷切换控制装置,实现主动防雷;通过配置计算机终端及软件、智能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SPD)及其后备保护装置(surge circuit breaker,SCB)、在线监测型接地电阻测试装置、集中器等,实现全系统智能化,从而实现对SPD、SCB、系统接地电阻等参数在线监测,确保防雷系统有效运行,保障轨道交通高架站低压配电系统不受雷电脉冲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乘客提供便捷性和安全性的乘车环境越来越重要,本文以车站的系统绝缘设计要求为出发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绝缘接地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站台层绝缘设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的智能钢轨电位限制装置设计,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动作时间为nS级,且有效减少了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动作次数,较好地解决了屏蔽门系统的站台绝缘,从而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并于2012年应用于台湾地铁内湖线,安全稳定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天津地铁在中压逆变回馈装置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从系统安全性、保护配置、阈值设定、控制系统等方面分析技术可行性评价需考虑的关键问题。结合天津地铁7号线的线路条件,阐述用系统仿真软件进行节能效果分析时需考虑的因素,并进行数据计算及对比分析,给出系统容量选择时参考值的确定及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铁杂散电流的腐蚀及防护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轨道交通的杂散电流产生原理,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杂散电流防护体系;并结合轨道交通的工程特点,从杂散电流与接地的关系分析,提出了隧道和车站的结构钢筋可用作设备接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轮轨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安装新型钢轨焊缝保护装置后钢轨焊缝处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此处的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轮轨动力学指标进行仿真计算,并分别与采用鼓包鱼尾板和没有焊缝保护装置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新型钢轨焊缝保护装置时焊缝处的轮轨动力学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钢轨焊缝保护装置后,轮轨垂向力降幅分别为1.28%和4.63%,脱轨系数降幅分别为1.49%和2.94%,轮重减载率降幅分别为3.41%和7.68%;新型钢轨焊缝保护装置在各速度条件下均能够有效地减小焊缝振动和动态受力。由此可见,采用新型钢轨焊缝保护装置,可消除打螺栓孔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减小焊缝处的动力响应,加强焊缝处的轨道结构整体性。现场动态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新型钢轨焊缝保护装置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框架泄漏保护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框架泄漏保护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对牵引变电所整流器独立设置一套框架泄漏保护装置,可以缩小整流器故障时框架泄漏保护动作的影响范围,提高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