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质量认证已经实现了 3大国际互认。1 998年 1月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CR)首批签署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 ( IAF/MLA)、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多边承认协议 ( PAC/MLA)。 1 998年 8月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的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 ( CRBA)首批签署国际审核员培训和注册协会多边承认协议 ( IATCA/MLAS)。 1 999年1 2月 3日 ,又成功地签署了 APLAC相互承认协议 ( APLAC- MRA)。这些事实说明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立的中国质量认证制度得到了国际同…  相似文献   

2.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8):53-53
近日,亚太认可合作组织(PAC)第15届年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本次年会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签署了《亚太认可合作组织产品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简称PAC产品MLA),CNAS成为PAC产品MLA的成员。同时,CNAS继续保持亚太认可合作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简称PACQMSMLA)成员地位和亚太认可合作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简称PACEMSMLA)成员地位。  相似文献   

3.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6):64-64
为了增加跨国产品和服务的接收程度,国际性的认可合作组织——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承认的协议网络。国际间经过同行评审,使符合国际技术准则要求和具备能力的认可机构签署国际多边互认协议,从而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促进实现"一次检测,一次检查,一次认证,全球承认"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6月19日,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2017年联合年会在泰国曼谷召开。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秘书长肖建华出席年会,并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认可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主题发言。肖建华强调,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多边互认制度的国际承认和采信日益广泛,全球互认认可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规模持续增  相似文献   

5.
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日前在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IAF/MI。A)上签字,这标志着带有CNACR认可标志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取得了国际同行互认,中国质量体系认证达到了国际水平,是我国质量认证与国家认可制度实现与国际接轨战略目标的重大历史性突破。1992年,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正式起步,1993年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颁发了中国第一张质量体系认证证书,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依据《产品质量法》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并开始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制度。截至1…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我国作为国际米制公约成员国之一,最近已与其他36个成员国的计量院正式签署了《国家计量基(标)准互认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与测量证书互认协议》。此次国际计量大会是10月12日~1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同时还召开了第三次米制公约成员国计量院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际计量局局长T·科恩分别与参加会议的37个米制成员国的代表正式签署了这个互认协议。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潘必卿在互认协议上签了字。该协议是各国计量院之间的技术协议,协议的签定是为了在国家之间建立起对各计量院…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1999年12月3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在亚太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CL)在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大会上,顺利签署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多边互认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实验室认可制度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并且与世界影响力较强的实验室认可机构处于同等地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一消息。实验室认可活动在一些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它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和促进国际贸易、技术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致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实验室认可工作,围…  相似文献   

8.
认证认可国际互认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减少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国际贸易中的成本,方便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合格评定领域的国际互认体系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格评定认可国际体系对合格评定机构实施国家资格认可与监督,是各国对各类合格评定机构建立信心并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与通行做法。作为合格评定认可国际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大国际组织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即: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国际审核员培训与注册协会(IATCA)。IAF、ILAC和IATCA这3个国际组…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9日是“国际认可日”,也是国际认可界的节日。长期以来,按照WTO/TBT原则,各国认可机构在相关认可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努力促进和实现认证活动和结果的国际互认,减少或消除因认证而导致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代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热烈祝贺!借此机会,也对在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国际认证认可界给予的慰问和热心捐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9日,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光伏运作管理委员会(PV-OMC)会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由国家认监委作为IECRE国家成员机构推荐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和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均获得批准,分别成为IECRE认证机构和检验机构,我国由此成为全球第2个拥有IECRE光伏电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是我国统筹国内国外宏观大局做出的重要倡议,迄今为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形势下,铁路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助推"一带一路"重要倡议的先行者,铁路走出去就是具体体现。分析铁路走出去新形势;总结国际互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便充分利用认证认可的国际化特点,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论述质量管理与认证的辩证关系,以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室认可的意义八十年代我国《计量法》就开始要求由国家和省级技术监督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测及校准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1021-90)进行计量认证。这种计量认证制度的认可准则(JJG1021-90)是参考了ISO/IEC导则25要求,并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的。其突出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从计量溯源性的角度,保证测试领域的测量结果基本上与计量溯源体系得以衔接,其向社会提供的公证数据,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等,具有法律效力。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及市场经济迅…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罐车容积计量站通过计量授权和计量认证复查二合一评审罐车容积计量站于3月20日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委派的评审组进行的计量授权和计量认证复查二合一评审。评审组由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调研员赵燕、国家计量院高工白仲元、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高工丁跃清和国家计量认证铁道评审组专家魏海虹组成。评审组根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2003)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分别进行了计量授权和计量认证复查评审。评审组在现场听取了情况汇报,检查了实验室,调阅了相关记录资料,评审了文件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据高铁网提供的消息,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高铁项目进军海外市场,迫切需要加快我国铁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尽快融入国际互认体系。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检测时速500 km高铁的技术。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表示,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最高时速限定在300 km,主要基于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成立于1994年9月20日,是统一负责管理中国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国家认可机构。通过近6年的运作,CNACL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要求的质量体系。于1999年9月顺利通过了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的同行评审,并于1999年12月3日在印度新德里与其他12个认可机构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APLAC—MRA),促进了我国校准和检测实验室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适应了国际发展需要。截止2000年5月30日,CNACL共认可校准和检测实验室286个,其中包括认可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买卖双方都需要有一个公认的商品质量检验机构 ,要求它与买卖双方均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和经济上的直接利害关系 ,以确保其对商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实验室认可活动逐步发展起来 ,并从产品质量认证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有组织的审查活动。最早对实验室进行有组织的审查认可活动的是澳大利亚 ,它在 1 946年成立了《全国测试管理机构协会》(NATA) ,负责实行自愿的实验室认可工作。 2 0世纪 70年代后 ,实验室认可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 ,1 973年新西兰成立《新西兰实验室注册理事会…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是国际认可论坛(IAF)成立25周年,也是IAF多边互认制度建立运行20周年。在此,我想与大家回顾IAF取得重大发展的几个历史时刻。一是IAF于1993年1月28日在美国休斯顿正式成立,8个组织的代表参加了第1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检验检测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之一。以欧盟为例,研究分析其铁路设备和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并与我国相应标准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我国铁路"走出去"产品检验检测及实验室互认现状,分析中欧产品检验检测及实验室互认存在的阻碍,提出铁路产品检验检测及实验室国际互认机制、检验检测支撑铁路设备贸易便利化关键要素以及互认评价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9.
按照铁路产品准入制度的完善程度,分类研究国外铁路产品准入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并对我国的铁路产品准入机制进行阐述。通过对比分析,从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合格评定层面提出铁路"走出去"产品国际互认方案建议,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各有侧重的开展以下工作:(1)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认证机构双边合作并建立分支机构、依据国际标准开展检验检测以及通过国际比对进行能力验证;(2)通过具体项目推动铁路产品认证及检验检测互认应用;(3)本着"互利共赢"的指导方针,实现我国铁路产品从标准体系、产品认证到检验检测等各项准入关键技术的全套输出。  相似文献   

20.
<正>中铁认函〔2014〕300号(2014年7月16日)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按《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对货车篷布产品进行批量抽查检验。下列篷布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批量抽检检验合格:1.济南局。日照港裕廊码头有限公司。受理号14014,起始编号140874525,终止编号140875024,计500张。中粮艾地盟粮油工业(菏泽)有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