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新疆铁路沿线小站淡水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项目采用普通反渗透复合膜BW30-4040对新疆铁路沿线溶解性总固体约5 000 mg/L的高含盐量苦咸水进行了淡化研究,以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解决新疆乃至西部铁路沿线小站的给水问题。试验验证了普通反渗透膜的可行性并考察了分离性能随压力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应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内燃机车冷却水和生活饮用水的技术要素,分析了膜组件性能下降的原因,提出了选择膜纽件和延长膜组件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高供水水质 ,已成为铁路给水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 ,以反渗透为主的膜处理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经验 ,重点介绍了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在铁路给水处理应用中常用的工艺 ,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方病的产生与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病,分布广,危害性较大,国内外已进行过许多试验研究,虽取得一些效果,但因方法不够理想,致使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山东地矿局,郑州矿产研究所,采用沸石除氟的新方法,是目前处理高氟饮用水的一种较理想方法,易于推广。本文将从理论上对沸石降氟改水的机理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几种膜分离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微滤膜工艺、超滤膜工艺、纳滤膜工艺以及反渗透工艺的小试试验,对这几种工艺组合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在原水中含有一定有机污染情况下,纳滤膜工艺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电渗析是工业上的一种分离技术。早在40年前,国外就开展了对电渗析的研究,直到1949年W·Juda等人研制成功离子交换膜以后,电渗析便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种实用方法。1952年2月美国lonics公司首先对电渗析苦咸水淡化器样机进行了公开的论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装置所产淡水的生产成本很低,于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兴趣。同年,英国也制成  相似文献   

7.
介绍白洋淀华润集团培训中心人工湖的防渗设计。由于该人工湖面积达到 8万m2 ,少量的单位渗漏量就会造成大量湖水流失 ,在我国水资源日趋短缺、用水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选择一种防渗效果好、投资低的防渗处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选择一些抗冲刷性稍差 ,而造价较低、防渗效果好的工艺 ,膜料防渗就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就防渗处理的各种方法及适用条件作了介绍 ,结合工程实例 ,分析膜料防渗的优越性 ,详细描述膜料防渗处理的方法、设计工艺及其参数 ,并列举了高密度聚乙烯 (HDPE)衬膜在工程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大多数半导体厂都沿用40年代的离子交换法制纯水,有一些工厂采用了电渗析—离子交換法制高纯水,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除去水中中性微粒及微生物微粒,即使水的电阻率很高,而留在水中的这些微粒仍然沾污半导体,使器件质量下降。60年代初反渗透技术问世,而70年代初美国95%以上的半导体厂都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法制高纯水。这种方法能把5微米以上的中性微粒全部除去,把95%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反渗透和超滤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它们连同微滤、电渗析、液膜构成膜分离技来,目前已由实验研究走向实际应用阶段,在环境保护中用于污水处理方面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膜分离技术的开拓者加拿大的索里拉金教授把它们称做是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的新领域,认为它们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水、空气、食物、医药、能源等密切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适用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设计、施工、检测方法等,提出路基“拱效应”、土工格栅“拉膜效应”新观点,结合实例讲述现浇薄壁管桩处理地基的优越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自然计算的新分支,膜计算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基本膜计算方法论提出一种新型带有生化反应速率的膜计算方法。该方法对膜系统中的不同膜赋予不同的生化反应速率,用以描述生物膜系统中不同反应条件下所需要的不同生化反应时间,克服了基本膜计算方法盲目无约束并发的缺点,使膜计算方法得以实际应用。最后应用该方法分析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在移动闭塞区间条件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β射线吸收法测量铁路作业场所空气常见粉尘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β射线吸收法与重量法测量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浓度作对比研究,并分析了β射线吸收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β射线吸收法与重量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42 4,v=15,P〉0.169);滤膜增重Δm与β射线吸收度A成正相关,直线相关有非常显著性意义(Δm=0.178 8+7.967 5A,r=0.978 2,v=14,P〈0.001)。随着采样时间t和滤膜增重Δm的增加,β射线吸收度的变异系数和炭黑粉尘浓度的变异系数总体趋势是减小,当采样时间t≥7 min,滤膜增重Δm≥0.3 mg时,两种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检测限即最低检出增重mL为0.000 2 mg。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某地铁区间首次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防水施工实例,对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的特点、施工方法、流程、要点、使用环境及注意事项做了详尽阐述;通过与同一条件下使用的EVA防水板作比较,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在地铁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对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保证了地铁工程的防水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试验仪器,通过渗透试验研究泥浆对地层的适应性.试验表明,泥浆相对密度越大,泥膜质量越好,在相对密度达到1.08时,增大泥浆的黏度并不能有效减少泥浆的渗流量.泥膜的抗渗性与泥膜形成时的压差以及渗透时间密切相关,渗透成膜的压差越大,泥膜破坏需要的渗透压力也越大,而渗透时间长短决定泥膜凝胶强度的大小以及致密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丙烯酸盐喷膜防排水结构特点、富水区隧道工程的环境条件,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水平卸压试验,分析和探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施作对土工布排水层水平方向上卸压性能的影响。试验首次将螺栓扭矩——预紧力换算法用于防排水试验法向接触压力的施加,同时,在后期数据分析中建立防排水结构卸压过程中微观变量(等效卸压厚度h_w)与宏观变量(单位压强卸压流量q)之间的线性关系,论证多孔介质模型假说,为喷膜后土工布规格的定量选取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模型分析表明,等效卸压厚度h_w为重要参数,其直接影响结构等效过水面积,从而改变结构卸压能力;水平卸压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的施加对低规格土工布(90,110 g/m~2)的卸压能力影响较大,h_w值影响率达到了-30%~-70%,而当土工布规格达到230 g/m~2和380 g/m~2时,影响已经较小,h_w值影响率均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架车站雨棚,从强制条件、荷载组合、计算模型以及结构验算等方面阐述了膜结构的设计要点。以宽雨棚为例,从材料特性、梁的计算、索的计算、膜的计算以及挠度计算说明了结构验算方法,同时介绍了钢结构支撑和膜材的施工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 ,对两布一膜的应力和变形进行检测 ,模拟在路堤施工及运营工况下的两布一膜的变形 ,研究其变形规律、受力机理及合理的施工工艺。并且研究两布一膜在现场路堤施工过程中的铺设工艺。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机务、车辆检修基地含油污泥的污染问题,对既有基地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工艺的洗涤液浓度、温度、酸度、洗涤次数、液固比、电解质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提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方案,使残油量满足环保要求。采用上述方法可使污染物达到无害处理的效果,对资源的再生利用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