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玉蓉  宋波  樊信友 《公路》2021,(3):249-253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全域旅游的推进,交旅融合、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旅游廊道作为满足旅游体验需求的线性空间,将交通网络与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有机融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川藏公路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具有交通、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应当注重旅游空间的整体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景观生态学和旅游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将生态性、通达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有机统一,系统分析旅游廊道的绿地生态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和交通通达体系,构建一体化空间体系,以期加强旅游廊道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风景道是交通、景观和游憩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特殊道路。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旅游风景道的交通设计、景观设计和游憩设计三大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为旅游风景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出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旅游风景道设计方法体系,为我国旅游风景道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第2合同段三处避险车道的设计情况,介绍了在山区公路中如何选定避险车道的位置、避险车道设计方法及相应设施的选择,并对避险车道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驾游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道路单一的交通功能已无法满足以旅游为导向的城市发展需求,打造一条集交通、文化、景观、生态、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风景道路,使之成为不同于传统围墙式的线性旅游风景区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开封开柳路拓宽改造实例浅析风景道路设计要点,重点论述了风景道路的功能定位、断面规模、呈现形式以及关键节点的近远期结合等,以期为以打造文旅开发为主的风景道路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5,(9)
作为拥有自然与人文旅游价值的公路,风景道集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于一体,在西方经过百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国家风景道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旅游行业提档升级的亮点工程和交通行业转型发展的良好着力点。风景道的建设内容应包括资源保护工程、立体景观营造、观景游憩设施、综合服务设施、旅行服务资讯等5个方面。构建国家风景道体系,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发展目标和内容、出台规划布局,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交流合作、全域旅游、本地参与及学术研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9,(11)
根据海南省文昌市滨海一带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实验性地采用叙事策略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进行规划设计,赋予不同路段特色故事主题,进行相应景观及旅游产品设计,以此突出地域文化及自然景观特征,对城市与自然肌理实现更好的保护,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同时,破除旅游组团的交通分隔,提高全域旅游可达性,满足城市发展和旅游建设的双重需求。以旅游产品化视角,传达公路设计理念,从设计公路到创造产品。利用工程、艺术、经济、生态等多种思维方式,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建设为交通、旅游、文化、景观多功能复合的线性廊道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全国推动"全域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已进入繁盛时期。而公路作为连接城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纽带,建设规模及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本文通过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应用于云南省普洱澜阿(建议第一次出现项目名称时用全称)美丽公路规划的编制实践,依据公路的旅游功能以及调整旅游节奏的不同,从景观区域和景观节点两个层面总结出生态环境敏感区美丽公路的规划设计方法,为处理美丽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的关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北省张(家口)隆(化)二级公路边坡防护措施、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文章提出张隆公路的养护工作者对公路生态防护的重视,使张隆公路与自然更加完美地结合,在提高公路服务功能的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形成具有山区特色和地域色的生态路、景观路、环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公路交通功能的重要性及海南国际级生态旅游岛的定位,介绍了海南首条旅游公路的工程概况、设计思想和理念。设计结合生态学、环境保护学提出建设绿色公路的生态与耐久的核心目标,总结了在世界级生态岛上旅游公路的设计与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公路景观绿化的交通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玲 《公路》2004,(10):148-151
公路绿化给公路使用者提供了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公路绿化作为公路设施的一部分,除了满足景观、生态需要外,还应具有交通功能。本文研究、分析了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遵循的道路交通特性原则,提出了具有强化交通组织及安全功能的公路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整理归纳国内旅游公路研究相关的文献,发现国内旅游公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公路的基础理论研究、旅游公路的规划理论研究、旅游公路的设计理论研究、旅游公路的景观构建理论研究、旅游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和旅游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国内旅游公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应用研究缺乏深度。从研究趋势看,旅游公路的基础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定量方法将被广泛应用,不同旅游交通方式的竞合研究将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8)
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现代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是承载出行功能、充当公路驿站的交通设施,其本身可通过一系列创新拓展、转型升级,提升其旅游功能,成为旅游业态链的一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可调动其周边旅游和景观资源对服务区进行功能拓展。以广西桂林至阳朔高速公路某服务区为例,在尊重场地、绿色环保、生态与文化并行的理念指导下对其进行景观设计。用软件分析划分不同开发程度片区,倡导慢行交通旅游,运用水循环自然净化服务区污水,基于当地文化划分景观故事片区等方式进行景观设计。以景观触动交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期为交旅融合背景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云南公路景观建设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赏析,基于公路景观建设进行了探讨,对公路景观的建设理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在公路景观建设中,强调: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路侧景观建设中的点缀之美,公路沿线地域文化之美,同时更应注意公路景观的安全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的新方向。本文开展了公路与旅游融合路径的模式研究,将融合发展分为交通旅游大融合和小融合,并以四川九寨沟至绵阳公路为例,就该公路交通旅游融合中的战略定位研究、景观廊道建设、特色主题功能拓展以及服务支撑系统建设4个方面开展了具体策划研究,为国内公路开展交通与旅游融合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国内交通旅游公路的品质,立足交旅融合政策,以遵余高速飞龙湖乌江大桥桥梁景观设计为例,采用交通+旅游的设计模式对旅游公路中重点桥梁进行景观设计,使桥梁成为旅游公路中重要的景观节点,达到提升道路品质、创造旅游新亮点、释放桥梁新动能的目的,让桥梁作为景观亮点或节点,在旅游公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以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公路经过区域各景观要素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软件Fragstats3.3计算该公路不同距离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定量化地研究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对公路沿线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导致不同缓冲距离带内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减小;公路改扩建前后各景观指数的变化幅度随缓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加剧了路域景观格局破碎化,对景观格局影响集中表现在200 m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阐述旅游公路生态景观的概念、构成要素、开发思想的基础上,以陕西107省道关中环线沿山公路为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公路沿线自然、人文景观的开发方式,并尝试采用景观融合法,使公路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合理、有效地融入公路自身景观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速公路绿化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迁乔  宋夫才 《中外公路》2005,25(4):213-215
对我国高速公路的绿化进行了调查。并从绿化的工程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绿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绿化能够基本满足行车安全的功能需要;植被恢复效果差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绿化在景观方面差强人意;不能够从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考虑路域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乔灌草的绿化模式最适合高速公路绿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对美澳滨海旅游景观公路考察的总结,论述了如何借鉴国外旅游景观公路的设计与建设经验。结合广东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条件,在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建设中贯彻安全、环保、灵活、宽容、创作的设计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广东滨海旅游发展特点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高速公路景观文化建设,将景观文化理念贯穿于公路建设全过程。注重挖掘公路沿线及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将其引入到公路建设中,通过动态景观文化展示和静态景观文化营造的方法,全力打造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生态路、景观路、环保路、安全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