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集装箱运输将货物严严实实地包装起来,不仅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而且发生货损货差和货物被盗的几率也明显减少了。但箱内的透视性低,对所装货物也就不得而知了,某些托运人恰恰利用集装箱的这一特点,进行不如实申报或有意慌报,  相似文献   

2.
钱缘 《水运管理》2014,(1):30-31
为了解决海事部门在处理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时收集证据的困难,避免因证据收集不足引起的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探讨查处此类案件的法律依据和证据链的完整性,并提出4个环节的证据链供海事执法人员参考:确定托运人;证明涉嫌谎报、瞒报的货物在已订舱的集装箱中;证明货物是否为谎报、瞒报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对托运货物情况的确认。  相似文献   

3.
李慧 《世界海运》2023,(11):37-42
干货集装箱的液袋运输,即在干货集装箱内采用覆膜方式包装,并将液体货物导入集装箱,属托运人突破集装箱固有用途的使用行为,较之以往的运输方式存在更高的泄漏风险。当集装箱内固有铁钉造成液体泄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托运人对液袋包装方式未尽告知义务,不应对承运人课以高于普通集装箱承运人的责任;托运人未行使更换集装箱的选择权,应视为其接受承运人交付集装箱的行为;托运人的委托人自行铅封装运货物,承运人不需对集装箱的内部问题负责;若托运人本身为货运公司,明知案涉运输包装而未告知,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信 《集装箱化》1994,(7):3-3,10
据美国保险界测算.全世界每年集装箱货物被盗达三亿美元之多.在我国.集装箱被盗现象也较为严重,仅笔者在兰州西站货场所了解到.约有4%左右的集装箱被破封.由此可见它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集装箱运输正是由于它的安全性和“门到门”等优点吸引着货主.  相似文献   

5.
刘丽萍 《世界海运》2011,34(10):50-51
<正>[提要]承运人向托运人提供集装箱空箱时,托运人应当检查箱体并核对箱号,但托运人检查箱体的义务应是表面性检查,只要对是否有破口、漏光、漏水、残留物、污染等情况进行表面性的检查,即视其完成了检查箱体的义务。被告作为集装箱提供者,应当知道什么状况的集装箱适宜装运什么样的货物进行海运,应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运输将货物严严实实地包装起来,不仅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而且发生货损货差和货物被盗的几率也明显减少了。但箱内的透视性低,对所装货物也就不得而知了,某些托运人恰恰利用集装箱的这一特点,进行不如实申报或有意慌报,结果引发箱内危险品出问题,而得不到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贻误“战机”或遭海关罚款,更有甚者,一些诈骗犯利用这一“漏洞”钻空子进行违法活动。无论何种情况,不如实申报都是对海上运输正常秩序的一种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其结果可能给承运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对托运人本身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这就是说,不如实申报既害人也害己。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初,45英尺集装箱由于很适合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大量低密度的货物运输,在美国/日本贸易航线上普遍使用。随后,在欧美贸易中也逐渐被少量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集装箱经营者、托运人和收货人都意识到45英尺集装箱对于很多货物的运输节省了可观的成本,于是45英尺集装箱在许多欧洲航线中有了明显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集装箱在运输或在堆场存放过程中,经常有箱内货物被盗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接连发生危险货物集装箱事故。如2003年5月28日,"华顶山"轮在厦门港发生火灾。起火原因是托运人冒用普通货物氧化铁名义装箱的危险货物连二亚硫酸钠自燃。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找出规律,拿出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新道 《集装箱化》2008,19(7):28-29
1 问题的提出 在集装箱货物运输中,为了船舶、货物和集装箱的安全,必须根据货物的性质、种类、容积、重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集装箱。为了节约海运费、多运货物,无论是托运人还是承运人都尽量使集装箱“满箱满载”。所谓“满箱满载”,是指充分利用集装箱的容积和额定载重。对于拼箱货,如果能使货物的平均密度与集装箱的单位容重接近,是可以做到“满箱满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