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龙东大道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城市内环线的东西向切线,目前为城市主干路,在上海市骨干路网规划中为城市快速路,拟于"十三五"期间完成快速化改造。根据龙东大道快速化总体布置方案,全线共设置8对匝道出入口,针对张江科学城段匝道位置的选择,从区域的总体发展、路网功能布局以及沿线交通需求等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方案比选分析,利用路网流量分析预测,论证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西陵二路快速路是宜昌市"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位于城市繁华闹市区的既有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可搭建和完善城市骨架路网,连通长江两岸,打破铁路和高速禁锢,拓展城市框架,加强沿线各组团之间联系,缓解城市拥堵.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快速化方式、断面布置、平纵设计和主要节点方案比选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天津市城市现状交通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天津市域交通发展趋势,结合远期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出构建城市骨架路网、构建快速交通走廊、构建环射交通走廊的应对策略,提出骨干路网建设方案,来缓解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同时进行评价分析,指导远期骨干路网的规划,为远期城市路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空...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路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主动脉,其通过提供连续、快速、大容量的交通通道,为城市中、长距离交通服务。介绍海口市快速路网骨干工程海秀快速路的总体方案设计情况,从总体设计思路、功能定位等方面人手,对总体方案布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布局,重点对沿线匝道、重要立交节点进行方案设计,确保节点交通转换畅通,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集散和疏解。  相似文献   

5.
罗山路(龙东大道—S20)快速化改建工程作为上海市"三环十射"快速路网中的南北向"一射",是内、中、外环间环线道路的联系纽带,也是浦东新区的重要发展轴之一和新开发区域的交通联系走廊。目前罗山路交通量已处于超饱和状态,急需进行快速化改建,以优化浦东新区路网结构,提升路网运行效能。分析了该工程的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和功能定位,并从工程范围、线路走向、快速路布置型式、立交节点设计、桥梁工程及排水工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工程的总体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6.
明确了城市骨干道路的定义、特点、功能及其构成,分析了城市人口、面积、经济水平等因素对骨干路网规模的影响;对现有密度法、类比法、供需平衡法、节点重要度法等路网规模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针对城市骨干路网构成和约束条件特点,提出了基于用地约束条件的供需平衡法,并以上海市金山新城骨干路网规划为例,对所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国家致力于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城市管理服务的创新。在此期间,装配式、快速化桥梁施工技术迅速发展。结合宿迁市迎宾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对桥梁上、下部结构的构件预制与构件拼装进行了介绍,为快速化施工技术在以后类似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5版长沙骨干路网规划围绕“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开展,提出了“两环四横七纵十二射”的高、快速路和“五横、五纵”的快捷路组合的骨干路网结构。结合2035年长沙建设新兴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示范城市的总体规划,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三个高地”的奋力建设,黄花机场、渝长夏高铁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启动,长沙需要重新审视骨干路网建设,以支撑应对多重战略叠加带来的发展机遇,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辐射长株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广州城市快速交通路网的组成,及其通信系统建设的现状。针对高速公路对通信系统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中提出对城市快速交通路网通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发展宽带IP网,提升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成为未来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通城快速路是杭州市迎亚运保畅通快速路网建设计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通城快速路的建设将完善区域快速路网、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为2022年亚运会的圆满举办提供有力保障。从项目背景、功能定位出发,对通城快速路的总体方案布置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重点对沿线上下匝道、重要立交节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为特大型带状组团城市,多年来市区交通形成了“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交通局面,加之近年来全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内、外交通联系更加繁忙,造成了现状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均接近饱和状态,以南山(环)路交通拥堵问题最为严重的兰工坪路段为例,提出了道路路段及硷沟沿节点的提升改造方案,解决小西湖通道与南山(环)路间的交通高效转换需求,发挥南山(环)路东西向交通疏解能力、缓解市区内西津路等东西方向城市主干路的交通压力,研究思路可为同类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雨路是敦煌市“九横十四纵”路网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位于敦煌市沙洲主城区以南,近年来随着敦煌市区逐渐向南发展以及敦煌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对于花雨路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结合花雨路沿线地形、地貌,土地性质、城市规划及城市发展对花雨路平纵横、重要节点及景观方案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大型都市圈迅速崛起,居民出行距离不断增长,机动车进出交通与长距离快速通行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步制约了都市圈之间经济、人口、交通之间日益密切的互联互通。加之土地资源和空间限制,新的快速通廊无法实现而既有的主干路因红绿灯较多、耗时较长等无法满足都市圈之间快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此,很多城市开启了新一轮的城市主干路升级改造工程。但受工程投资、周边环境、征地拆迁等因素制约而又难以实施标准化的城市快速路,很多城市提出了城市快捷路的概念。从城市快捷路的提出和功能定位入手,依托长沙市腾飞路工程实例,探讨城市快捷路设立的意义、适用的范围、工程技术标准、横断面布置形式等技术要点,为其他城市主干路升级改造设计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上海市杨高路改建工程项目背景和功能定位,采用近远期方案结合的建设形式对杨高路进行改建扩容,阐述了杨高南路(龙阳路立交-高科西路)、杨高中路(罗山路立交-中环立交)、杨高中路(中环立交-金海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立交节点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对适应新区交通新格局、促进改革开放再出发、缓解现状拥堵、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路网系统、便捷沟通内中外环、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和交通环境等有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一种"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它是一种没有红绿灯的、全过程无干扰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或方法,它包括无干扰干道网络设计和无干扰区域网络设计。该方案通过采用熊氏无灯交叉通行法的关键技术、单向通行技术、环形道路设计,创新网格区域车流和干道网车流的无干扰交互模式,规避了各种道路交通干扰因素,实现了道路交通全过程无干扰运行模式,避免了道路交通的梗塞效应,从而大幅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彻底避免目前的高峰时段恶性塞车情况,大幅提升汽车通行速度,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该设计同时提供了两种方案,能够同时满足新城规划和老城改造的需要。同时,该方案的实施成本非常低廉,是解决当代城市交通难题的绝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联系了老黄岛与东岸城区,对加强胶州湾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为满足隧道黄岛端交通疏解需求,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现对二隧黄岛端骨干路网交通衔接方案进行研究。在分析黄岛端区域现状及规划条件的基础上,预测过海出行需求,并分析隧道对区域路网的交通影响,提出黄岛端接线道路提升优化建议及建设时序,最后对淮河路、疏港高架、黄河路道路提升改造总体方案进行研究,旨在为后续道路建设提供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城市阳台建设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位于城市阳台景观带的江东路以下穿道路的形式建设,因此对江东路隧道的交通组织设计和路网可靠度进行研究.通过对5个现状交叉口交通流量的调查,对现状交通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江东路隧道项目进行了交通组织设计,并通过路网可靠度研究得出了隧道建成前后岙滩片区道路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江东路隧道建成后,岙滩片区南北通向路网系统可靠度从73.8%大幅度提高至92.6%,有效提高了整个岙滩片区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改扩建需求日益增多。道路改扩建应满足新的功能定位、保证新的设计车速,并兼顾现状已经形成的集散交通系统。在申港大道(随塘河西—沪城环路)改建工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其功能定位和建设条件,同时结合《南汇新城高品质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导则》的要求和交通流量预测结果,进行了改建工程的总体方案研究和设计,所得结果可为上述《导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城市主干路的改造提升提供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贵阳市花冠路南段城市主干路为例, 从该项目的作用、 功能及定位出发, 分析阐述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确定道路总体布置方案。介绍了城市主干路总体设计的思路与原则。通过对主要控制节点的多方案比选, 确定道路的线位线形; 通过对道路纵横断面控制因素的分析, 论证道路纵断面设置指标以及道路车道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