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选定的RAP料级配范围内选取3种不同级配的RAP料作为基准料来模拟旧料级配的变异性,并且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变异累积系数来评价采用不同类型的基准料合成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变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RAP料级配的变异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具有不利影响,并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这种不均匀离析现象更加明显;工程上应尽量减小RAP料级配的变异性,同时采用RAP料级配范围中值后能够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异性;分形维数D是评价离析类型的相对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变异特征;变异累积系数S是评价级配离析程度的绝对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再生混合料级配的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具有经济、快速、环保的特点,且因养护效果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西汉高速回收沥青混合料(RAP)进行抽提试验、筛分试验,得出旧料的沥青含量和矿料级配,表明沥青混合料破坏机理为旧沥青的老化和损失以及粒径在0.075mm~2.36mm范围的细集料大量损失,而粗集料含量仍然满足规范建议值。选定RA-1型再生剂对旧沥青进行了改性,确定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5.5%。利用马歇尔试验进行了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得出了三种RAP掺量下单位质量旧料再生的最佳油石比,需掺加的各档新集料和新沥青质量,通过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再生料高温稳定性很好,考虑到实际施工条件和再生料的变异性较大,应重点控制RAP掺量,由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性试验结果综合确定RAP掺量应低于85%。  相似文献   

3.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经济、快速的养护维修技术,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受到RAP料级配变异性、新料掺量和再生剂掺量、新沥青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在一条路上选取多个代表性试件来消除RAP料级配变异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老化沥青三大指标的改善效果确定了再生剂的最佳掺量。最后根据再生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确定了新料的最优掺量及最优沥青用量。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本项目采用25%的新料、6%再生剂以及与之相应比例的RAP料和新沥青时,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材料的掺量,研究通过控制RAP材料变异性及恢复其性能等手段对不同RAP材料掺量(矿料的20%、30%、40%、50%)的AC-20再生混合料进行使用性能对比研究。由试验结果可得:对RAP材料进行有效分档,控制RAP材料的变异性,通过掺加再生剂能对RAP材料性能进行有效再生,使高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RAP中沥青的老化情况以及再生路面的层次与要求,将再生混合料中RAP掺量提高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5.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的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热再生混合料的品质和性能。RAP的回收、贮运、加工质量是影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和质量品质的重要环节,回收时不得混入杂物,使用前应通过破碎并筛分成不同粒级的RAP成品。根据料源的不同,分别检测成品RAP的油石比、回收沥青粘度、回收矿料级配及矿粉含量。通过建立拌和站管理台账,完善管理措施,保证再生混合料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品质。  相似文献   

6.
李磊  王涛 《公路》2023,(4):16-23
目前,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因其潜在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中。为研究沥青组分特征对高RAP掺量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掺量的RAP料和合适掺量的再生剂分别制备了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首先,采用溶剂洗脱法分离出再生沥青胶结料的4组分,并计算出胶体不稳定性指数和沥青质指数表征其组分特征。其次,采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分别评价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后,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沥青组分特征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生剂的引入可明显改善掺有RAP料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性;胶体不稳定指数和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疲劳温度等级之间也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综上,根据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组分特征,可较准确地预测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8,(12)
结合甘肃省白银市境内2017年国道109线非收费公路养护维修工程高比例RAP料热再生试验段的施工实践,开展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与RAP掺量的关系,RAP掺量增加,其高温性能改善;RAP掺量增加,其水稳性下降;RAP掺量增加,其疲劳性性能减弱;RAP掺量增加,其低温性能变化不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厂拌热再生的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拌和温度和准确计量RAP料中的沥青含量。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使得废旧RAP料得以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使废旧RAP料少占土地和减少污染,环境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将为我省沥青路面再生提供详实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室内试验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与拌和时间;采用马歇尔方法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测试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显示:延长拌和时间和提高拌和温度可以有效降低花白料现象,推荐SBS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为180s,新料加热温度为220℃;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不断提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降低。根据我国自然区划推荐RAP掺量为:冬严寒区RAP的掺量不宜超过40%;冬温区不宜超过60%。  相似文献   

9.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WMA)是一种节能、环保、废料二次利用的新型路用材料,但其水稳性能不良是该材料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研究从RAP级配变异性角度分析其对WMA水稳性能的影响。首先依托渝长高速大修工程、成渝高速大修工程,进行回收沥青混合料(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RAP)级配变异性分析;其次分析RAP级配变异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WMA)水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P级配变异性对WMA水稳性评价指标TSR影响较为明显,且对试件空隙率、冻后强度影响较大,而对试件冻前强度影响不明显;与直接回收RAP的级配变异性相比,采用破碎、分档工艺对回收RAP进行处理,可较好控制RAP级配变异性,进一步保证WMA水稳性能。  相似文献   

10.
唐伟  李宁  于新  王一飞  洪杨 《公路》2023,(11):1-7
废旧沥青混合料(RAP)的结团是影响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RAP的结团特性,针对不同粒径的RAP料,通过抽提筛分试验分析结团RAP的颗粒组成并提出结团程度的量化指标,然后采用3D扫描仪分析了结团的三维形貌特征,同时研究了精细化分离预处理方式对RAP结团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一粒径RAP的结团主要由下一粒径的集料团聚而成;结团率随粒径的减小先降低后增加,粒径4.75~9.5 mm的RAP结团率最低;利用形状因子和椭球度可以定量表征RAP的结团程度,形状因子和椭球度越小,RAP的结团率越大;精细化分离使粗RAP(>4.75 mm)的结团率降低20%,但对细RAP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并有效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的循环利用率,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RAP材料性能评价方法、变异性特点及变异性降低措施;针对不同粒径的RAP颗粒特性及特有的结团现象,分析了RAP颗粒分布对合成级配设计及其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的新沥青等级确定方法及相关改进措施;评述了RAP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的不同测定方法及其对热再生混合料体积指标设计结果的影响;总结了RAP对热再生混合料不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性能的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在分析现有设计方法中不同环节存在的技术不足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3种水泥掺量(3%、4%、5%)和4种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0%、30%、40%、50%)制备水泥改性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并将其应用于路面基层.首先,通过击实试验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然后,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水泥掺量和最佳RAP掺量;最后,采用干湿循环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评价混合料的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水泥用量为3%,最佳RAP掺量为40%;RAP掺量为40%时,混合料的干湿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RAP的掺加有效提升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且RAP掺量越大,提升效果越明显;水泥有助于混合料抗冻性能的提升,且水泥掺量越大,对于混合料抗冻性能的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透水性沥青稳定基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大修或改造工程中,铣刨出的基层和面层废料若不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本文将中面层铣刨料和基层铣刨料热再生后应用于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首先,测定了回收沥青和集料的技术性能;其次,对再生混合料进行了组成设计;最后,重点评价了设计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嵌挤程度和混合料的抗水损坏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掺加基层和面层铣刨料的热再生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满足高速公路柔性基层的技术要求。该成果为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大修和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MRA)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路用再生材料,且其路用性能随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变化而变化。首先通过抽提试验分离旧沥青、旧集料,并依据规范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其次测试不同RAP掺量(0%、30%、40%、50%)条件下的Evotherm^T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基于此分析RAP掺量对Evotherm^T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较为合理的RAP掺量。结果表明:旧沥青性能、旧集料级配变化较为显著,而旧集料物理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且仍满足规范要求;高温性能不是限制RAP掺量的决定因素;水稳性能随RAP掺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峰值处RAP掺量为40%;低温性能随RAP掺量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存在一个"峰值",该处RAP掺量为40%;基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考虑,确定依托工程RAP最佳掺量为40%。  相似文献   

15.
在沥青路面病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沥青路面再生的施工方式。将水泥稳定全深式沥青路面回收料用于道路基层配合比,并设计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基层;通过调节水泥掺配剂量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配比例,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适宜于道路基层的最优配合比为:回收料掺配比例50%,水泥剂量2%。  相似文献   

16.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拾方治  李秀君  孙大权  吕伟民 《公路》2004,(11):102-107
通过对国外有关研究与施工经验的总结,对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进行了讨论.即首先对代表性试样进行测试.确定再生沥青路面(RAP)混合料的组成(沥青含量和级配)。同时要测试RAP中复原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然后根据再生料的目标级配和RAP料的级配确定是否有必要加入新料。目前选取的稳定剂多数是乳化沥青.利用乳化沥青进行再生.必须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测试以确保乳化沥青和RAP料(包括新料)的相容性。乳化沥青的选择主要依赖于RAP料(包括新料)的级配和RAP料中老化沥青的稠度。乳化沥青和水的用量可以通过制备和测试含有这些不同含量组合的试件加以确定。最后对美国部分州公路局和单位有关冷再生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栾英成  陈田  马涛  马源  王宁 《中国公路学报》2021,34(10):125-134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含水泥、乳化沥青、旧料等成分,具有材料组成复杂、界面结构多变的特点,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细化的数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细观结构特征精细重构和力学参数精确获取。采用彩色乳化沥青区分材料内部真实组成结构,并经过图像处理和MATLAB程序处理导入离散元(DEM)数值仿真软件中,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结构精细化重构;结合SEM原位力学测试方法获取考虑试件尺寸和加载速率影响的沥青砂浆精确力学参数,建立精细化的离散元数值仿真模型;基于精细化建模开展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和关键失效机理分析,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细观结构精细化重构和材料参数精确获取的离散元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分析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冷再生混合料的整体断裂特性属于脆性断裂,抗拉强度低的冷再生沥青砂浆是混合料内部的薄弱区域,混合料内部主要断裂界面为冷再生沥青砂浆-骨料界面。提高沥青砂浆黏聚强度和材料内部界面强度可以显著改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常规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回收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试验,对比了常规聚酯纤维与回收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掺入2种聚酯纤维后,其路用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对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改善幅度最大,而对水稳定性的改善幅度较小。回收聚酯纤维的路用性能改善效果弱于常规聚酯纤维。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国印 《公路》2003,(5):107-111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为控制设计混合料的品质增加了一些验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20.
朱小刚 《交通科技》2020,(1):119-122
为探究高掺量沥青回收料(RAP)温拌再生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开展了65%,75%和85%共3种高掺量RAP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分析,并对热拌和温拌再生施工技术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高掺量RAP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规范,综合考虑强度及抵抗变形能力,认为75%RAP为最佳掺量;②加入温拌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抗冻融和低温变形能力有消极影响,而Sasobit温拌剂和Defuron温拌剂分别对高温抗变形和水稳定性反而会有一定的提升作用;③温拌再生技术可降低25℃施工温度,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削弱了沥青二次老化现象,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施工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