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部件,为实现轨道的连续性和平顺性,需要具备滑动和支撑功能。对国内各种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各自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比,目的在于分析出国内自主研发的梁端伸缩装置需要改进的思路和方向。我国要实现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完全自主化,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提升自身的制造精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我国目前正在设计研究和建设的4座长大跨度重载高速铁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特点。文章指出,中国高速铁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铁路桥梁在跨度和结构类型上也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差异大,过去的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又加之中国铁路活荷载及高速铁路活荷载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的铁路活载标准。因此,中国工程师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探索设计适合中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大跨度桥梁。  相似文献   

3.
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出现裂缝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随着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越来越普遍,相应的大体积混凝土在铁路桥梁结构中越来越多,但对于铁路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分析了铁路桥梁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并从设计及施工两方面提出了防止裂缝的主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宜万铁路野三河不对称拱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三河大桥是宜万铁路的一座复杂山区铁路桥梁。该桥集中了大跨、偏载、复合材料、悬吊桥面、不对称性等许多铁路桥梁设计中新的技术难题。着重简述该桥的上、下部结构设计特点和结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
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工程技术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比例大,特殊结构多,技术标准高.为了又好又快地搞好客运专线建设,分析总结已经开工项目桥梁主要工程技术,提出今后客运专线建设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研究方法:结合目前已经开工的京津城际、武广、郑西等客运专线桥梁建设情况,分析、归纳、总结已经开工项目桥梁结构形式、主要技术要求、工程实例,对国外咨询中所涉及桥梁主要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参加了客运专线在建项目的桥梁情况的调研和重大技术问题解决,整理了国外咨询中涉及的客运专线桥梁技术问题,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研究结论:我国客运专线桥梁建设在科研、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客运专线的建设经验,提升了我国铁路桥梁的技术水平,但是在科研、标准、设计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实现建设一流客运专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桥梁中减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某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穿越地震断层带,研究桥梁采用合理的设计理论、方法及有效安全的抗震或减隔震措施,完成在发育区域性地质断层带内的桥梁抗震设计。研究结论:依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法,计算比较了桥梁使用普通盆式支座与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地震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可大幅降低墩顶的水平地震力,并能满足桥梁在区域性地质断层带内结构大变位的要求,为桥梁下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首次应用于跨越地质断层带的客运专线桥梁工程中,希望为今后铁路桥梁在跨越复杂地质区域及地震高烈度区域提供设计依据,也为今后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新建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跨越两山之间深谷,地形复杂、设计难度大。为研究该桥梁方案,首先阐述了主桥的方案构思和结构设计,然后通过空间有限元软件对本桥进行静、动力仿真分析,总结了大跨铁路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构造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主跨337 m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具有刚度大、徐变小、后期养护维修工作量小等优点,主拱圈采用小矢跨比设计,兼顾安全、经济、环保和美观,能够满足铁路桥梁跨越山区“V”形峡谷的要求;主拱圈由劲性钢管混凝土骨架外包C55无收缩混凝土构成,通过分层分段浇筑方案改善拱圈各构件的内力;拱上结合梁采用两片工字形钢与混凝土桥面板相结合的形式,钢梁栓焊结合,便于制造、运输和施工;拱座采用梯形断面扩大基础,基础开挖永临结合,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数值分析表明该桥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客货共线铁路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可为其他山区铁路桥梁桥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高速公路上跨城际铁路桥梁的设计,论述了上跨城际铁路桥梁的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施工中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阐述了上跨城际铁路桥梁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禚一  王菲 《铁道工程学报》2012,(4):66-71,112
研究目的:罕遇地震作用下,城际铁路桥梁结构可能进入到弹塑性工作状态,对城际铁路桥梁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和延性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结合大连市金州新区至普湾新区城际铁路工程的设计实例,基于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主桥(25+30+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反复迭代法将铁路规范反应谱拟合为地震动时程曲线,进行罕遇地震下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及桥墩延性抗震设计。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地震激励下,仅制动墩进入到塑性状态,延性系数最大值为3.02,小于规范给定值4.8,抗震验算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给出的桥梁弹塑性分析方法和延性抗震设计结果为城际铁路连续梁桥的延性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岩溶区铁路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桥梁设计与施工是现代铁路建设的关键.岩溶区,由于桥址下伏岩溶发育,基岩形态复杂,溶洞众多且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因此其基础施工,特别是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遇到上覆地层坍塌、岩面突变、溶洞漏水漏浆等复杂问题,给岩溶区桥梁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困难.结合某铁路联络线特大桥建设实践,广泛借鉴国内外岩溶区桥梁基础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对铁路桥梁基础设计选型及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只要对岩溶详细勘察,合理设计,科学施工,严格检验,岩溶区铁路桥梁基础建设完全能够克服困难,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间桥隧连接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铁道工程学报》2011,(8):62-67,85
研究目的:根据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建设1.6万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而位于中西部山区的高速铁路需修建大量的桥隧工程,且大多桥隧相连、成群分布,高速列车运行对安全度要求极高,乘客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当两隧道间因地形条件及线路走向限制,明线间隔距离很短时,有必要对是否在桥上部设置连接防护结构及其结构型式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运营安全和提高乘客舒适度。研究结论:(1)两隧道洞口间距大于250 m时可将隧道看成独立隧道。小于250 m时,单列车通过隧道群中的每一座隧道时引起的车内压力波动相互间有影响,之间加设连接结构可降低车内3 s内最大压力变化值,有利于改善车内舒适度环境,可缓解列车频繁进出隧道,"黑洞"和"白洞"效应引起的乘客视觉疲劳问题。(2)隧道洞口坡面陡峻,存在危岩落石危害时,在采取坡面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设置连接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小粒径落石对运营安全的威胁。(3)连接防护结构采用柔性防护网钢结构,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优点,在进行落石冲击试验后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线路要求标准高,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有时不得不将道岔设置在框架桥上.为了最终实现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布设于框架桥上,研究总结具体的施工技术.研究结论:框架桥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包括铺设高强度挤塑板和滑动层、浇筑底座板混凝土、铺 设道岔板、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剪切连接道岔板和制作侧向挡块等.框架桥上...  相似文献   

13.
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桥涵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无砟轨道成套技术,积累桥上铺设无砟勒道的设计、建设经验。研究结果:根据我国第一条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的桥涵设计特点,对无砟轨道桥涵设计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桥涵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飞速提升。本文从常用跨度简支箱梁建设、大跨度混凝土桥徐变控制及极限跨度、混凝土梁拱组合结构、大跨度桥无砟轨道技术、大跨度钢桥及拱桥技术、斜拉桥及悬索桥在铁路中的运用等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回顾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探讨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新技术,提出了开展新材料、新设备研究等中国特色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津保铁路子牙河特大桥主桥采用(32.7+56+84)m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横向为单箱四室箱形截面。本桥桥面宽达23 m,为我国铁路矮塔斜拉桥之最,必须对其横向受力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对横向框架的受力分析,确定了本桥横向预应力钢束的形状和数量。由于温度荷载的影响,本桥钢束采用小角度弯起的钢束形状。裸梁阶段,在日照荷载作用下,顶板下缘出现部分拉应力,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措施避免日照荷载直接作用。本文单箱多室箱形截面的横向受力分析过程,可为铁路桥梁单箱多室结构横向分析计算提供一种合理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广州站桥建合建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新广州站为典型的桥建合建体系,结构新颖,设计施工难度较大,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新广州站桥建合建体系的设计、施工,并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站房设计起到一个借鉴作用。研究结论:新广州站结构体系包含多个专业,桥梁设计采用铁路桥梁规范,上部候车厅及雨棚设计采用房建规范,桥梁与上部房建共同受力,协调变形,需要进行整体计算;抗震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及动力性能;新广州站节点复杂,从局部构造上采取了足够的措施;此外,施工时桥梁、候车厅层、屋顶雨棚结构以及地铁立体交叉作业,需要有合理的施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专线900t箱梁提运架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大趋势,而实现900t箱梁的吊装、运输和架设的提梁机、运梁机和架桥机则是客运专线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施工装备,是决定客运专线能否如期建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以配合实际施工。研究结果:成功研制提梁机、运梁车和架桥机,并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达到广泛应用。对设备选型应重点考量的问题、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也获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仰拱长栈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仰拱栈桥方案在很多隧道施工中都应用过,但往往不太理想,特别是客运专线上马后对仰拱混凝土施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中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仰拱衬砌速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施工工通过彩此技术以解决上述难题。研究结果:武广客运专线SDII标大瑶山1~#隧道通过采用此项技术,不但解决了混凝土整体灌注的难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仰拱混凝土的衬砌速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第六次铁路提速施工中,调整线间距和缓和曲线长度引起多项桥梁改造项目。通过移梁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桥梁的使用功能,同时又能大大缩短提速改造施工的工期。 研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津浦线第六次提速改造施工中对3-20 m简支T梁的整体移梁施工技术,施 工中针对桥梁钢支座需埋设锚栓固定下摆的特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巧妙利用钢板固定既有钢桥支座,采用 竖向千斤顶和横向千斤顶相结合的普通施工方法,在不中断铁路交通运输,利用夜间列车运营“天窗点”的时 问,结合铁路线路拨道,安全正点地完成了大吨位桥梁的横向移设施工任务。 研究结果:使既有线满足了200 km/h运营速度的要求 研究结论:移梁后通过后期观察,梁体在铁路运营中结构稳定,质量可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此 项移梁施工技术是成功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