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4,(38):14-16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十条指出,“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第十四条中有强调,“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将内部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单位逐步调整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第十五条中,“企业联盟要在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配套协作和销售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体现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约化发展。”第一章政策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2014,(1):72-72
2013年12月7日,福田汽车山东(潍坊)工程院在山东潍坊正式揭牌。在同期举行的福田2020战略研讨会上,福田汽车表示,在山东将形成整车与汽车部件一体化的综合性百万量级的全球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打造千亿级汽车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闻睿 《专用汽车》2011,(8):25-26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承办的"2011中国商用车发展交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来自国家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机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等的代表,就商用车行业关注的政策、产业链资源整合、产品结构调整、轻量化技术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讨,为商用车技术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汇集专家智慧。  相似文献   

4.
受到国家汽车产能控制政策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引入整车企业,因而很多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缺乏整车企业拉动而发展缓慢。目前这些地区现存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受到成本、市场等各方面的挑战,发展陷入困境。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提高汽车零部件技术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没有整车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作为典型,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汽车业成为500强榜单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共有30家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轮胎企业荣登500强榜单,其中整车企业近2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8家、轮胎企业3家。 从整体来看,全球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张楚 《汽车与配件》2010,(30):20-20
日前,由江苏省经信委主办的江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展洽会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由江苏省87家主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产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7.
明月 《城市车辆》2008,(4):15-15
2008年3月26日,由福建省经贸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为期3天的2008海峡西岸汽车工程机械零部件交易会暨福建省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生产企业对接洽谈会在泉州展览城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十四条规定:“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将内部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单位逐步调整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这是国家有关汽车零部件发展方向的一个重大指向,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将面临严酷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市场变化、顾客需要、科技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汽车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大量出口,再加上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和汽车产品强制认证的推行,使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促使国内汽车企业直接参加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汽车是由几千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其产品可靠性一直困扰整车企业。因此,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研究建立与竞争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试析汽车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集合性产品,除车身制造和装配上由整车企业自己完成外,大部分零部件则由供应商提供。如何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或原材料符合要求,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减少采购成本,已成为汽车整车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做好对供应商的评价与管理工作,是汽车整车企业积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试对如何对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管理进行论述。一、原料及零部件采购标准当前,汽车企业普遍采用供应链管理,即将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储存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连串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来管理。为…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和总体素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幼稚工业,在论述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影响中指出,从长远考虑复关是有益处的,但长期对汽车零部件工业会有冲击,市场占有率将会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将会自然破产,零部件产品结构调整将受到影响,同时,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应采取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政策,以及强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快速发展,国际汽车大公司的零部件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进入中国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零部件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了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随着引进车型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和雅阁等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零部件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带动和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唐洋 《时代汽车》2006,(7):58-61
产销突破上百万辆,对国内任何一个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来说往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相对于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仍在力争创“百万辆”的路上“挥汗如雨”,斜刺里杀出来的福田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更值得称道是,福田实现这一目标仅用了9年时间,累计产销汽车150万辆。十年磨一剑,福田靠什么创造了这一令业内称道的“奇迹”?纵观福田的发展,不难发现,引发福田裂变的可以说就是八个字——集成知识链合创新。  相似文献   

14.
零部件和整车配套的关联性以及不同整车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通过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导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创新,从而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动效应,带动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亮 《驾驶园》2012,(2):24-25
2011年12月27日,商用汽车杂志社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了“2011商用汽车售后服务总评榜”“2011商用汽车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暨颁奖晚会,来自全国的数十家商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30余家售后服务商的代表以及部分著名媒体记者共同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6.
秦远建 《上海汽车》2001,(11):11-13
通过对近年来汽车类上市整车公司与零部件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汽车工业上市公司中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资产负债能力,成长能力几个方面发展不平衡,从而推断汽车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面对WTO,我国汽车工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明确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各自的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均衡发展,最终提高汽车工业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上市汽车整车公司与零部件公布的年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汽车工业上市公司中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几个方面发展不平衡,从而推断汽车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面对WTO,我国汽车工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明确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各自的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均衡发展,最终提高汽车工业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新的使命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5,(50):22-23
2004年6月1日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四条提出了“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第六条规定了“汽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的,或汽车整车年销售收入达到全行业整车销售收入的15%以上的可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单独编报集团发展规划,经发改委核准后实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下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将有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幼稚”的汽车工业必然受到汽车跨国公司的冲击,与整车生产企业相比,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厂家多,生产规模小、零部件产品通用性差,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了面对入世后的挑战,本文从关税、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汽车制造企业都将面对产品召回问题。论述了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对整车关键零部件在装配前进行条形码读取、防错对比;对关键零部件条形码与整车VIN实行对应绑定。在提高关键零部件装配过程质量的同时,便于后续对有缺陷问题的车辆进行追溯,以提升汽车装配过程质量和质量追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