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夏辉宇 《水运工程》2016,(5):110-115
手动处理生成航道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费时耗力,存在着效率瓶颈。提出并构建长江航道水下数字高程模型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水深数据自动监测读取模块、DEM自动处理模块、成果自动加工模块以及流程监控显示模块组成,实现了从原始水深点自动监测到规则格网DEM及其专题图的快速自动化处理,有效节省了人工操作,提高了DEM产品的时效性,解决了效率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测绘新技术应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对GPS定位技术、GPS高程测量、全站仪及RTK数字地形测量、RTK三维定位模式下的水深测量、数字化地图和电子海图制图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新技术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为测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广开新的发展思路,拓展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远岸水深测量的需要,本文利用三角分带改正法,快速准确地获得潮位改正数,实现多潮位站的数据程序化处理,自动生成测点高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该方法在水深测量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4,(6):633-636
文章以长江江苏段为实例,提出了一种RTK三维水深测量测量方法,利用长江江苏段沿岸的控制点资料,基于分段二次曲面与BP神经网络拟合算法建立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利用该模型换算测深点高程数据文件,并输出数据成图。经多方面精度测试比对,此方法能够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水下构筑物高程测量方法是使用水准仪或GPS配合尺杆将绝对高程传递到水下待测点。当工程距岸较远、水深增大时,测深的误差显著增大、测量的工作时间大大延长、水上测量平台的搭建成本显著增加。为此开发了利用水压传感器测深的新方法,对于所面临的波浪影响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从波浪理论出发,对水下固定点压强波动振幅同表面波高及固定点水深的函数关系进行了推导,得出了利用参考点和被测点压强波动振幅实测值计算被测点水深的方法,可作为实用阶段测量系统研究开发的基础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种建立海底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的插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邻点插值性能优良,但不适用于约束域,为建立与矢量电子海图对应的海底格网数字高程模型,把协调Delaunay三角剖分的思想融人自然邻点插值,提出协调自然邻点插值算法,简化了构建二阶约束Voronoi单元的过程.采用真实海图进行试验,由矢量海图中的水深要素和海岸线岛屿要素构建海底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经试验对比,协调自然邻点插值在细节反映能力优于不规则三角网插值,是一种可用于二维约束域插值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精灵4 GNSS RTK辅助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山区航道免像控航摄数据处理的应用研究,阐述了免像控航摄数据处理成果高程精度的误差来源和特征,运用虚拟像控航摄数据处理成果和免棱镜全站仪测设高程检查点共同建立航摄高程数据二次处理改正格网,生成了高精度航摄成果,以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地形高程精度的规定,为解决地质灾害滑坡体免像控航摄测量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叙述海港工程测量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地形断面测量和水深测量中,出现的一些影响测绘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法配合地理信息系统的不规则三角网及挖填计算功能[1]来推估河川沙石疏浚量,并进行数字高程模型推估沙石疏浚量可行性评估。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自五十年代以来四川内河航道 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水深测量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历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测深方法在浅水区测量实施困难的问题,基于无人船测深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重点研究了无人船姿态对测深的影响、测深数据粗差探测与滤波方法。分析得出:无人船姿态在浅水区对测深的影响有限,可采用中值滤波、加权平均法、趋势面滤波方法进行测深数据粗差处理。结合项目应用,证实无人船满足浅水河道测量需求、测深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琦 《水运工程》2016,(11):193-198
介绍基于HZMB-CORS的GPS-RTK三维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外业采集软件QINSy中的关键设置与操作、内业处理软件Caris中的GPS-RTK潮位的导入与计算方法。通过实地水深数据采集试验与传统验潮的多波束水深测量方式进行比对,分析其验潮精度、外符合精度以及内符合精度,指出了GPS-RTK三维多波束水深测量在显著提高作业效率以及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多波束测深精度以及测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李勇  洪剑  朱春春 《港工技术》2022,59(1):113-116
本文对山区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多波束扫测和传统硬式扫床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多波束数据源,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指导硬式扫床的综合检测方法.实现扫测技术优势互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海洋调查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海洋调查观测初步资料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检验途径,提出质量检查的主要工作,对海洋数据异常值的处理方法进行叙述,尤其对利用统计检验法控制海洋测量资料数据质量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作给出了数学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5.
吴永明 《船电技术》2012,32(5):29-32
换能器是测深仪的传感器,为了在内场中修和临抢修时替代换能器对测深仪进行调试和修理,文章介绍了换能器模拟装置硬件和软件组成,实现方法以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6.
测深表是船舶重量、重心测量的主要依据,是装载计算机及遥测仪实时反映舱容的基本文件,也是船东掌握船舶舱容及货物运输的重要文件,在船舶营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测深表在实际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货物、油水测量的准确性。文章通过对船厂测深表制作的大量事例,归纳了影响测深表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测深表制作准确性的解决方法,给出了测深表报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对船厂测深表的制作能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条带测深系统误差来源的基础上,结合多波束测深工作原理,给出了计算各种误差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对如何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预测舰船装备维修费时,收集足够多的、准确的费用数据是关键。根据舰船装备维修费的影响因素,将舰船装备维修费预测的相关原始数据分为基础数据、使用数据、维修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确定了相应的数据收集渠道。分析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可能存在噪声、缺失或异常数据、冲击扰动数据、不一致数据的问题,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应的数据预处理技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为舰船装备维修费预测提供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The ice resistance on ships in escort operations in level ice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A dilated polyhedron—generated by the Minkowski sum of a sphere and a polyhedron—is employed in the DEM; this dilated polyhedron-based DEM (DPDEM) i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ship–ice interaction, wherein the contact force and bond-failure criterion are considered for the collision and fracture of sea ice, respectively. A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was simulated with DPDEM, and a field test was conducted in the Bohai Sea to validate the DEM results. Further, a parametric analysis of flexural strength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e bond-failure criterion. The ice resistance on icebreakers and cargo ships in level ice are simulated using DPDEM. The simulated ice resistanc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Lindqvist and Riska formulas and the model test, 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DEM simul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ips and level ice is simulated parametrically to investigate the ice resistance on cargo ships with and without the icebreaker escort.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ship speed, ice thickness, and ship breadth were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ice resistance on the escorted cargo ship. Analysis and change rules of the ice resistance on cargos affected by those factors we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