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外信息     
正罗罗公司和麦基嘉集团联手开展集装箱船自主航行研究罗罗公司和麦基嘉集团已经签署了合作研究开发集装箱船导航和集装箱自动化处理系统谅解备忘录。该合作将利用两家公司的宝贵经验为开发自动化集装箱船奠定基础。麦基嘉集团是这项研究的核心,因为该公司能够为海上货物运输业务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以及使其更安全、更高效所需的技术和系统。  相似文献   

2.
英国劳氏船级社最近预测,在发展大型集装箱船的同时。必然带来支线集装箱船结构、设计和配置的变化,为了满足预期的支线集装箱船贸易货物运输增长需求,到2012年为止,大约需要新建造1300艘支线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90%以上的货物运输是由海运完成的。这其中集装箱货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其比例日益增多。作为集装箱货海上承运载体的集装箱船,在出现以来的近50年时间内,发展迅速,以大型化为标志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压倒一切的趋势。近5年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高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航运市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设计建造还是订造营运都会引发市场无尽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游勇 《中国港口》2008,(1):30-32
<正>港口跟不上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同时,现有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船与港口间、港口与城市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弊端,制约了全球集装箱海上运输业发展。集装箱海上"库化"运输系统揭示了一种自动化集装箱运输船,通过船库和港库自动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7,(6):36-39
海运是最主要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之一,然而与其相适应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很不统一。随着海上货物运输发展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现代化,海运法律的统一势必是未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发展的方向。针对现阶段国际海运法律统一化的发展现状,在分析不同学者对未来国际海运法律统一化发展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考虑各方面客观合理性因素,借鉴学者"循序渐进推进式"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对未来国际海运法律统一化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自《海牙规则》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统一化而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在内的四部公约问世。其中,《鹿特丹规则》的诞生,开辟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进程的新道路。而"一带一路"战略,也是我国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郑溶 《中国水运》2007,7(5):243-244
从德国法视角重新划分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揭示了海上货物运输的本质,即货物在特定时间段经由海路发生空间上的变动。此外,从承运人两项基本的义务出发,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准确地定位为承揽合同,有助于合理地厘定承运人的责任、深化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刘宝新  袁沐 《集装箱化》2018,29(5):8-11
正集装箱船是专门用于载运集装箱的特种运输船舶,分为全集装箱船和半集装箱船。目前远洋集装箱运输主要采用全集装箱船。以往承担部队海上输送任务的主力船型杂货船和多用途船日趋萎缩,而集装箱船正快速取代传统杂货船成为航运市场的主力船型;因此,开展集装箱船军事应用价值研究,结合集装箱船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论证集装箱船战时可能担负的军事任务,研究如何在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贯彻国防要求,对于做好海上方向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国际上存在着三个公约(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再加上各国的国内立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门到门"运输迅速普及,电子商务逐步兴起,传统运输方式急剧改变,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对现有规范运输关系的国际公约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远洋航务》2009,(5):41-42
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国际上存在着三个公约(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再加上各国的国内立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门到门”运输迅速普及,电子商务逐步兴起,传统运输方式急剧改变,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对现有规范运输关系的国际公约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汪传旭 《水上消防》1997,(11):8-11,28
分析了世界冷藏货物运输市场的需求,供给与运费率的现状,展望了冷藏货运市场的前景,着重了冷藏集装箱船与冷藏船的竞争态势,并对国内冷藏货物运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化》1999,(3):14-15,22
1893年.美国首开先河制定了世界第一部专门规范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哈特法》。在它的带动下、其他国家相继效法,纷纷制定自己的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从而导致了1924年《海牙规则》的问世。1936年.美国通过了《海上货物运输法》(美国法典第46类第1300条及以后诸条等),把《海牙规则》略加修改后并入为国内法。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和国际海运立法的频繁更新,  相似文献   

13.
提单仲裁条款效力的复杂性源于提单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特殊性。提单只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而不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本身。在班轮运输情况下,托运人通常根据船公司事先公布的船期、费率及运输条件向有关船公司或其港口代理机构洽订舱位,一经承诺双方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即告成立。签发提单只是承运人履行合同的一个环节,因而提单上往往只有承运人的签字,而没有托运人的签字。船公司的提单一般事先印就并公开,托运人在与承运人达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时,通常知道或应当知道提单上条款的内容。因此,  相似文献   

14.
黄毅 《世界海运》2013,36(1):52-54
<正>一、引言我国水上货物运输法律适用实行"双轨制"。《海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这就是说沿海货物运输不适用《海商法》第四章的规定,第四章仅适用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除《合同法》第十七章运输合同的规定外,我国在法律、行政法规层面上缺乏国内水路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海事法院审理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15.
提单仲裁条款效力的复杂性源于提单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特殊性.提单只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而不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本身.在班轮运输情况下,托运人通常根据船公司事先公布的船期、费率及运输条件向有关船公司或其港口代理机构洽订舱位,一经承诺双方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即告成立.签发提单只是承运人履行合同的一个环节,因而提单上往往只有承运人的签字,而没有托运人的签字.船公司的提单一般事先印就并公开,托运人在与承运人达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时,通常知道或应当知道提单上条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海运业迅猛发展,集装箱船也日趋大型化,8000箱位以至10000箱位的大型集装箱船投入运输,也必然要求更多的支线中小型集装箱船提供支持。中小型集装箱船一般是指箱位少于1500,长度小于200m的船舶。这类船舶具有靠港频繁,装卸时间短,环境限制少等特点。本人在韩国某海运公司H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所从事海上货物运输的船舶不少是在有租船合同下执行海上货物运输任务的。在租船合同下所签发的提单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情况下所签发的提单所蕴涵的法律关系和其地位也各有不同。文章探讨了几种不同情况下作为与海上货物运输相关方如租家、船东、承运人、托运人、提单持有人等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和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港口经营人的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货物运输港口经营人是指接受作业委托人(货主、承运人和其他有关方)的委托,在其控制或有权使用的场地,对海上运输的货物提供或安排堆存、装卸、驳运、储存、装拆集装箱等与运输有关服务的人。他不包括货物承运人和多式联运经营人。海上货物运输港口经营人虽然不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9.
一、制定新的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背景和目前进程 1992年《汉堡规则》生效之后,国际海运界出现《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三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海商法》于1993年7月1日实施,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所推行的是以《海牙一维斯比规则》为基础、包括若干《汉堡规则》规定的承运人责任混合制度。北欧四国的《海上货物运输法》也采用了类似责任制度,美国则对是否加盟《维斯比规则》举棋不定。1999年修改1936年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国会草案也有采用上述承运人责任混合制度的倾向。在上述情况下,可以说,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以《海牙规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统一的局面已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一、制定新的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的背景和目前进程1992年《汉堡规则》生效之后,国际海运界出现《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三个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海商法》于1993年7月1日实施,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所推行的是以《海牙—维斯比规则》为基础、包括若干《汉堡规则》规定的承运人责任混合制度。北欧四国的《海上货物运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