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海域近日事故频繁,南海救助局两艘救助船舶奉命出动,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又立战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汤忠法 《珠江水运》2006,(Z1):75-77
介绍南海救助工作的现状,探索南海救助工作的新办法,开拓新思路,增强使命感,努力提高救助成功率,为海上人命安全提供最有效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中国沿海地区初步具备了空中救助能力,但尚未覆盖全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南海三沙地区缺少空中远程救助力量。为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在三沙地区尽快设立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以便为南海中远端人命救助与生态环保做出应有贡献。一、在三沙地区设立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三沙地区设立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不仅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而且具有可行性,既有法理依据,又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日强冷空气南下,海面风力徒增,给海上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较大威胁。从事海上作业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安全,部分渔民冒险出海,导致遇险。海上搜救部门迅速救助,转危为安。12月5日19时25分,湛江海事局值班室(湛江搜救分中心值班室)接到“一茂名籍渔船上午出海捕鱼时在虎头山附近海域失踪,船上4人,请求救助”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要求茂名海事局进一步查实渔船及渔民情况,一方面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迅速协调茂名海事局“海巡1567”轮、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95”轮、茂名渔政船及渔船前往出事海域搜救。当时海面东北风7至8级、阵风9级,浪高达4米,但为了救助遇险渔民的生命安全,全体救助人员不惧恶劣环境,通宵在出事海域搜寻。经过一夜搜寻仍未找到失踪渔船和人员。6日8时40分湛江搜救分中心又协调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派出救助直升飞机,展开海空立体救助行动。至11时3分将失踪渔船及4名渔民被附近渔船成功救助同港。后经了解,该船于5日9时30分左右收完网后在返港途中因机械故障而失去动力,在海上漂流,直到次日10时左右时被发现时,已在海上漂流了24小时,并到了湛江市吴川海域。据悉湛江搜救分中心正在全力搜寻茂名失踪渔船时,6日8时50分,又接报:一船名为“粤遂溪03064“渔船(船上2人)在湛江市江洪港对开海域因风浪大造成尾轴折断而在海上漂流,随时有倾覆的危险,需要紧急援助。由于遇险海域风浪较大,湛江搜救分中心成员单位没有可以直接派出的船,便通过广东省搜救中心迅速协调在涠洲岛附近海域值班的“南海救196”轮前往救助,并要求湛江渔政部密切关注渔船情况。11时50分,“南海救196”轮到达现场,并将“粤遂溪03064”渔船安全拖回草潭港。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救助船舶进行海上搜救时的自身安全,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常见的4类救助船舶为代表性船舶,考虑风、浪、流和能见度等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大量的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救助船舶南海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在不同气象海洋环境条件下,救助船舶在航行和实施救助过程中自身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南海的实例分析显示其效果良好,此方法可较好地对救助船舶的风险程度进行直观的描述,可有效地为搜救指挥和船舶驾驶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5月25日上午,经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组织,海事、救助、渔政及社会力量合力救助,遇险渔船"琼临高11288"安全返回珠海香洲渔港,船上12名人员全部获救。25日0 3 50时,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南海区渔政局通报:渔船"琼临高11288"在珠海黄茅岛以西海域因触礁导致船体进水,船上12人遇险。省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力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性能海洋救助船主要用于海上遇难船舶的人命救生、以海上人命救生为目的的救助拖曳和消防灭火等救助作业,它要求船舶具有较高的应急救助航速。简要介绍南海救101船研发设计中,针对已定主机功率和大装载量限制条件下,为达到22kn应急救助航速,对该船进行不同主尺度、不同吃水、不同纵倾浮态、带导管螺旋桨和不带导管螺旋桨、双桨推进和三桨推进等不同船型方案的船模快速性试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多次成功实施海上救助,保护了国内外渔民的安全,受到普遍赞誉。2006年、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对南海海上成功救助行动的批示: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海上安全监管和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多次成功实施海上救助,保护了国内外渔民的安全,受到普遍赞誉。2006年、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对南海海上成功救助行动的批示: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海上安全监管和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10.
5月19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我驻越使馆电报,请求派船前往东沙岛附近海域救助在台风“珍珠”中遇险的越南渔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先后派出交通部专业救助船舶“南海救111”、以及“海巡31”等船舶赶赴现场进行救助,协调香港海上搜救中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并联系农业部协调附近渔船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11.
正海上救助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海上人命、环境、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履行国际公约应尽的义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深远海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海上运输特别是原油、危化品运输持续增长,因极端天气等引发的海上遇险事件增多,国家政治军事、海洋维权等非传统应急任务时有发生,海上救助力量保障国家战略、服务民生发展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救助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人员待遇与高难度、高风险、高强度救助工作不相匹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特殊岗位人员(船员、飞行员、  相似文献   

12.
北海救助局是交通运输部部署在我国北部海域的一支专业救助队伍,主要负责我国连云港以北26万km2海域及黑龙江干线等水域的人命救助;承担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船舶、航空器、水上设施及其他方面的环境救助和财产救助;承担国家指定的政治、军事、救灾等应急救助任务和救助相关的国防交通战备工作;承担国家指定的远洋深海应急救助任务,保障海上战略通道、战略物资运输安全;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多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负责海区专业救助力量的部署调配和救助行动的组织指挥,协调海区打捞力量参与救助抢险任务;负责区域应急救助联动工作;负责海区救助飞行管理,组织实施沿海空中巡航救助联动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海上搜救责任区是指"一个划定明确范围的,与救助协调中心相关联的,在其中提供搜寻救助服务的区域"。各国应在搜救责任区内建设船舶交管系统等遇险标的定位系统,并提供足够的应急救助力量,即海上搜救责任区可作为各国海上管控能力建设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亦被各国视为海洋主权的组成部分。为此,世界各国在交叉海域几乎都存在或存在过搜救责任区争议。在我国南海水域,各国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部署海上救助力量,提高海上应急救助效率,结合北方海区专业救助力量部署现状,对救助力量部署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基于P-中值原理建立救助力量部署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方海区救助力量部署相对合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优先考虑在青岛与北海4号位之间、靠近南北航线适当位置处设置船舶重要待命点。该研究方案可有效解决海上救助资源配置问题,对于解决我国海域救助力量优化部署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7月6日上午,2011深圳大运会海上综合应急救援演习在深圳西部海域成功举行,全面检验了大运期间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深圳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应急办主任李一康、深圳海事局局长张建斌、广东省搜救中心副主任章云龙以及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广东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救助协调中心等单位的50多位代表到现场进行了观摩。  相似文献   

16.
王德才 《水运管理》2007,29(4):33-35
通过一起成功救助高速客船发生碰撞进水沉没却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案例,剖析在海上应急救助中各救助成员单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处置紧急情况能力的原因,认为完善的海上应急救援机制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是海上航行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海上救助分级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上救助分级体系概况从我国现有的与海上救助相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关于海上救助的分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搜救预案》)中体现出的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二是针对某遇险事件的海上救助事故性(主要是危险性)分级。(一)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由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上搜救分支机构三级搜救指挥协调机构组成的海上救助主管协调机制,因此,我国海上救助的分级中存在着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我国《搜救预案》中提到的海上救助行动的分级…  相似文献   

18.
正2月8日,台湾海峡首艘5 000吨级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轮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双柳造船基地正式下水。该轮列编后将成为驻守台湾海峡的最大海事巡航救助船,并将重点在台湾海峡水域执行水上交通巡航监管、应急救援等任务,大幅度提升台湾海峡水上交通动态管控和应急保障水平,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月8日,台湾海峡首艘5000吨级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轮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双柳造船基地正式下水。该轮列编后将成为驻守台湾海峡的最大海事巡航救助船,并将重点在台湾海峡水域执行水上交通巡航监管、应急救援等任务,大幅度提升台湾海峡水上交通动态管控和应急保障水平,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航海技术》2007,(2):F0004-F0004
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主要担负中国南部海域及珠江口的救助工作。目前拥有各类船舶19艘,包括8000kW的“南海救川”轮和“南海救112”轮、6000kW的“南海救131”轮等新型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南海救201”、“南海救208”、“南海救209”等快速救助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