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根据国内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运行调研资料,结合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经验,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对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几点看法和意见,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平面线形的连续性及评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高等级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小偏角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高速公路不同设计时速时的适宜最小外距,一般最小外距和极限最小外距数值,并对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错觉及其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与公路几何结构设计密切相关的有关错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一些错觉方面的图例进行分析后,提出:在进行公路几何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应考虑其它方面的影响因素之外,还应注意错觉对公路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确定与视觉效果密切相关的公路路线几何技术指标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为此,对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布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有关确定同向曲线间直线段最小长度的条款提出了具本的补充修改建议,并对公路路线纵断面设计中一直困扰公路使用者的错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连续刚构桥型的广泛应用,三向预应力施工也开始普遍应用。介绍三向预应力施工中的准备工作、预应力张拉及灌浆等方法及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传统公路平面线形在理论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采用样条函数替代目前国内外惯用的平面线形,并且以一般样条函数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出适合公路线形的特殊样条函数。具有设计合理、计算简便,与汽车在曲线上实际行驶轨迹一致,并能适应地形和车速的变化要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务民 《公路》1989,(3):19-21
公路线形设计是整个公路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该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使用效果。因此线形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根据笔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摆出来和大家探讨以期共同提高。一、关于直线和曲线的设置众所周知,公路设置的原则是: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在公路线形设计中,从安全和舒适的角度来讲,所涉及的仅是行驶力学和行驶心理学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行驶力学的角度来看,直线线形比曲线线形要优  相似文献   

8.
青岭隧道是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介绍了青岭隧道平面线形设计过程,对越岭隧道和曲线隧道的平面线形设计谈谈自己的设计体会和看法。曲线隧道采用大半径长曲线的线形是线形设计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余概宁  王艾 《中外公路》2002,22(5):48-49
该文简要分析了引起某一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开裂的原因,并阐述在类似的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平面线形设计是公路线形设计的基础,它关系到公路的质量、工程的安全、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利用、工程的造价、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及总结,归纳出如下一些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夏文俊 《公路》1993,(8):4-6
本文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设计,提出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中,在确定线形要素时应考虑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赵越 《华东公路》2013,(5):25-26
通过分析桥梁工程中预应力空心板梁纵向裂缝的发生规律,归纳总结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设计方面、施工过程、运营阶段等等。  相似文献   

14.
栗志海 《公路》1995,(2):41-42
互通立交平面线形是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常用的有:单圆曲线、对称型曲线、非对称型曲线、卵型线、复曲线等等。所有这些线形在数学上均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即回旋线)和圆曲线等三种线元组成。因此,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解释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及其组和。三种线元分别由下列元素确定。门)直线:①FF线型代码(直线FF一见);②直线长度。门)缓和曲线:①FF线型代码(缓和曲线FF一2);②F偏转系数,左偏为。一厂;右偏为“十户;③A缓和曲线参数;④RO缓和曲线起点半径;⑤RI缓和曲线终点半径。(3…  相似文献   

15.
16.
曲直法在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交平面线形基本上由曲线组成,且线形组合复杂,传统的直线型设计方法在设计这些组合复杂的线形过程中显示出其不适应性。曲直法是曲线型设计方法之一,它在立交平面线形中的应用与直线型相比较,计算简便灵活、直观,实际运用中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国外,高速公路的修建已有半个多世纪。二次大战结束后,欧美一些国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汽车运输急剧增加,引起了社会生活趋向现代化,效率观念深入人心,竞争意识日益强烈。于是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运输方式,同时由于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公路运输自身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因此,高速公路乃应运而生,并逐渐风靡世界,到目前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高速公路,总长度约为13万公里。我国大陆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于1988年10月建成通车后,随后,沈大、京津塘、西临、莘松、济青、京石和合宁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到1991年初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总长有500余公里。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划,未来30年公路骨架实施“快速通道”,由13条主干线共长2.5~3.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组成。这一宏伟规划的实现,将为经济腾飞插上金色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灌法施工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张家跨线桥连续梁的施工,着重阐述了采用挂蓝悬臂灌注施工过程中产生挠度的一些因素,设置预拱度以及进行线形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确保合扰精度。  相似文献   

19.
平面线形组合与衔接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汽车行驶轨迹分析入手,建立了线形组合评价的三级标准,并探讨性地给出部分线形组合时的定量指标,通过该指标,可以定量地评价各种线形组合的优劣,并指导线形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20.
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结构而言,明确梁段重量、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等相关参数对成桥线形和内力的影响程度显得越来越重要。仅从预应力损失参数入手,结合主跨150 m连续刚构桥梁,利用midas Civil 2013建模,详细分析了预应力损失参数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得到的一些结论可为更好地控制该结构的线形和内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