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刚性接触网不适用于160 km/h地铁刚性接触网安装要求,依托广州18和22号线项目,分析传统刚性接触网的特点、优势及适用范围,对160 km/h地铁刚性接触网工程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项目通过对刚性接触网的定位线夹、支持装置、吊柱安装方式等进行优化,在现场安装过程中通过采取工厂化加工、控制安装精度、细化安装标准等方式,保证新型刚性接触网安装质量,满足160 km/h新型刚性接触网的运行要求。广州18和22号线的成功应用,证明新型刚性接触网结构的可靠性,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适应西安铁路局发展需要的新型综合检测车。该车集牵引动力试验、接触网测试设备于一体,设计时速160km/h,采用25T型转向架,自备2套柴油发电机组,采用新型的网络控制技术,具有很好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广泛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研制中的时速160 km新型快速集装箱专用平车存在的横向运动稳定性差、对线路的动力作用相对较大等问题,提出如下4项改进措施优化车辆设计.①采用增大车体抗扭刚度和侧滚转动惯量的侧墙结构;②一系悬挂采用单拉杆加钢弹簧结构的弹性定位方式;③适当减小二系悬挂的横向刚度;④选择常接触弹性旁承参数时兼顾车辆的横向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建立平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采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分析改进后时速160 km新型快速集装箱专用平车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时速160 km新型快速集装箱专用平车具有良好的横向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件能和直线运行平稳性,轮轨动力作用较低;以时速50 km侧向通过12#固定辙叉道岔和以时速160 km通过轨道低接头时,对线路的动力作用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由中国南车开发的采用交流传动牵引系统的160 km/h轨道车用主变流器的原理、组成和结构特点。整流器和逆变器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和简统化的理念,以成熟的部件和结构保证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了相应的开发风险,并降低了开发成本。该主变流器在160 km/h轨道车的考核试验中表现性能优良、可靠性高,满足了新型轨道工程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SW-160型客车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性能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  孔军  程海涛 《铁道车辆》2003,41(11):7-11
针对SW—160型客车转向架运用中横向动力学性能的现状,通过动力学计算分析提出了转向架悬挂参数的优化方案,并对采用新型小横向刚度空气弹簧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室内现车动力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横向刚度与横向阻尼的适当匹配可以有效提高转向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小关公路大桥是贵阳市中心环北线上的一座公路特大桥,主桥采用(69 125 160 160 112)m连续刚构桥型,引桥采用40m跨连续箱梁。桥墩均较高,主桥桥墩平均高度76m,最高达100m。文章重点介绍该桥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 700t·m新型160t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转向架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结构以及相关试验。  相似文献   

8.
160 km/h高速货车转向架方案及其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线路特点的、时速为160km的新型货车转向架作为我国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转向架的初步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运输机械控股公司与其合作伙伴———法国阿尔斯通运输公司一起,将着手制造全新的ЭД10型电动车组。新型电动车组的设计运行速度为160km/h,基本编组为4辆~12辆,也可以多个编组连挂。车体采用耐腐蚀钢制造,使用寿命为40年。在结构中将采用现  相似文献   

10.
从起动加速度、牵引电机功率、最大运行速度和平均站间距的合理选取等方面入手,对最大运行速度为80~160 km / h的车辆进行了初步的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五类编组形式与15种车型的选型建议,为今后新型车辆的选型提供了具体的数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SW—160型转向架是无摇动台结构的新型转向架,在25K型车辆上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但是,在线路等级较低及线路不平顺较大的情形下,有的装用SW—160型转向架的25K型车辆,与装用209T型转向架的25G型车辆进行比较,车辆的横向晃动频率和加速度相对较大,横向平稳性不很理想,乘坐舒适度较低。为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以提高车辆运行的横向平稳性,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吴俊泉 《电力机车技术》2001,24(3):39-40,44
从起动加速度,牵动电机功率,最大运行速度和平均站间距的合理选取等方面入手,对最大运行速度的80-160km/h的车辆进行了初步的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五类编组形式与15种车型的选型建议,为今后新型车辆的选型提供了具体的数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25T型客车制动故障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沪之 《铁道车辆》2006,44(10):39-40
25T型客车是我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投入使用的新型客车。该型客车设有车辆工程师室、餐车酒吧;采用真空集便器、镶嵌式电开水炉、四合一控制柜、整体式塞拉门、烟火报警装置、电动内端门等先进设施;满足以160 km/h速度持续运营20 h的需要,一次库检作业满足5 000 km无需检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于2006年4月6日-8日在广州从化召开了铁路货车学术研讨会。35个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及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铁路货车提速、重载、安全及发展。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车辆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凤书,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吕长清做了重要讲话,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副主任、车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伯施做了主题报告,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四方车辆研究所、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二七车辆厂等单位围绕120km/h货车可靠性、70t级新型货车技术与运用、160km/h快速货车转向架及160km/h快速集装箱车研究等方面做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国内首次采用了内径最小的城际铁路单线盾构隧道,隧道内径为7.7 m,动车组最高行车速度160 km/h.通过广泛调研及借鉴、对比分析,研究了盾构及其他类型单线隧道传统接触网悬挂方案的适用性,发现传统方案均无法全面满足工程各项需求.为此研发了适用于该类型盾构隧道的新型腕臂支撑装置,并采用ANSYS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动过分相方式不适于高速铁路且存在各种弊端,本文介绍了国外自动过分相的地面转换方式、接触网柱上开关转移方式和车上转换方式,同时还对我国所用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建议速度小于160km/h时一般可不考虑自动过分相装置:速度为160-200km/h时可采用地面(磁铁)传感车上自动转换的过分相装置;速度为200-300km/h时自动过分相可采用车载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适用于时速160 km线路高架段的轨道结构,基于设计最高速度为160 km/h的北京新机场线,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限位结构的装配式双向先张预应力轨道板整体道床结构。为降低桥梁二期恒载,取消了传统预制板结构中的底座,并对该新型轨道结构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了车辆-预制板式轨道-高架桥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高架预制板整体道床的行车安全性与运行平稳性进行评定。研究表明,各组成部分(钢轨、预制板、自密实层等)的应力、加速度、位移值,以及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车体加速度等动力特性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限值,并且安全余量较大。该高架预制板整体道床安全可靠,可适用于时速160 km的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18.
单线客运专线铁路作为一种新型铁路,相关设计规范尚未发布,关于其速度目标值的研究也少有开展。以西青茶铁路、银巴支线为研究背景,首先,论证建设单线客运专线铁路的合理性;其次,结合设计实践、运营经验以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发展水平和趋势等,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该类型铁路适宜的速度目标值为160~200 km/h;再次,为改善理论达速比及平均旅行速度等运营指标,结合客流特征提出适用的“追踪+成对”运输组织方案;最后,通过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进行技术特征及参数对比分析,对单线客运专线铁路的适应性进行阐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项目决策和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制订相关设计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8月6日,北京市和铁道部专为奥运会量身打造的旅游线——北京北一延庆市郊“S2线”铁路开通运营。这条旅游专线由中国第一条铁路一京张铁路及京包(北京-包头)铁路的首段改造提升而建成,全长82km,列车时速160km。开行列车采用国产新型内燃动车组,全天开行列车16对,沿途停靠清华园、清河、昌平、南口、八达岭等站。北京S2线的开通运营,不仅满足了奥运期间国内外游客游览八达岭长城及北京西北部景区的需求,还构建起一条连接北京中心城区的节能环保、大能力的快捷通道,这对改善北京西北部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JYJXC-160/260具有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但其塑料拉杆为同类继电器中首次采用,为确保继电器的质量,对该零件从选材到设计及加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认真检验,拉杆的性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