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出台实施后相关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为使各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对航道尺度、航道通航尺度、航道保护范围等概念有统一认识,分析不同的管理部门对这些概念存在的不同观点,通过着重阐述航道尺度的相关定义、航道净空尺度与航道通航的关系、航道保护范围规范的衔接点及划定航道保护范围时的影响因素等,为管理部门的跨航桥梁等净空尺度论证和净空尺度对外公布等提供参考。航道管理者首先要正确理解航道通航尺度,在航道保护范围的划定方面应积极加强与海洋、海事、水利等部门沟通,取得一致认识,便于管理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航道保护范围制度是全面加强航道畅通和行政管理、保护航道锚地资源、有效落实《航道法》相关要求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本文研究旨在充分分析宁波舟山港沿海航道特点和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沿海航道保护范围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宁波舟山港沿海航道保护范围的划定原则、依据和思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中俄国境河流属于中俄共管、共用水域,其航道管理优先考虑两国协议。在贯彻落实《航道法》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中俄国境河流航道是否应当划定航道保护范围,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必要性,供航道主管部门参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15,(2):29-30
<正>《航道法》是规范航道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的一部法律,也是交通运输系统热盼的一部法律。据了解,该部法律主要规定了九方面的制度:一是明确了航道范围;二是确立了管理体质;三是明确了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航疲乏建设和养护资金;四是规定了航道规划制度;五是规范了航道建设制度;六是明确了航道养护义务;七是航道保护范围划定制度;八是设立了兰和建筑上通航建筑物五同时、航道影响评价审核、水位衔接保证等航道保护的核心制度;九是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1月29日,《航道保护范围划定技术导则》(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黑龙江省航务管理局、湖北省港航管理局、湖南省水运管理局、吉林省航道管理局,主编单位长江航道局、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航道管理行政审批的审批内容,依据在航道及航道保护范围内取土、采挖矿石、取砂、淘金行为,对专设航标的设置、移动和拆除,对建设和设置临河、临海建筑物或设施等的不同行政审批事项,采取不同的审批程序。分析航道管理行政审批行为的责任主体、责任承担的内容及责任承担的法律后果,提出相应行为的责任承担机制,以此规范航道管理行政审批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桥梁布设在通航水域的桥墩以及通航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船舶的航行,划定桥区水域对指导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当前桥区水域法规中船舶航行限制,分析划定桥区水域的影响因素;以桥梁涉水桥墩对航道内在航船舶的影响为依据,基于船舶领域理论设计了桥区水域宽度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可依据桥梁特点及航道水域特征对桥区水域进行划定,实现桥区水域划定的一桥一策;利用该方法对长江某大桥的桥区水域进行划定。结果表明,与传统桥区水域划定方法相比,该划定方法能够在保障船舶桥区航行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对航道内正常航行船舶的约束,同时可避免岸线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在针对长航道进行波浪数学模型试验时,往往由于模型范围过大而导致计算机无法进行模拟,因此,合理选取航道长度和试验范围就成为工程模型试验面临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的以往研究,仅对截短航道进行波浪数学模型试验的可行性有所述及,但针对具体工程模型试验中航道范围的选取方法并未阐述。在反复试验论证的基础上,运用NIKE21-BW波浪数学模型,以锦州港工程为例,提出不同工况条件下截短航道模型试验范围的选取方法。有关研究成果可供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昕 《水运工程》2013,(12):142-146
面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筑物水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域保护技术规定的空 白,从整治建筑物的分类和保护需求出发,提出适用于航道整治要求的整治建筑物的助航标志,分别给出提示类和禁止类 标志的构成及设置方法,并阐述标志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以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包含海口湾在内的以琼州海峡为模拟范围的二维数学模型,对南海明珠二期工程建设前后海口港航道水动力条件变化进行了研究。然后从挟沙力基本公式出发,推导适合文章研究内容的航道淤积经验计算公式。对工程建设前后的航道淤积变化进行分析,从工程前后的水动力及航道泥沙淤积变化两方面科学论证南海明珠二期工程建设对海口港航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州沙与狼山沙之间存在的串沟与通州沙东水道下段浅区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串沟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滩体的守护,也会对主流起到一定分散或冲散作用。因此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一期工程通州沙段航道整治中,在考虑增强浅区水流动力的同时,必须考虑限制串沟的过流来巩固护滩效果。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现状滩面串沟分流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多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护滩效果、限流导流作用以及投资效率,提出可兼顾固滩稳槽与导流增深双重作用的滩面串沟整治思路,本研究为其它类似滩面串沟封堵及分流河段的整治工程方案探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江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水上运输日趋繁忙,为了保证水上交通安全,提高船舶运输效率,防止环境污染,在长江水域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干流水域特点,根据最优化原则提出长江干流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方案,特别是应用模糊综合数学模型和德尔菲(Delphin)专家咨询方法对10个重点航段交通管理系统的需要程度作了排序,使交通管理系统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定量化提高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葛洲坝三江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改善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一兵  李发忠 《水道港口》2005,26(3):154-158
通过对通航水流条件、实船航行情况和船模航行试验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葛洲坝三江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改善措施。研究表明,在合适的位置修筑隔流堤,对改善三江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护滩限流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南北港分汊口河势控制的关键工程。根据现场水沙测验和地形监测资料,从治理工程实施前后汊道分流比、河床冲淤变化、航道条件以及工程结构稳定性等因素入手,初步分析了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局部河势向不利方向发展的态势基本得到遏制,宝山南、北水道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有利地保障了10.5 m深水航道稳定运行,同时也为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刘利潇 《船舶》2016,27(3):34-38
船舶从沿海航区变更为内河航区是个鲜有人研究的领域。文中针对一艘沿海自卸运砂船的航区变更检验工作,阐述沿海自卸运砂船变更为内河A级航区应考虑的重点问题以及检验要点,望能为航区变更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立  徐敏  陈珊 《水运工程》2012,(4):117-121
依托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导流明渠运行期的原型观测,对比导流明渠运行期河床的冲淤变化,并结合不同流量下的流速、流态,分析导流明渠防护工程的防护效果以及范围的合理性。分析表明:守护工程整体是稳定的,防护效果较好,特别是岸坡防护工程基本未发生破坏现象;导流明渠下段护脚工程发生了冲刷破坏,为了岸坡的整体稳定,应适当扩大守护宽度;导流明渠下游段的守护范围可适当下延。  相似文献   

17.
深厚淤泥基础上修建围堰,整体稳定依赖于淤泥的固结作用.采用插打塑料排水板方法对浓厚淤泥进行排水固结是经济实用手段.以广州港出海航道中疏浚土接纳围堰工程为例,阐述了淤泥力学指标,介绍了设计断面、稳定计算法,施工要求.提出了搞好施工的若干建议.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武桥水道碍航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桥水道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市市区,枯季因汉阳边滩突入江心航道过于弯曲而碍航,航道维护难度大。文章扼要介绍了该水道的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成因,分析了影响汉阳边滩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该水道初步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瓯江口中沙采沙对温州港航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水动力泥沙环境分析、中沙水域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航道泥沙淤积计算等手段对中沙有限量采沙对温州进出港主航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在中沙浅滩进行有限量的采沙基本不会对温州港进出港主航道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强  龚波 《水运工程》2014,(1):113-116
从裕溪口水道上段的航道自然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年份河床演变分析、航道尺度核查及水位统计分析,提出水道开放公用航道的可行性及开通方案,为水道后续开通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裕溪口水道上段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但该水道开通涉及芜湖长江大桥桥区通航环境改变,其开通可行性还需通过对大桥通航安全进行专题研究后确定。若开放为公用航道,可考虑将裕溪口水道上段航道维护尺度与下段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