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台阶,跃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六位.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同时在沪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与2014年相比,雅典入围前十,东京被淘汰出前十梯队.上海超越迪拜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正>专项资金的合理投入和使用,可以解决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也能借此丰富与完善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理论,为其他省市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参考意见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在上海发布。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10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中国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凭借其资源优势、配套优化措施和服务质量提升使其建设稳步推进在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7月19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推出的"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上海发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7》同日出炉。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综合实力排名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鹿特丹、东京、雅典,其中:亚太地区的上海、迪拜凭借自贸区创新驱动效应,排名实现战略性提升,分别跃升至第五位、第六位;经济增长疲软的欧洲地区受益于"一带一路"效  相似文献   

4.
<正>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在上海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中,亚洲占位五席,分别是新加坡、香港、上海、迪拜、釜山。中国的上海位列第六。除此之外,中国的青岛、宁波-舟山、天津、广州、大连、深圳、厦门也跻身国际航运中心行列。国际航运正在准备迎接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随着航运中心发展方式不断转型升级,航运服务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成  相似文献   

5.
数据     
《中国海事》2014,(7):3-3
75.7分 6月26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在上海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排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依次分别是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杜拜、上海、东京、  相似文献   

6.
<正>12月18日,上海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介绍了"十三五"期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孙建平表示,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进入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据消息,围绕"十三五"期间的目标,孙建平透露,已基本确定了十项主要任务,包括完成  相似文献   

7.
“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The Global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dex2010,GSCU在上海浦东发布,上海列在全球第5位。GSCI是世界现代航运史上编制发布的首份国际航运中心指数,也是按引领“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创新模式,对21世纪世界各国各、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全球竞争力强弱的考核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的航运业快速持续发展了6年时间,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不景气的下降周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进入萎缩期,国际航运运价指数一路暴跌,与国际贸易流量相伴而生的国际航运业开始进入冬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提出,无疑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必将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置入"加速助力器",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00.1万TEU,其中洋山深水港完成785万TEU,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t,同比增长1.8%。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航运融资、航运保险等业务在全球份额不足1%,相比伦敦各项业务基本20%以上的份额,差距巨大。单纯吞吐量的增长已经不能胜任港口在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上海应该在"硬实力"成果突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软实力"发展。加大航运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今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海事消息     
<正>2014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大事件揭晓近日,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华08上海总部联合评选出"201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大事件":1.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开建,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2.全球最大集装箱船"中海环球"轮首航上海港;3.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 000万人次;4.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中心、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等功能性机构接连落沪;5.启运港退税试点扩围,中资非五星旗船沿  相似文献   

10.
鲍沫西 《中国港口》2002,(10):36-36
<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逐渐建成,上海港口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兴起、发展,最终融入到世界现代物流的浪潮中去。 一、上海港口的发展为现代物流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1.航运中心的建设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实施“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必然需要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建设与国际航运枢纽港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化》2010,21(4):3-3
2009年3月8日,全球首份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GSCI)在上海发布。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上海位居第5,仅次于伦敦、东京、香港和纽约。编制该指数的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甘爱平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削弱了传统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而上海在航运能级分项指数上名列全球第1,发展势头超过伦敦、纽约等世界顶尖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正>严格来说,国际航航运中心只是个头衔和称号,甚至只是一种民间说法,没有指标可以考评和量化。要拥有这个头衔,除了相当的硬件条件,时日的累积与良好的软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已成或拟建国际航运中心,专家们如是说。德鲁里上海办公室运营一年有余。自从搬来上海后‘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概念一直被提起:公司刚到上海时正好碰上新华社指数中心调研开发"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各个航运会议上关于上海航运中心发展的议题,上海市政府以及中央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政策优惠。上海和其他国际海运中心比较,我们处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化》2010,21(4):F0003-F0003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航运交易所协办的“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于2010年3月24—25日在上海举办,逾500位来自海内外各界的人士出席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共设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展望、全球经济和贸易展望、航运市场、航运服务等5大专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可以理解为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价值。什么是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上海应该具备哪些配置能力?目前已经具备哪些配置能力?应重点培育哪些配置能力?这些问题关系到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向和推进的着力点,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正不断向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级阶段发展,向具有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功能要素的聚集和综合发展。航运业的三大要素船舶、船员和航运公司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要素,其中注册船舶的聚集是促进航运金融业、航运保险业和航运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注册船舶的集聚与船舶注册登记制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第一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的低碳金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爱平  庄崚 《中国水运》2010,334(6):12-13
<正>"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近期在上海发布,根据"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和"低碳智网型"评估世界660多家港口中50个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中国有10个城市进入全球50强之列:上海、天津、大连、广州、深圳、宁波、青岛、厦门,以及香港与高雄。国内航运中心在吞吐总量、集装箱吞吐量、空港货运量全球名列前茅,航运服务也高起点启动,但在低碳金融服务方面和其他国际航运中心有较大差距。那么什么是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如何做好金融服务都是理论界和业界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广州最新最热的城市定位,非"国际航运中心"莫属。在1月底的市委全会上,广州市委领导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这一目标。那么,广州离国际航运中心还有多远?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广州,还需要跨过几道坎一、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内建设实践国内最早实施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的城市为上海,1996年上海市启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最初想法主要是促进上海港发展,支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及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上海  相似文献   

19.
张洁 《中国港口》2010,(2):15-15,18
<正>宁波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重要一环,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超大型深水码头,进一步发挥和提升宁波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的优势。2009年,全球超大型巨轮挂靠宁波  相似文献   

20.
东亚经济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宗蓓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东亚是近几十年来经济贸易最活跃的地区。由于历史地缘上的原因,东亚经济发展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港口和航运的发展起轩重大的影响作用。今天,我们讨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