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120阀存在的列车管小减压量制动以后缓解波速低的问题;对120阀加速缓解作用的控制方式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验证;对加速缓解风缸容积的增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列车管小减压量制动后提高120阀缓解波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光君 《铁道车辆》2007,45(7):42-43
1故障统计笔者对太原北车辆段侯马北检修车间2006年2月—12月检修工作中发现的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问题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表2。2故障特征(1)抑制盘导杆与支架锈蚀严重,造成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作用不良或失效。(2)抑制盘、支架安装位置尺寸不符合规定,导致空气制动机在常用制动时制动缸压力过大(重车位)或者制动缸压力小(不保压)。(3)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连接管路人为堵塞,导致车辆在常用制动时空气制动机压力过大(呈重车位)。(4)比例阀、传感阀及垫安装不到位,造成制动缸活塞不缓解或缓解缓慢。(5)抑制盘六方触头与螺杆锈死,无法正常…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120型控制阀半自动缓解阀在充气时半自动缓解阀排气口排风不止的问题,对120型控制阀半自动缓解阀进行理论分析,在制动室对故障部位进行分解、检查、测量、导向孔通过试验,找出发生故障的具体部位和原因。结合日常检修实际,提出解决半自动缓解阀作用不良的整改措施,使半自动缓解阀的常见故障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根据空气流动理论和KZ1型控制阀(KZ1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使用KZ1阀的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对KZ1阀置于快速及普通位时单车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单车制动性能。对KZ1阀应用于时速160 km快速货车的列车制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可知,KZ1阀在快速位时的列车制动性能与104型控制阀接近,在普通位时与120型控制阀接近;KZ1阀在制动、紧急制动时性能较好,但是在缓解时波速过低,初步分析是由于副风缸容积过大所致。因此,使用KZ1阀的车辆与使用其他型号控制阀的车辆混编时,可能会发生缓解传播不连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概述 太原北车辆段现配属有X1K型集装箱平板车共1050余辆,配套使用了KZW-6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它与120阀匹配以使空重车制动率一致,具有缓解波速快,能减少车钩断钩、分离和轮对擦伤故障等优点,但随着运用时间的增加,它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C6传感阀故障增多,2002年1~7月份太原北车辆段共修理了609辆X1K型集装箱平板车,其中53辆就是因此而引起制动机缓解不良的故障.这一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刘补元 《铁道车辆》2000,38(6):33-35
X6B型集装箱专用平车空气制动系统采用120阀和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在做单车试验时,缓解感度达不到TB1492-83要求,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对货物列车中由于120阀缓解不良造成的制动抱闸故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120阀缓解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KZW型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可取代手动空重车转换机构,根据车辆载重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无级地调整制动缸的压力,明显减少车辆从空车位至重车位的不同载重状态下的制动率变化,从而有效地改善车辆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9.
C—4型传感阀故障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国卿 《铁道车辆》2001,39(9):43-44
2001年2月,C63、C63A型运用货车的C-4型传感阀发生多起故障,突出表现为:KZW-4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中的空车位不能有效地转换为重车位.为查找原因,笔者对134个C-4型故障传感阀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0.
对货物列车中的制动抱闸故障进行了分析,指出120阀缓解不良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探讨了120阀缓解不良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伟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104-109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列车管、制动缸、副风缸、加缓风缸等的空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仿真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制动系统中气体流动和阀内动作过程。该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最多4台机车组成的组合列车,不仅能仿真制动系统动态压力变化过程,而且其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制动距离的计算,并通过数据传送实现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程序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2.
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列车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方法定量分析了120阀的紧急阀III孔径、局减阀上的局减孔孔径、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孔径对单编万吨列车制动、缓解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紧急阀III孔径对列车的紧急制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该孔径在2.3~2.7 mm范围内能够保证在常用制动时不发生紧急作用,同时紧急作用也能正常发生,并且该孔径越大,其制动波速越慢,在紧急制动时,该孔径由2.35 mm增大到2.65 mm,其制动波速由283.2 m/s降低到244.2 m/s,降低了14.2%;局减阀上局减孔孔径对常用制动时的制动波速有明显的影响,孔径越大,其常用制动的制动波速越快,在减压100 kPa时,孔径为1.5 mm时比0.5 mm时制动波速增大了77.4%;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的大小对缓解波速有明显的影响,该孔径越大,缓解波速越快,在减压100 kPa之后缓解的过程中,随着该孔径由0.5 mm增大到1.5 mm,缓解波速增大了53.1%,小减压量制动后缓解时,该孔径大小对缓解波速影响较小。该结论为新阀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伟  刁亮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B10):142-145
基于F8型空气制动机的原理和空气流动理论,建立了使用F8型空气制动机的列车制动系统模型,开发出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的缸、管压力与制动距离,证明程序的正确性。并使用仿真程序对使用F8型空气制动机的快运货物列车进行制动性能分析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快运货物列车各种制动性能正常,紧急制动距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的有关规定,能够在规定距离内安全停车。F8型空气制动机可以作为快运货物列车的制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2013年一个年度的制动故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确认120阀是货车制动系统的风险点;对120阀导致制动故障的危险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消除120阀危险源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齐轨道装备公司)出口新西兰铁路货车装用的120AK型空气制动系统,并针对与西屋澳洲公司的WF阀混编时制动缸充、排气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对120AK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以下简称120AK阀)进行了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705试验台和新120试验台试验标准的等效性问题,使用120阀试验台仿真系统,对两种试验台的缓解阀通量试验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就通量试验的制动缸充气时间比较,705试验台标准较新120试验台标准更快,两个标准在较大范围内重叠,但是705试验台上制动缸充气时间在2.55 s以下的合格阀,在新120试验台上不合格,同时在新120试验台上制动缸充气时间介于3.09~4 s的合格阀,在705试验台上不合格。两种试验台的试验标准不完全等效,该工作为统一试验台的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重载列车制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我国 5 0年来为发展重载列车所做的努力 ,早期在使用蒸汽机车牵引时 ,曾进行了 12 0辆货车制动、缓解和充气时间的试验。 195 8年开始对货车单线电空制动机进行了研制和试验。随着大功率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发展 ,推动了重载列车的进步。从 1961年开始研制 10 3型空气分配阀到现今推广的 12 0型控制阀 ,为重载列车创造了条件。 1985年试验过空气同步制动装置和机车无线遥控同步操纵 ,这些研究和试验取得的资料 ,为发展重载列车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赵旭宝  姜岩  张军 《铁道学报》2012,34(4):39-46
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一直是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制动特性试验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仿真各种列车编组的纵向冲动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多机车不同步动作、列车中有可控列尾装置等使得试验基础上的制动特性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获得适用性更广的制动特性成为纵向动力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同步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消息机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列车驾驶指令。介绍列车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同步仿真基本原理,气体流动理论,列车管压强、缸内压强计算方法,机车牵引、动力制动,缓冲器特性、摩擦系数、纵向冲动等计算方法。仿真计算典型长大列车制动特性和纵向冲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仿真系统适合于模拟各种编组列车在各种线路运行过程中制动力与车钩力等重要参数,为制动系统和列车纵向冲动等研究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