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琦 《中国电动车》2014,(6):101-102
本文以某煤矿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为例,对其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概述丹东市水土流失现状,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四项治理途径,即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途径、蚕场砂化治理途径、小河道植物工程治理途径、城市水土流失治理途径。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静  曹君丽  杜娟 《公路》2007,(2):93-97
分析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机理,采用USLE数学模型法和类比法,以大饭铺至东胜公路为例,对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砒砂岩地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提出公路水土保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丹东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辽宁丹东水保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并通过丹东市的治理实践,提出了防治措施和科学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浅谈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包括监测范围、内容和监测方法,并具体阐述了2006年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过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状况随着工程的进行呈现逐渐变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简述了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水土保持的目标、措施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了水土保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生态学理论,针对公路穿过特殊生态环境区时,提出了用植被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三种生物学参数来定量分析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方法,同时,给了了给公路生态环境评价中水土流失面积的估算公式,以各参数调查玫确定原则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重点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对水土流失预测的研究现状,选择了位于西南土石山区108国道西攀高速公路在建路段的黄水互通式立交A匝道开挖边坡和K 11 100~K 11 210路段左侧的弃渣场进行了观测试验,通过15次降雨量和水土流失量的实测,经过降雨强度、各时段降雨动能、降雨总能量参数单因子和复合因子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试验区的天然降雨雨滴中数直径与雨强的对数关系和单位降雨强度与降雨动能的关系;初步提出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土壤流失预测中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公式、土壤可侵蚀因子值;修正了经验法中的加速侵蚀系数A值。  相似文献   

9.
类比法在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高速公路具有施工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强度大等特点。以重庆忠县至万州高速公路为例,运用类比法进行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研究,该方法还可为山区低等级公路及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在建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提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降雨因子对水土流失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在汉十高速公路上设置实验小区,用径流小区法进行了水土流失监测,并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水土流失量及降雨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研究了降雨因子与水土流失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结果从溅蚀和径流冲刷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抚顺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复盖坡面、缓截水势、蓄存水能、截排水流等措施以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阐述了绿色公路建设的理念和评价需求。因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预测量是考核绿色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本文重点探讨了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计算方法,并以济鱼高速公路为例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4.
杨丙龙 《路基工程》2011,(3):202-204
在对张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阐明了土壤类型,适宜生长的植物;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评定出项目所在地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处于三级水平,已达危险边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尽快恢复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工治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利用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必须遵循自然原则,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合理配置,以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产生的机理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公路建设中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文章分析了公路坡体产生水土流失的机理,对公路水土流失数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给出了公路行业实用的预测公式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草原地区公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赤通鲁高速公路及省道307线一级公路均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在公路施工及运营过程中,若施工方法不当或后期管理经营不善,都会影响草原的生态环境。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以防治思想为出发点,分析了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公路的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容易引起的生态问题,重点是水土流失,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将对草原的破坏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区辽宁省总面积为123107.63km2,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14%。由于黑土区土壤疏松、抗侵蚀能力弱,在降雨集中、过度垦殖、超载放牧、乱砍乱伐等外因作用下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据辽宁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该区水土流失面积33752.47km2,占东北黑土区辽宁省总面积的27.42%。东北黑土区开发历史悠久,已近百年,黑土层由初垦期的60~100cm,下降到现在的20~30cm,有的地方黑土流失殆尽,已露出成土母质,土壤有机质由初垦时的3~8%下降到现在的1~3%。因此,搞好搞好我省黑土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少杰  刘国东 《公路》2006,(10):128-134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南地区的4条高速公路为基础,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并积极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期搞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云南普炭公路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路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扰动,破坏地形地貌,自然植被消失,将会引起水土流失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本文以普炭(普者黑至炭房)公路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地质地貌及周边植物特性,阐述了普炭公路水土流失原因和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原则,针对普炭公路现状设计运用挡土墙工程、工程手段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植被复耕等水保与生态修复措施,为公路建设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及其周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