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元双公路为例,在分析工程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措施和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措施实施后,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取得了生态修复的目标。此研究结果对于山区公路建设中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8,(12)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更好地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植物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减少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借助GIS手段,结合影响植被生长的地貌、干燥度、土壤因素对新疆植被可恢复性进行区划,将新疆分为6个生态区和18个生态功能区,以期为植物措施的布设提供参考,便于按功能区的要求实施生态保护、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公路水土保持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66(6):371-374
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回填量大,破坏沿线地貌和植被,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打破自然景观协调性。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经破坏恢复难度极大,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工程沿线的生态成为公路建设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以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为例,总结了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公路工程水土保持设计和实践中的关键点和经验,认为通过优化工程设计、土石方综合调配利用、表层土壤和草甸剥离与保护、工程植物综合护坡等科学技术措施,能有效保护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这对于今后我国高海拔、高寒及民族地区公路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如何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防治公路工程的水土流失,探索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南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清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高速)工程为例,对南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和土壤侵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地控制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在青藏高原地区这种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开展,要求建设者十分注意路域生态修复和保护。该文基于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对穿越青藏高原门源仙米自然保护区的国道569曼德拉至大通高速公路NK-SG4标段路基工程开展了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实践。具体措施为:根据不同施工创面,采用排水沟和急流槽等水保措施及客土绿化和客土喷播等生态修复技术,使用冷地早熟禾、披碱草及星星草等植物搭配。施工后1年的效果表明:截水沟和急流槽等排水效果良好,坡面保持完整且无水土流失,创面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综合路基工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秸杆植物草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17,(1)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生态防护、环境修复技术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从秸杆植物草毯作为边坡防护措施的工程实践出发,重点研究秸杆植物草毯与传统边坡防护形式的植被恢复、水土侵蚀等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植物草毯相对于其他防护措施可减少水土流失30%以上,且植被恢复快、生长茂盛。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结合西部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根据山区公路建设的工程及地形特点,分析讨论了公路项目对沿线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对大气、水体和声环境的影响,以及隧道工程的生态影响等。并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提出阶段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飞李锐  杨勤科 《公路》2003,(8):148-152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大。基于4条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修建公路所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都远大于沿线的初始侵蚀量,弃土弃渣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是公路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主体。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公路建成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作用后,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经过一定时间,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与公路减少的水土流失达到平衡,公路开始发挥水土保持作用。一般来说,区域水土流失越严重,公路建设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也较短。  相似文献   

9.
京昆高速公路秦岭段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秦岭生态系统充分研究认识的基础上,对京昆高速公路秦岭段沿线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主要存在路侧及边坡裸露、弃渣场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动物通道和栖息地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针对各种问题的生态修复设计方案,以植物防护辅以工程防护,恢复公路越秦岭段沿线的生态环境,并为公路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公路大多为盘山或沿溪走向,为满足公路技术要求必须开山或架桥,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避免。因此如何维持原有生态平衡、恢复植被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着重阐述了运用工程和绿化相结合的手段解决北京山区公路建设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将生态平衡恢复到建设公路以前的水平或有所提高。增加公路经过地区的绿量,改善局地小气候,防治水土流失。防护公路,保证行车安全,为行旅提供舒适环境。提高公路沿线自然景观价值。弃渣边坡植被恢复,种植密度考虑近期和远期效果相结合,植物配置考虑乔灌木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绿叶植物和色叶植物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立体覆盖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寒湿地区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刘国东  蹇依 《公路》2007,(12):119-123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公路呈线形分布,在时间上与主体工程具有高度同一性。在对213国道郎川段(郎木寺至川主寺)所处的高寒地区进行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搞好高寒湿地区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高速公路建设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生态防护、环境修复技术研究意义重大,该文从秸杆草毯作为边坡防护措施的工程实践出发,重点对秸杆草毯与传统边坡防护形式的植被恢复、水土侵蚀等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秸杆草毯相对于其他防护可减少水土流失30%以上,且植被恢复快而生长茂盛。  相似文献   

13.
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山区公路施工、营运期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与措施,并对国内外公路建设生态保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陈淑玲 《交通科技》2009,(Z1):144-146
从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噪声污染及防范水质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公路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并介绍了廊涿高速公路永定河特大桥采取的环保措施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并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工程和植物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6.
机场建设项目是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大工程。由于此类项目工程量巨大,对当地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责任重大。山岭重丘区机场所处地形特殊,使得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面临诸多特殊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地处于山岭重丘区的福建三明沙县机场为例,采用资料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项目和项目区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利用类比侵蚀模数法对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我们发现沙县机场具有高填深挖、土石方工程量大、扰动土地面积大、表土剥离防护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其建设期间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排水导流、边坡防护、表土剥离及植被恢复等措施,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防治效果预测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机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本文对沙县机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这将为同类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流失方式和流失规律,对于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地区多条高速公路边坡表土及新开挖边坡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取样分析,结合目前生态公路建设中边坡植物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提出了边坡防护中土壤改良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目前公路边坡建设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各营养养分特性以及边坡防护植物的营养需求、生长特性等多方面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与对策,为边坡植被提供一个长效、营养结构合理的土壤结构层,以保证边坡生态防护的持久性以及可持续性,同时对广东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高速公路的边坡生态防护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工治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利用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必须遵循自然原则,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合理配置,以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云南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扩大,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扰动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对这些被扰动的自然生态和植被进行恢复和重建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总结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罗富高速公路为试点,研究探讨了科学构建高速公路生物防护体系的问题,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效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力求将高速公路建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廊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