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铁路沿线小站华为接入网设备的内置环境监控单元无法对非标准协议开关电源进行监控.对两者的监控原理进行分析,采用数字量接口对电源监视的解决方案,结合工程实际介绍实现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轻轨车网络监控系统软硬件平台,详细说明了CANopen主控设备和从设备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利用CANalyzer软件分析CANopen网络数据流,最终验证了设计开发的轻轨车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令牌环网络拓扑结构的地铁电动客车网络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城市轨道车辆控制的主要方案之一,该系统将车辆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信息通过网络连接的终端融合在一起,便于设备控制、维护和司机操作。本文介绍基于ARCnet网络技术以及令牌环传输协议的网络监控技术,最后介绍地铁电动客车的网络基本构成和节点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监控系统的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两种设备的性能,并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自动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项目为例,介绍了基于DDC和PLC的两种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技术方案。认为互联互通的关键点在于系统中的产品是否采用了同一种通信协议,或者是否有合适的网关设备进行不同协议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信号融合现场总线及以太网技术使得铁路系统更加智能、高速和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络与PROFIBUS-DP工业现场总线的通信系统,实现对铁路信号设备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史和网络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广深线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系统论述了广深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典型系统构成和网络组成形式,并重点介绍了铁路监控系统中心设备、监控终端设备、车站设备和前端设备以及区间视频监控的工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发车指示器是地铁运营的辅助设备,是司机行车的重要依据之一。发车指示器主要是从列车自动监控(ATS)子系统接收发车时刻、扣车等相关行车信息后在显示屏上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显示。目前发车指示器系统和ATS子系统的通信接口协议主要有串口(RS232/RS422/RS485)、标准的TCP/IP网络、Modbus、Profibus。提出了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发车指示器,并介绍了该设备的结构、接口、功能及软件架构。  相似文献   

8.
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产生的运营信息安全可靠地存储起来,以备需要时调看和下载,是地铁信号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服务器外接磁盘阵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信息保存模式,为此根据用户存储需求和技术协议,设计存储单元、选择设备,以及测试和验证,介绍存储单元设计与实施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综合监控系统应用中的工业协议,对目前在处理不同协议间数据转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元数据映射机制进行不同协议数据转换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设计实现了OPC协议与Modbus协议转换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信号设备维护的现状,分析列车运行监控系统中的数据校核在信号设备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列车运行监控视频采集系统开发、应用的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监测子系统数据处理量大,尤其是大量的模拟量数据加重了监测机的通信负担,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智能通信单元来分担监测机的通信开销。本文所设计的通信单元有A、B二种制式,可将每个站场的模拟量信息打包上传给监测机。目前,该通信单元已在多个车站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轨道交通杂散电流有线监测系统建设复杂、成本高、影响美观等缺点,提出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有轨电车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分析对比无线网络监测系统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对系统整体结构设计、通信方式的选择、主要设备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监测系统由监测终端、区间监测子站和监测管理中心3个层次组成,监测终端与区间监测子站之间采用ZigBee无线网络通信,实现监测数据的上报;区间监测子站与监测管理中心之间通过GPRS网络通信,实现区间数据的发送和控制指令的接收。经现场实验验证,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监测数据与有线监测系统得到的数据基本一致,系统通信稳定,可满足监测杂散电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伴随全电子联锁系统的推广应用,针对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及时有效进行设备维护的需求,结合全电子联锁系统执行单元特点并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从系统软硬件两方面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在交互通信时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存在遭受窃取、伪造等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系统通信数据的加密模型并优化了密钥更新算法。系统测试、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全电子联锁系统设备并将设备状态或故障信息安全传输和显示于用户终端,提出的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能够有效地保障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系统设计能够满足铁路安全运营和维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分析地铁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需监测的数据及监测的作用.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杂散电流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系统采用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由参比电极、道床收集网测试端子、高架桥梁收集网测试端子、隧道收集网测试端子、智能传感器、通信电缆、数据通信转接器、PC机管理系统等构成,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处理,实现了实时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载设备和部件的实时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由检测终端、车载无线网络、远程服务器组成的车辆及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和HTTP等网络通信协议,实现对温度、位置等多种传感参数的实时无线远程检测和监测,以及数据存储和智能处理等功能。该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成功应用表明:有效数据成功传输比例与车辆Wi-Fi网络覆盖情况及运行线路的移动通信信号状况均成正相关;车辆实时定位功能满足了车辆监控管理需求;车辆走行部温度监测,实现了走行部部件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告警预警等功能,提高了车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监控量测作为确保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尤为重要。基于蓝牙无线通信、移动通信、数据库等信息化手段,同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监测的具体特点,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监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监测作业流程作业项目的全覆盖,形成了“采集—运算—处理—分析—预警—消警”的闭合环路,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即时性,为推动工程项目的溯源化管理、无纸化监测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在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的推广运用,表明运用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监测水平,降低了监测成本,也规范了监测单位的作业行为,保障了监测数据能够更为有效地指导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17.
介绍CBTC城轨列控系统接口的监测方法.重点分析如何利用交换机端口映射机制来采集CBTC系统设备彼此之间的以太网接口数据,如何解析、解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介绍的方法构造的CBTC列控系统接口监测系统能正确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既能帮助用户实时查看CBTC列控系统各接口的通信情况,也能帮助用户分析各接口数据,定位通信故障原因.适合在CBTC实验室以及实际运营线路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8.
青岛地铁11号线采用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ATS系统作为一个综合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平台,以通信前置机作为通信枢纽,与时钟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广播系统、综合监控系统、无线系统等实现接口。现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数据,采用UltraEdit文本编辑工具对通信前置机的日志进行检索、分析,通过系统后台的日志分析,便于日后信号维护人员对设备故障点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地铁安全运营,解决道岔在现有条件下监测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维护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设计基于Web的道岔裂纹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地铁道岔裂纹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远程监测等功能。采用UDP无连接通信技术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分析使用WCF数据交换通信接口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功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功率谱密度图分析声发射信号,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多路采集的信号中是否存在裂纹信号,从而判断所监测的道岔部件是否产生裂纹。系统已在地铁正线上运行良好,所检测结果与后期人工探伤所得结论一致,监测结果可为维修策略制定提供依据,保障地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部分城市地铁车载设备由车载控制器(CC)和列车管理系统(TMS)组成.由于TMS常常显示CC通信状态误报警信息,给设备维护带来麻烦,容易延误设备维修时机.为此,提出一种监测地铁CC和TMS通信的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并记录CC和TMS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且能够离线图形化解析监测数据,方便设备维护人员找出问题原因.该系统目前已成功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