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舱段模型的大开口甲板结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大开口舱段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对比分析3种计算模型位移载荷作用下第1层甲板纵骨轴向应力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应力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均匀性,采用双层板架模型或立体舱段模型能获得较准确的纵骨轴向应力分布.同时,分析2种基于稳定性要求的大开口甲板纵骨设计理念的优劣.为合理利用结构材料,均衡各区域纵骨的稳定性储备,建议在设计甲板纵骨时要考虑大开口甲板纵骨轴向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董华富  刘集善 《造船技术》1992,(3):18-20,47
本文介绍了船体肋骨、纵骨采用“逆直线”法弯曲的工艺。采用此法,可取消传统的1:1样台放样,为缩短造船周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船舶下水底部局部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下水过程是一个瞬时受力变化复杂的过程。本文利用有限元法(FEM)对一化化学品/成品油船的下水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船体结构中疲劳裂纹的分析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船舶在不同的船龄阶段 ,在船体结构上出现疲劳裂纹 ,特别是在船底、舷侧纵骨中较为突出。文章从实践出发 ,对发生在船体结构中的疲劳裂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找出了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纵骨在潜艇耐压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加设纵骨的潜艇耐压结构的力学性质,论述了这类结构在潜艇耐压结构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说明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类结构,制定相应结构设计计算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船底纵骨受力的计算图式,对纵骨架式双壳船的船体结构中船底纵骨强度校核分析,得出了在设计中需综合考虑构件的局部强度和总纵强度的影响,从而避免因构件强度不足引起的船体结构损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纵骨经数放求得加工信息后,在一般火工平台上,用简易加工工具及水火弯板工艺即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扭曲形状,而毋需使用样箱或活络模架。  相似文献   

8.
纵骨式全实肋板耐压液舱的纵骨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斌  陈强  马骋  徐云椿 《舰船科学技术》2004,26(2):19-20,28
对潜艇纵骨式耐压液舱的纵骨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时从纵骨实际情况出发,按刚性固定在弹性基座上的弹性基础梁对纵骨进行计算,因而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8530TEU集装箱船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海运(集团)公司建造的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本文介绍了8530TEU集装箱船结构的前期开发和相关准备工作,并就应用德国劳氏船级社(GL)的POSEIDON程序对该船进行的结构规范计算(主要是船体纵向构件的规范计算)作了简要介绍,提供了结构规范计算的部分结果,以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长期系泊于定位海域,在服役期内没有进坞维修的可能。而在这个过程中,其船体结构承受不间断的交替变化的载荷,再加上高强度钢的广泛使用,使其疲劳破坏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其疲劳设计更为严格。本文以一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为例,选取了典型剖面,采用简化的计算法进行纵骨的疲劳分析,给出了纵骨疲劳寿命计算的基本过程并且对船体结构中几种常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纵骨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肘板软趾对疲劳寿命影响很大,从而找出最佳的端部节点连接形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船舶使用周期不断缩短的严重现象出发,提出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应把船体结构的骨架形式作为一个设计变量来加以研究,作者分析了船舶的首产锈蚀与船舶的结构形式,首部的形状(线型)、构件的强度等之间的关系;指出:船壳出现“瘦马形”之地段,都是锈蚀严重之地;内应力大(或高应力)的地方,其锈蚀就特别严重,产生集中应力的构件必然会锈块斑斑。本文通过滚装船首部的纵骨架式和横骨架式两种设计形式的比较,前者构件不仅轻了28.4%,并能抵抗船首“瘦马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着重讲述三个问题;一是下层甲板边板上最外边一根纵骨与外板之间应设置横向骨材,以提高舰艇撞击能力,二是外板上的纵骨(球扁钢)钢头应向上,便于流水和施工;三是内底边板上的纵骨应设置在内底边板上的纵骨应设置在内底边板上面,便于施工,增强内底边板的强度,牢固地连接肋骨的下端。  相似文献   

13.
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腹板焊接型切口结构的应力分布,并进行了静载压缩(三点弯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腹板焊接型切口,只在切口处加补板与只在切口下端加防挠材这两种纵骨通孔抗裂纹强度相当,为造船生产中合理、经济地选用纵骨通孔加强形式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方军 《国外舰船工程》2003,(9):20-22,43
碰撞产生的冲击裁荷对船体结构的响应研究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因为这种意外情况被认为是舰船损毁、人员伤亡、污染以及其他对环境产生威胁的事故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来说,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碰撞现象。在此基础上,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船体抗碰撞和搁浅的能力,而不需要增加很多的费用和重量。介绍一种抗碰撞的舷侧外板结构设计方案,大尺寸模型试验证实了这种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船体纵骨的热点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志飞  吴剑国  詹志鹄 《船舶》2010,21(3):11-15
运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对典型船舶纵向构件进行了热点应力分析,讨论了4种不同因素对节点热点处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并总结了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大连造船厂建造的六万吨级油船船体结构型式是纵构架式,其舭部区域的纵骨(非平行舯体部分)是扭曲的。象这样的纵骨扭曲加工在过去建造的船舶中还从来遇到过。扭曲纵骨的尺寸为:■(495×12)/(150×15),长度近12m。为了确保按期保质完成纵骨扭曲的加工任务,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和试验,选定了最佳加工方法和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给出了潜艇全实肋板带纵骨式耐压液舱结构应力分布规律,指出了在这种结构中的应力存在着明显的非轴对称特性,说明了局部加厚耐压船体壳板可明显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在耐压船体上加设纵骨对地降低轴向弯曲应力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HCSR规范纵骨穿越孔处热点位置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家驹  李辉  任慧龙  李旭 《中国水运》2014,(3):95-96,99
文中基于1型散货船,根据规范要求建立典型的纵骨穿越孔有限元模型并进行64个工况加载计算,得出了该位置各热点的疲劳寿命,从而筛选出该位置处在其他船型计算中所需选择的热点位置,为正在修订的HCSR规范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