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建集包线与既有线构成四线格局,形成大能力客货运输通道,对加快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区际间的客货交流,大幅度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铁路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运输组织角度分析集包通道能力和功能定位,就实施客货分流、优化和加强运输组织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京包兰通道是我国北部路网主通道,其集包段还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既有线运输能力日趋饱和亟需改造,集包铁路通道运输需求的特征为客运快速、货运大能力,新建集包三四线不仅提高了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而且完善了路网结构,意义重大。从京包兰铁路通道功能定位的分析入手,依据客货运输需求分析确定集宁至包头段通道建设目标,进一步研究新建线与既有线的运输分工方案,根据运输分工方案来确定新线的建设标准,提出三大运输分工方案,即新建客专、货专、客货共线铁路,新线与既有线分工协作共同承担通道客货运输需求,从运输能力及运输质量、工程投资及经济性、施工干扰、建设时机及工期、路网发展、运输组织灵活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新建线按照客货共线标准建设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京广线作为我国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在客货运输中起着国民经济大动脉作用,而位于京广线中段的郑州至武汉间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消除郑州至武汉间仅存的两个限速区段,提高郑武全段乃至京广全线的通过能力及客货列车运行速度,进一步适应客货运输的发展需求,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郑州至武汉间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改造之后仍然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运输能力紧张,运输数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及运行速度偏低,运输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论证消除限速区段的必要性;通过对两个限速区段改造方案的研究,论证消除限速区段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消除郑州至武汉间孟庙——人和站南及长台关——陈家河间两个限速区段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研究结论:消除孟庙——人和站南限速区段对长台关——陈家河段同时实施落坡及提速改线工程,既能满足郑州至武汉间全段客车提速的要求,也能适应既有线未来大量货物列车的运输需求,宜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4.
北(安)黑(河)铁路作为中俄边境口岸黑河市与省会哈尔滨沟通的唯一铁路通道,现状运输质量差,运输能力小,安全隐患多,不能满足研究年度客货运输需求,亟需进行提速扩能改造。北黑铁路既有线改造后,将承担快速铁路功能,故首先研究了100 km/h、120 km/h、160 km/h、200 km/h四种提速方案,从工程投资、路网协调性、运输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采用了单线160 km/h提速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加站、电化改造、延长到发线、提高牵引质量等扩能方案,经研究,推荐在加站、电化改造(初期内燃过渡)的基础上,采用到发线有效长650 m预留1 050 m、牵引质量3 000 t预留5 000 t方案。  相似文献   

5.
青藏线格拉段是西藏自治区对外铁路货物运输的主通道,目前,青藏线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完工,线路输送能力可适应至2025年。随着西藏自治区同内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迅猛增长,格拉段运输能力难以满足未来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需求,需提高其线路运输能力。结合既有铁路的运营现状及近、远期预测客货运量,对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进行研究,采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对内燃牵引扩能和电气化改建扩能两大方案进行定性及定量比选论证,推荐采用满足运输需求、提高运输质量、节约运输成本、同时避免远期延长到发线工程对既有线运营造成再次干扰的电化方案。研究可为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确定合理的改造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今后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模式,分析提高轴重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我国重载运输应采取既有普速路网的强化改造和合理规划新建重载线路的措施,以提高整体重载运输能力;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应重点研究运输能力匹配和运力布局,加快开展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技术、牵引制动控制技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大能力煤运通道新建技术、重载轮轨关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采用设备状态检测与监测技术、预防性线路维修等技术来全面提升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结合陕西省"十一五"规划,陕西铁路将按照扩大路网规模、提高干线运能、强化枢纽功能、提高运输效能的要求,实现点线能力协调。在陕西铁路东通路能力紧张的状况下,建成包西铁路和西平铁路,解决陕西煤炭和能源化工产品的外运通道;对侯西线进行电气化扩能改造,提高通道能力;增建西康二线、宁西二线,完善路网结构,消除运输"瓶颈",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运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铁路现代化的改造内容,提出在繁忙干线要实现以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电气化改造为核心的中等水平现代化。并进一步对三种牵引动力作了技术经济比较。从电气化改造的最佳时机和北京——郑州区段具备的有利条件分析,建议尽快安排该区段电气化改造计划,以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从路网构成、运营概况、路网规划3个方面阐述辽西路网概况,提出辽西路网存在既有线路多为内燃牵引、部分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的薄弱环节。通过对主要客货流流向和相关路网客货运量预测辽西路网的客货运量,分析辽西路网电气化改造工程的适应性:适应国家能源发展政策,适应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京沪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主骨架,是世界最繁忙的铁路运输干线之一。为实施国家能源战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运输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推进东部地区铁路干线电气化成网,实施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国家决定对京沪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根据京沪铁路的现状特点,结合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总体部署,按照铁路《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的要求,对京沪线电气化工程、200km/h提速改造工程、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设计、信号配套改造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以及设计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目前已经成为各大城市轨道交通不可或缺的交通形式,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地铁同国铁、高铁、公路、航空等交通模式的联系也愈发密切,有必要对地铁与高铁车站及各种交通模式的接驳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区域交通枢纽的立体化发展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研究结论: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的实际工程———地铁太原南站为例,阐述了地铁车站与高铁车站交通组织流线采用地下中央换乘大厅集中进行换乘,使高铁、地铁、停车、商业、广场各流线之间畅通无阻,同时对地铁穿越太原南站地下工程区间特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建议该段采用盾构法施工。最终展望了太原南站区域交通枢纽将带动城市副中心商圈发展,成为典型的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发展的引领模式。  相似文献   

12.
解巍 《铁道工程学报》2012,(8):81-83,88
研究目的:上世纪京九铁路建设的同时,沿线一些企业利用该干线通道修建了运输专用线,近年京九铁路又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为确保安全,必须消除干线对专用线区域范围可能产生的电火花影响,因而要对专用线进行电磁防护。研究结论:在装卸作业区中,采用扁钢将鹤管及装卸钢栈桥的首末端及中间处,与其两旁的铁路钢轨之间相连接,安装均压装置作等电位跨接并接地;在专用线铁路中,在铁路钢轨上设置两组钢轨绝缘,并设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本文笔者结合京九铁路广东段电气化改造设计的实际经验与体会来阐述电磁防护措施,对类似的情况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我国铁路既有线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电能质量不高的问题。成因之一就是电网容量较小,负荷中铁路比重过大。因此,改善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当前亟等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宜万线的情况,通过分析我国牵引变电所在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方面采取的各种方案,得出了适合宜万线的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方案。研究结果:宜万线牵引变电所采用可控补偿电抗器方案虽然能自动跟踪系统进行无功补偿,且设备简单、可靠,但存在产生谐波电流、噪音较大、损耗大的缺点。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方案,变电所需投资180万元。若采用固定滤波器(FC) 晶闸管调节电抗器(TCR)方案,牵引变电所需投资195万元。研究结论:TSC方案只能提供分级的容性无功率,其分组越多,滤波效果越差。而TCR FC型的SVC方案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宜万线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为了实现高速度、高舒适度、高安全性的目标,客运专线对影响铁路平顺性的轨道几何尺寸和 定位精度,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客运专线施工坐标系,作为铁路线路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维修的测 量定位基准系统,其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投影变形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将对铁路工程建设质鼍产生直接影 响。传统的Ⅰ级铁路直接采用国家统一3°带坐标系,作为铁路线路施工坐标系的方案,已经不适应客运专线建 设标准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并合理选定客运专线施工坐标系方案,有效控制投影变形对工程的影 响,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 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投影变形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满足客运专线2.5 cm/km投影变形要求的区域 变化趋势分析,研讨了以铁路线路变坡点的国家统-3°带坐标和路肩设计高程为基本参数,设计客运专线施工 坐标系的方法。 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在铁路线路ym-Hm断面趋势不同的条件下,客运专线线路施工坐标直接采用国家统 -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或设计采用抵偿投影面的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任意带 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抵偿高程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四种设计方案。 研究结论:研究得出的客运专线线路施工坐标系方案,达到了有效控制了投影变形对客运专线工程影响的 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武汉2049年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绘制了武汉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再到培育世界城市的宏伟路线图,对极具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武汉及周边区域铁路规划建设衍生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全国快速路网结构、提升武汉路网支撑功能,更好地指导、协调铁路建设和城市发展,通过对武汉区域路网现状、规划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以"系统整合区域路网资源、合理构建路网干线通道"为基础,站在更高视角开创性地提出在武汉周边规划建设京广、京九、兰福、沪汉蓉、甬汉蓉、鲁桂昆等12条放射状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及新增2处过长江铁路通道、客运系统按"四主两辅"布局的武汉枢纽总图规划调整方案。里程碑式的路网构架、前瞻性的总图布局,必将日益奠定武汉"高铁天元"的路网根基,引导武汉未来较长时期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随着大批客运专线相继投入运营,既有线的运输能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对既有铁路进行有计划、有选择的技术改造,开行重载列车,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条件,节约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线路输送能力,提高铁路劳动生产率,降低货物运输成本.研究结论:本文阐述了我国重载路网的发展规划情况,提出了重载运输通道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以铁路部门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线路通过能力和投资金额上限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径路的重载线路投资决策与货流分配模型,并介绍求解方法.本模型的建立使重载化改造的决策依据由定性化转为定量化,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长沙枢纽承担着中南地区的客、货流运输,在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沪昆客运专线在长沙枢纽内的线路走向直接影响着长沙地区的交通及经济发展。通过对工程投资、客运效果、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预留工程的合理利用研究与分析,提出一个合理的线路引入方案。研究结论:沪昆客运专线引入长沙枢纽的线路方案有长沙南站北进南出方案、设长株潭站方案、株洲西站南进北出方案3个方案可选。经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从工程投资、客运效果、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对预留工程的合理利用4个方面的分析,最终确定沪昆客运专线引入长沙枢纽采用长沙南站北进南出方案。引入方案的合理选择,既满足了城市发展规划和铁路运输的需求,又节约了工程投资,同时也保证了杭长客运专线的顺利开工。  相似文献   

18.
以京九线北京铁路局管辖区段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繁忙干线、复杂线路(枢纽地区)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调度指挥特点,归纳总结运输生产组织规律,探讨分散自律系统装备京九线运输组织方案,减轻调度员的劳动强度,以提高调度指挥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整体运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轨道交通》2008,(9):66-66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5年-2020年):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将达到18万公里。加上既有线提速,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青连铁路是一条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和港口集疏运功能的干线铁路,速度目标值为200km/h,其旅客运输组织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既有客货混跑模式,也有别于纯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如何合理确定青连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是影响青连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研究结论:从旅行时间节省、能力利用均衡和动车组购置费等方面,经比较分析各种运输组织模式的适应性后,确定青连铁路性质为是以客运为主的客货混跑铁路,旅客列车采用动车组与普速旅客列车相结合的运输组织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了青连铁路的线路能力,极大满足了不同的客流需求,也兼顾了部分货物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