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价一路狂降,消费者依然持币待购。2004车市遭遇“滑铁卢”,“井喷”时代的风光一去不复还。展望业已拉开序幕的2005车市,复苏的势头是否已现端倪?且不论业界如何预言,让我们从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进行的“您如何看待2005车市”的热点调查中,看看消费者如何评价?此次调查共收回234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46份。  相似文献   

2.
文龙 《汽车导购》2004,(11):58-59
“降价”是车市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车价什么时候还降?我该什么时候出手?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消费者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频繁的降价让中国车市的价格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与汽车越来越近。有人预计2005年年初中高级轿车将率先与国际接轨;有人预计2005年进口车的车价会大跌,并给中国的高级轿车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也有人预计10万元将成为家用轿车最集中的区间。2005年各大汽车生产厂仍然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的车市究竟如何?各档次车型会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从2004年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上能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3.
向阳 《时代汽车》2005,(1):49-51
临近年关岁尾,200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然没有了悬念,在经历了2002年“井喷”、2003年高歌猛进后,中国车市在2004年忽然打了个“结”,一下子跌入冰点。连续半年多的市场低迷,车价的一落再落,最终几乎摧毁了市场的信心,让车厂和消费者的神经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今年持续低迷已成定局。2004年是中国汽车企业初尝市场严酷滋味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葛钧  黄刚 《轿车情报》2005,(9):76-78
CR—V手动档车型选择了第三届长春国际汽车博展会正式亮相.东风本田的总经理尾崎满先生.副总刘洪先生的到场,也证明了刘CR-V手动档车型的重视。CR—V从2004年5月开始进入市场.2005年5月的改款.到现在手动档车型的推出.完善了产品系列.也满足更加多的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龙 《汽车导购》2005,(5):58-61
从2005年1月1日起,进口车关税从2004年的34.2%(3L以下)和37.6%(3L以上)降到了30%。但是进口车的价格并没有随着关税的降低而下降,一些车型反而出现了小幅的反弹。在春节前.很多消费者都想买辆车过年,车市的整体销售势头看好.进口车市场也同样火爆,销售旺盛.车价升高让进口车经销商迎来了久违的喜悦。进口车价格的具体上涨时间是从1月中旬开始的,丰田佳美2.4L从2004年最低32.5万元涨到了33.5万元,日系车型中的普拉多.丰田大霸王的平均涨幅也达到了1万元,韩系车型和宝马、奔驰等德系车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进口车的价格为什么会上涨?进口车经销商的春天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井喷”、2003年高歌猛进之后,忽然打了个“结”,一下子跌入冰点。连续半年多的市场低迷,车价的一落再落,最终几乎摧毁了汽车市场的信心,这让汽车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神经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2004年汽车市场的持续低迷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7.
马爽 《汽车情报》2005,(8):30-32
2005年第1个月,国内汽车市场一改200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的销售颓势,出现了市场久违的汽车产销两旺局面,令悲观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的无数权威专家大跌眼镜。节前各地汽车市场熙熙攘攘的购车人群,经销商脸上绽开的笑容,都预示着2005年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开门红。据统计,2005年1月份,国内汽车产量为406270辆,同比增长35.39%,  相似文献   

8.
《汽车导购》2006,(2):22-28
年底既是2005年全年车价的最低点,又赶上消费者要买车过年的好机会.车市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火的时候。经销商为降价促销忙得不亦乐乎,消费者大规模的集中购车还导致了部分车型出现了断货,消费者不得不排起了长队。厂家在年底也最忙碌,一边向经销商返点,一边通过压货来清理库存,同时也要做好下一年的预算,汽车类媒体就更加闲不住了,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年度车型评选”.  相似文献   

9.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6):29-29
5月的车市可以说稳中有升,丰田皇冠和长安铃木雨燕等新车型的出现无疑为开始升温的汽车市场添了几把火,很多热销车型的优惠幅度也比以前降低了不少。但现在还没出手的消费者也不用桓心,目前车价小幅上升是一些汽车厂家因为调整或检测生产线等原因而降低了月产量。国内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车价还将继续走低,但速度已开始放缓。  相似文献   

10.
6月我国国产汽车销售38万辆,其中轿车16.73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7.25%、4.83%,是2004年以来增长最低的月度。我国汽车市场销售增长大幅度滑落、汽车市场冷寂的原因:老百姓收入低于其他国家,而至今多数车型的车价之高列“世界前茅”停车位少停车费贵,  相似文献   

11.
每周要闻     
刚刚进入2005年,中国高档汽车市场就开始风起云涌,价格战此起彼伏,中国高档汽车的消费者不得不在2005年初即开始更加理性地审视中国汽车市场新一年的新格局。沃尔沃汽车公司将在2005年如何看待并参与新格局下的竞争,自然成为了备受业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众多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发来的询问,刚刚被评为“2004中国管理100人”的沃尔沃汽车公司中国区总裁王荣祥先生表示,沃尔沃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车市是在业内的一片“低迷”声中结束的。而从2004年已经买了车或者打算在今年年初买车的消费者来说,除了刚刚出手车价跟着再次下降有点让人心里“不爽”以外,不断下跌的车价肯定让更多的人开始计划买辆车来开开。事实上,在世界车市近年来只有一位数的增长率的情况下,中国车市能够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实在让全球所有的汽车业巨头看着眼热。  相似文献   

13.
长空 《汽车导购》2005,(5):62-65
谈到已经过去的“2004年”,对于许多经销商来说只能用“不堪回首、心有余悸”来形容,同“井喷的2003年”相比,汽车消费市场可以说已经冷到了最低点,价格在不断下跌的过程中似乎总也找不到所需的“制动点”。面对这种状况。生产厂家也好、经销商也好,“如何在2005年扭转形势,重新调动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都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当然也是层出不穷。岁末年初,国外汽车市场重要的促销手段——“贴息贷款”悄然来到了国人身边。  相似文献   

14.
在过二十多天,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农历春节了。回首充满挑战的2004年,我们感慨万千1200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然没有了悬念,在经历了2002年“井喷”、2003年高歌猛进后,中国车市在2004年忽然打了个“急刹车”,一下了跌入冰点。连续半年多的市场低迹,车价的一落再落,最终几乎摧毁了市场的信心。这让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神经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今年持续低迷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装公司近几年来。在全球发展迅速。从2001年销售额192.03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销售额281.604亿美元,利润从2001年5.783亿美元增长到14.984亿美元。在全球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从2004年第四位跃升到2005年第二位。2006年11月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本刊记者采访了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山田升先生。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由于年初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几乎所有厂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汽车市场究竟如何?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依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30.96万辆和126.66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87%,销量同比下降1.16%。在销量下降的同时,汽车制造业利润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海通证券分析师胡松预计,2005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将从2003年的8.6%、2004年的6.6%继续下滑到4%左右。中国汽车工业似乎步人了一个艰难发展的阶段,正面临着诸多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05,(4):72-73
回顾过去的2004年,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在整车销售速度放缓的情势下,汽车用品持续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一支生力军。进入2005年,汽车用品是否依然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行业格局又会有那些变化?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展会负责人、2005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暨首届国际改装车展览会负责人谢宇先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国产轿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导购》2005,(6):17-30
相比2004年来说,2005年上半年的车市显得平淡了许多,新上市和要上市的车型不少,但是并没有出现消费者所盼望的车型大规模降价,反倒有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通过推出“2005款车型”将价格提了起来,这使等待价格下滑的消费者增多,轿车的同比销量下降了不少。  相似文献   

20.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丰收;而2005 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但商用车市场则开始低迷,根据最新统计.2005年载货车累计销售同比微跌0.59%.其中重货销量出现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且同比降幅高达33.19%。作为商用车市场争夺的焦点.重货行业怎么了,2006年市场将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