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路基工程》2005,(4):58-58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青藏铁路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为确保青藏铁路今年10月全线贯通,明年7月1日试运营的目标,今年计划投资55亿元人民币。将用于青藏铁路全部站前工程的完成,铺轨架梁的全线贯通,站后工程全面推进,质量环保再创佳绩等项目上。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决战年,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2.
《路基工程》2006,(4):72-72
为表彰奖励在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个人,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国家和铁道部有关科技成果管理及奖励的规定,铁道部制定并下发《青藏铁路科技成果专项奖励办法》和《青藏铁路科技成果评审和鉴定办法》,专项表彰和奖励青藏铁路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3.
《路基工程》2005,(4):23-23
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工程师大会“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论坛”上表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现已攻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高原铁路建设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1):111-111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世界性三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寒缺氧等问题。青藏铁路自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我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等冻土层保护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十分有效,冻土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路基工程》2006,(1):72-72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标志着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15,(1):8
<正>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继2014年12月25日下行线正式通车后,28日上行线亦通车投运。至此,自2007年11月开工建设起,历时8年的浩大工程宣布竣工运营。这意味着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已实现全线双线电气化,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新关角隧道最高海拔3 497.45 m,全长32.645 km,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二线控制性工程。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的关角山,青藏铁路天棚站至察汗诺站之间,设计时速160 km。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试运营。历时半个世纪,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圆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中央决策建设青藏铁路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6年开始,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开始对从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km线路进行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其后由于各种原因项目停停建建。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km,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m以上的路段960km,多年冻土地段550km,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m,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因挑战了人类的各种能力极限而举世瞩目。人们称其为“天路”,因为它是距离上苍最近的路。在庆祝青藏铁路通车之际,编发下文,以纪念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国产重型卡车企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青藏铁路那段难忘的岁月。——编者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这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带铁路,也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之一。而为修建“天路”立下汗马功劳的工程车辆也经受了同样严峻的挑战。北方奔驰公司高原型2631K自卸车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适应性,成为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0,(5):502-502
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设动员大会2010年9月26日在拉萨举行。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会上宣布,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工建设。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简称拉日铁路)是青藏铁路延伸线,全长253km,东起拉萨站,途径堆龙德庆、曲水、尼木、仁布、白朗县后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设计标准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预留电气化条件,其中桥隧总长115km,占线路总长的45.7%,曲线最小半径1200m,设计时速120km,年货运量可达830万t以上,预计工期4年,初步设计概算总额133亿元。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和施工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的概况、沿线的自然特征、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特点,在总结既有设计、科研成果以及试验段阶段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建设青藏铁路格拉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主要解决措施、设计原则和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角隧道设计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了青藏线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线路方案比选、施工方案的比选,主要进行了关角隧道钻爆法与TBM法施工的方案分析,以为国内其它长大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施工环境卫生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占夫 《隧道建设》2009,29(5):496-498,54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输水线路长达320 km,超长隧洞修建时的施工通风问题尤为突出,现阶段没有高原隧洞施工环境的卫生标准。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采用平原地区的隧洞环境卫生标准,势必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针对高原气候特点,结合国内外隧洞卫生标准,提出了高原条件下隧洞施工环境主要卫生标准,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防冻胀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柱 《隧道建设》2008,28(3):263-267
结合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隧道冻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次衬砌+防水隔热层+二次衬砌”的新型防冻胀结构型式。通过对昆仑山隧道现场气温、地温和洞内围岩温度、冻胀力、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应力等一系列的测试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昆仑山隧道的建成使多年冻土隧道的修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铁路特长隧道一般采用"长隧短打"施工方法,隧道洞内按铺设无砟轨道设计,现阶段在隧道整体贯通后才开始铺设无砟轨道,导致隧道施工工期无法保证。针对特长隧道"长隧短打"施工方法,探讨在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在隧道已贯通段落,具备条件地段先期铺设无砟轨道所涉及到的测量技术问题,从理论上建设性地提出一个整体实施解决方案,并提出相应的保证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措施。研究表明,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先期铺设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加快特长隧道施工进度,保障隧道建设工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青峰 《隧道建设》2007,27(3):56-58,104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海拔4900m,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高寒缺氧等自然条件成为风火山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通过对该隧道施工方法的介绍,总结出在高寒缺氧条件下,克服隧道开挖、衬砌、混凝土施工、隧道防水及排水、通风排烟、防寒保温等难题的具体办法,供以后类似隧道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区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瓦斯涌出机理及施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沛  焦苍  罗琼  梁东  罗占夫 《隧道建设》2006,26(6):45-47,55
 合(肥)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经过大别山非变质岩地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现燃烧现象,通过现场检测和化学试验确定岩石及气体成分,应用地质构造学理论探讨瓦斯涌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使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处于安全可靠控制范围之内,该项技术在合武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中得到初步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绍华 《隧道建设》2016,36(3):355-372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是我国首座长度突破30 km的铁路隧道,文章介绍关角隧道的主要修建新技术: 采用斜井分隔风道新技术和斜井皮带机出碴配合钻爆法掘进的新技术,加大供风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克服高寒缺氧难题;采用岩溶裂隙水综合注浆技术及合理的排水配置,解决持续高压涌水难题;采用调整结构形式、加强初期支护和允许适度变形的技术方案,解决宽大断层束大变形问题;通过严格的计算,首创采用活塞风解决30 km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方案,研究隧道内火灾烟气分布规律后,采用安全隧道射流风机加压和事故隧道均衡分散式竖井排烟新技术,形成防灾救援新技术。文章介绍关角隧道建设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以期对后续的高原特长隧道起到指导,达到推动中国铁路隧道技术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藏公路所跨越冻土地区连续多年现场观测所得到的数据,得出冻土地区低温区和高温区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根据所测高低温地区数据对比分析可知,低温区公路使用状态正常,路基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高温区路基则容易产生大的沉陷,影响公路正常使用。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铁路全封闭、立交化的推进,大量既有铁路通过箱涵顶进施工实施平改立工程,在保证既有铁路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注浆加固预支护技术成为箱涵顶进安全施工的保证。在对大跨度、高净空箱涵立交桥进行注浆预加固支护,施工中采用水泥-水玻璃注浆和施工工艺,确保了顺利穿越京包铁路,路基无溜塌、滑移等现象,使铁路正常运营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碎石注浆桩是近年来应用于深厚层软基加固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施工和验收技术标准可供执行,且在铁路工程施工中尚无应用先例。目前,碎石注浆桩通过在甬台温铁路新温州站工程中的首次实践和成功应用后,在东南沿海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中得到推广。重点介绍碎石注浆桩加固铁路深厚层软基的可行性分析、施工工艺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