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渔业船舶已经成为我国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生海难事故的渔业船舶自身的救助成功率却偏低。文中试结合近几年渔业遇险船舶搜救的大量案例,分析影响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的几大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渔业遇险船舶救助成功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提升温州海上搜寻救助能力,积极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体现海上搜救工作的社会共同性,确保海上救助行动快速、及时、高效。针对目前温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基点配布不合理、搜救力量配置不足的现状,本文将对如何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海运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海上通航密度逐步增大,相对应的海难事故问题也在逐渐增多,这也凸显了海上救援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海上通航环境的特殊性,遇到突发事故时,很难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同时搜救工作也会受到海上环境的直接影响。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搜救工作极难开展,往往需要经过数个小时的搜救才能取得一定的进展,这也是导致海难事故人员伤亡惨重,且经济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现阶段的海上搜救工作来看,还面临设备设施、人员素质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搜救工作的效率受到一定影响。文中就针对海上搜救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增强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降低海难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大海上突发事件需要国家搜救服务机构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大规模搜救行动,救助人命并化解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险情。引发重大海上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很多,除海上运输可能造成重大海难事故外,其他行业如民航运输、海洋石油、海洋养殖捕捞都是重大海上突发事件潜在的事故源。  相似文献   

5.
海难事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难题。海难事故的产生不仅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产生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对海洋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在发生海难事故时,由于海上险情的影响因素较多,救援环境较为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制订海上搜救措施,致使海上搜救工作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对海上搜救工作所带来的直观影响。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应积极构建海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辅助指挥人员确定海难事故信息,并且做好科学合理的搜救指导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海上搜救智能辅助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确保海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对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力度,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指挥人员快速完善海上搜救方案,确保搜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陈正稀 《中国水运》2005,(12):26-27
海上救助,任重道远;快速有效,人命关天。为了更好地集合社会船舶积极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快速及时有效地就近调动社会搜救资源参与海上搜救,对海上搜救基点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弥补台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力量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台州海事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于今年7月份组建了社会力量应急待命船舶和数据库,建立了搜救贴补机制,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较好地利用了社会搜救资源为台州海上搜救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旅游业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水上风险也随之变大,由客滚船、邮轮等大型客船造成的特大海难事故时有发生。大型客船险情具有突发性强、时效性快、危害性大、救助难、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遇险客船海上搜救"成为社会瞩目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回顾近几年大型客船事故及救助过程,从船体结构、航线设计、人为因素、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大型客船险情成因,探析大型客船搜救对策,以期指导海上搜救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海上搜救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海上搜救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承担海上遇险人员救助的义务。本文通过对"7·27"海难搜救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了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海上搜救工作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19日,珠海海域两高速客船相撞,其中一船进水下沉,86名旅客和8名船员危在旦夕.事故当时海上下起暴雨,风力达到5级,特大海难随时发生.但是,由于珠海海事局救助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组织得当,92名遇险人员全部获救,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创造了客船救助史上的奇迹,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本文通过回顾组织搜救的过程,分析搜救行动的得失,旨在提炼成功救助的精华,为今后的搜救提供借鉴,不断提高搜救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海上人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需要选取最适合的救助力量开展救助工作,海上恶劣的环境和搜救时间的紧迫性,对选取救助船有很高的要求。文章以水上人命救助为背景,从岸基专业救助船优选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两种模型:层次分析法(AHP)、加权和法相结合的优选评价模型,组合赋权、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将以上两种模型的优选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组合赋权-TOPSIS法能够较好的完成优选评价,优选结果与海上实际救助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郑文光 《广东造船》2006,(1):41-44,40
消防船既可承担对港口、海上失火船舶的灭火救助工作.也可对沿江、沿海城市岸边建筑物的失火进行扑灭救助.并可兼有其他一些功能.如潜水支援、对海难事故进行搜救工作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2.
梁小成 《水运管理》2011,33(4):24-27
为提高台湾海峡南部水域的海上搜救水平,通过对该海域2006—2010年海上险情的统计,分析该海域海上险情的发生规律,总结海上搜救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海峡南部港口的发展建设、通航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提出搜救管理策略建议:出台海上搜救法规;健全搜救管理体制;科学配置救助力量;开发海峡搜救辅助决策平台;加强人员培训;构建两岸海上联合搜救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岩 《水运管理》1998,(3):18-21
海难救助是海上运输中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为了航海贸易的发展,立法者考虑希望通过制定救助法律,达到鼓励人们去救助危难中的船舶的目的。由于救助行为的环境、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救助过程中和《1997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的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法律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港监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须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及救助分中心,全国性救助机构须全面协调救助服务,协调所需设施,包括各中心都须有适当通信设施,还须指定国家服务机构作为救助单位。《公约》还规定缔约国搜救机构作出必要的安排,为在其海岸附近的海上遇险人员提供适当的搜救服务并划分搜救区域以利分工。国家之间的合作也由批准国的救助中心协调其工作。《公约》还规定,缔约国在其运用的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所批准其他缔约国的救助单位,为了搜寻发生海难地点和救助遇难人员的目的立即进入或越过其领海或领土,在此情况下,只要可能,搜救工作须由批准国搜救中心协调其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就是我国按《公约》要求建立的海上搜救协调机构,各地的分中心是它的派出机构,负责本  相似文献   

14.
谢伟基 《世界海运》2013,36(6):31-33
对我国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搜救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势,并从海上搜救概况、船员适任培训、船舶搜救设施配备和搜救专项基金设立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和搜救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减少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损失。  相似文献   

15.
陈筱 《中国海事》2012,(11):44-46
海上搜救任务协调员是海上搜救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总结评估人,主导着收集、评估信息,制定行动方案,组织搜救力量实施救助.责任重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资格与职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海上救助分级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上救助分级体系概况从我国现有的与海上救助相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关于海上救助的分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搜救预案》)中体现出的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二是针对某遇险事件的海上救助事故性(主要是危险性)分级。(一)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由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上搜救分支机构三级搜救指挥协调机构组成的海上救助主管协调机制,因此,我国海上救助的分级中存在着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我国《搜救预案》中提到的海上救助行动的分级…  相似文献   

17.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和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需求的变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18.
海难事故发生后,为及时迅速救助海上遇险人员,需要在各搜救国之间对海上救助的指挥与调度进行有效协调。该协调权是一种存在于主权国家间的权利,基于主权论、契约论和道义论而具有多元化的权源基础。该权利在实际行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复合和冲突,主要表现为搜救权与领海主权之间的冲突、各国搜救计划或预案之间的冲突以及条约约束与非条约约束之间的冲突等3种情形。调和这些冲突,需要从理论确立、实践合作、立法和机制构建等4个方面着手,为权利冲突注入更多的润滑剂,从而避免权利行使的分散化,共同及时救助海上遇险人员。  相似文献   

19.
薛忠林  徐敏 《航海》2011,(3):58-62
船舶发生海难,船员弃船逃生,发生伤病求治等事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救援转危为安,取决于海上气象、海况条件的优劣,救助力量的专业水平,也取决于遇险船员的求生技能.遇险船员训练有素,救助过程中能熟练配合救助力量,将大大缩短救助时间,增加获救机会.本文针对海上拖救、海上人员转运、弃船逃生、火灾中与外援船舶的协作方面的救援,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