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根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2/C3等级转换的相关规范、RBC和ATP设备C2/C3级间转换时的处理过程,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C2/C3级间转换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依托,提出了高铁大号码道岔侧向进路C3/C2等级转换的多种设计方案,分析了等级转换设置应考虑的条件,并在试验室逐一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测试,与预期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对各个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关联性和关键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自主化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在国产化ATP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需求。针对自主化ATP系统安全关键功能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保障的问题,以自主化ATP系统中典型的C2等级转换C3等级的等级转换功能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自动机形式化地分析等级转换功能的安全性、活性和实时性。研究时间自动机的数学理论基础,分析自主化ATP系统等级转换功能的逻辑和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采用时间自动机建模方法,从ATP、RBC(无线闭塞中心)和应答器3个方面,建立C2等级转换C3等级的时间自动机模型;研究自主化ATP系统等级转换功能需要满足的安全性、活性和实时性要求,利用UPPAAL软件验证等级转换功能的系统性质。结果表明,自主化ATP系统C2等级转换C3等级功能满足期望的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4.
几种特殊情况的列控应答器布置及工程数据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结合工程实际介绍客运专线CTCS-2级及CTCS-3级列控系统等级转换、RBC切换、大号码道岔、区间反向运行等特殊情况的地面应答器布置方案及工程数据处理方法,对应答器应用原则进行优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5.
对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CTCS-2级列控系统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单线自动站间闭塞情况提出了CTCS-2级列控系统方案;通过综合比较后提出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列控系统推荐方案,可为CTCS-2级列控系统在单线自动站间闭塞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通过对郑州站至郑州客整所间半自动闭塞信号设备按CTCS-2级设备的分析改造,保证郑西高速铁路CRH-300S型动车组在半自动闭塞区间安全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枢纽内各线间相互衔接关系的梳理,并结合CTCS-2与CTCS-3级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原则,提出动车组在合肥西合福场与宁西场跨合福线和合武绕行线运行的3种等级转换方案。并且对3种等级转换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总结出各方案的优缺点。为将来新建高速线路引入枢纽后动车组跨线运行时不同等级列控系统之间等级转换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MSC与UPPAAL的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场景形式化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等级转换是C3级列控系统的重要场景,是列控系统兼容性的集中体现,转换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行车效率。因此,有必要对设计规范中所描述的转换过程进行形式化建模和验证,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实时性。为保证设计规范与所建模型的一致性,采取消息顺序图(MSC)与时间自动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等级转换场景中C2级向C3级转换过程的MSC模型,并将其转换为时间自动机模型。应用UPPAAL对模型的安全性和受限活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规范中所描述的转换过程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满足C3级列控系统的兼容性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复杂枢纽接轨车站之间的CTCS-3至CTCS-2列控等级转换方案一直是信号设计中的难点,有必要通过列控等级转换原理分析和实际工程案例的总结,提炼出通俗易懂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类似场景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1)CTCS-3至CTCS-2列控等级转换的基本条件为:YG-3/2应答器组距离出站口应答器组要大于450m,YG-3/2距ZX-3/2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s按线路最高允许速度的走行距离,RBC数据配置的范围必须从执行点向远方延伸至少一个常用制动距离;(2)两个CTCS-3级横列式车场在股道位置接轨,且两个车场分别属于两套RBC管辖时,可以在跨场进路上进行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在跨场运行之后线路的正线上再进行CTCS-2至CTCS-3等级转换,实现两套RBC之间的切换;(3)当CTCS-3级与CTCS-2级两个横列式车场在股道位置接轨,且具有两条以上的跨场进路时,可以在两条跨场进路上分别进行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4)当CTCS-3级线路与CTCS-2级线路间的联络线长度不满足等级转换基本条件时,可以将CTCS-3至CTCS-2列控等级转换点设于CTCS-2级线路;(5)本研究结论可为跨线信号列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是由64D型半自动闭塞改造升级的一种闭塞方式,与集中联锁设备结合使用,采用计轴轨道检查装置自动检查区间空闲,发车站办理发车进路后自动构成站间闭塞,列车到达接车站并出清区间后自动解除闭塞。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快速铁路效益,满足区域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既有线提速开行动车组工程项目将日益增多,等级转换点的设置问题也将在设计中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结合既有集包增建二线实施CTCS-2级列控系统工程,针对既有线的实际情况对C0/C2等级转换点的设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等级转换点的设置应在满足线路运输组织方式、尽量提高铁路线路运输能力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列车运行速度及制动距离等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站间分界点与计轴结合的闭塞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铁路提速的需要,在许多既有线改造工程中,采用封闭部分车站使之形成大区间的运行方式.在车站封闭后,有的站间区间长达20 km,如单纯采用半自动闭塞方式组织行车,则区间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本线运量要求.为此,提出了站间分界点计轴闭塞方案,即在封闭车站处设站间分界点信号机,并实现自动控制,以提高站间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该方案在新日线菏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中首次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CTCS-2级转换至CTCS-3级的具体流程以及转换过程中的车地信息交互。以西南交通大学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系统CTCS-2级至CTCS-3级等级转换的功能空缺,在车载子系统中增加等级转换控制模块,完善地面子系统相关功能,并对CTCS-2级至CTCS-3级的等级转换功能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正确地完成CTCS-2级至CTCS-3级的等级转换,实现等级转换过程中超速防护功能及司机提示功能,并对等级转换过程中车地仿真消息进行实时记录和显示。  相似文献   

14.
电话闭塞法是当列车信号系统发生故障时采用的一种行车组织方法,首先对电话闭塞法的原理进行说明,指出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条件;其次对一站一区间、一站两区间、两站两区间3种不同闭塞区段行车值班员的工作量进行说明,探究空闲区间确认对闭塞区段的影响及行车指挥人员业务熟练程度对行车效率的影响;最后对3种闭塞区段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地铁运营不同阶段所适用的闭塞区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现代化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铁路信号部分项目逐步以光缆替代电缆进行信息传输。而在工程实施中,传统的半自动闭塞设备无法通过光缆直接实现站间闭塞的信息传输,需要改造其信息传输系统,通过增加模拟或数字数据接口来完成。但如何解决光电转换及转换设备与闭塞设备的接口问题是关键。为此提出2种接口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红侠 《中国铁路》2009,(11):13-15
分析CTCS-5级与CTCS-2级列控系统客运专线接轨车站的具体情况,结合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和CTCS2级和CTCS-5级列控系统技术要求,提出信号系统主要设计方案、出站信号机设置和显示方案、等级转换及同类车站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CTCS-2/CTCS-3及列控系统等级转换是CTCS的关键课题之一,通过对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研究,介绍了CTCS-2/CTCS-3等级转换原理,并详细分析了CTCS-2/CTCS-3等级转换过程中地面应答器设备、RBC设备以及车载ATP设备信息交互过程。最后结合工程应用需求,提出等级转换点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国 《铁道通信信号》2001,37(3):21-21,24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自运用以来存在一严重缺陷,即没有检查区间空闲的设备,使用事故按钮没有安全保证.为此,我们根据企业铁路区间的特点,对64D继电型半自动闭塞(以下简称半自动闭塞)加以改进,利用进站信号机的接近区段,实现区间空闲检查,完善半自动闭塞功能.武钢半自动闭塞区间的特点,一是距离短,一般不超过3 km;二是两端站都有电气集中,且装有接近区段,接近区段长度一般为500 m,因此可用两接近区段贯通区间,实现接近区段闭塞.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海南东环客运专线三亚站至三亚动车所之间应答器设置的3种方案:级间转换、CTCS-2贯通和手动转换方案。通过对这3种方案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对CXG-KA型站间安全信息传输设备与64D继电半自动闭塞设备、计轴自动站间闭塞设备和自动闭塞区间改变运行方向电路的结合电路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