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日线菏泽-日照段增建第2线工程设计中,根据行车组织及运量要求,全段需封闭十几个车站,封闭后车站信号设备的选择与本线的闭塞制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全段与线路同时建成自动闭塞,则封闭车站可以完全取消,但会出现运能大于运量,造成过早的资金投入,使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若全段按半自动闭塞设计,则须将封闭车站改为无配线线路所,以满足本线运量的要求.因此提出将线路所作为区间分界点,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即本点不设行车人员,在封闭车站处设置1架通过信号机,由现场的信号设备根据区间占用情况,自动控制其开放或关闭.该方案一方面节省车站维护费用及相关专业配套设施,同时还可大大提高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2.
赣龙线信号工程采用计轴自动站问闭塞与64D半自动闭塞,经办理手续后,可相互切换的站间闭塞方式。在施工中,从带有坡道电路的车站信号联锁试验、自动站问闭塞试验及人工闭塞试验中发现,只有对计轴自动站间闭塞电路中延续进路咽喉区FSBJ的励磁电路进行改进,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及提高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计轴自动站间闭塞在南宁铁路局黔桂线、益湛线等陆续投入使用,虽然减轻了车站值班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行车效率,但该电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安全隐患,下面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1问题分析1.在计轴使用状态时,两站均未办理发车进路且区间空闲(QGJ吸起)的情况下,若车站值  相似文献   

4.
钟辉 《铁道通信信号》2010,46(12):28-29
在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的车站,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减轻车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区间增设计轴设备,将64D单线半自动闭塞改为单线自动站间闭塞。在此基础上,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是由64D型半自动闭塞改造升级的一种闭塞方式,与集中联锁设备结合使用,采用计轴轨道检查装置自动检查区间空闲,发车站办理发车进路后自动构成站间闭塞,列车到达接车站并出清区间后自动解除闭塞。  相似文献   

6.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与64D继电半自动闭塞结合电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轴自动站间闭塞是在64D继电半自动闭塞的基础上增加计轴设备构成两站间的自动闭塞。在发车站办理发车进路时,区间自动构成闭塞状态。近年来,重庆电务段在渝怀线、遂渝线以及内六线的设备改造中,大量使用计轴自动站间闭塞,从中发现计轴自动站台闭塞电路时常出现发车站办理进路后闭塞不能自动办理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李铁柱 《铁道货运》2012,30(8):14-18
根据鲅鱼圈港区概况和鲅鱼圈铁路车站现状,分析鲅鱼圈站到发线能力和解编能力,结合港区铁路运量增长情况和鲅鱼圈港区总体规划,在满足近远期港区铁路运量的基础上,研究了鲅鱼圈站扩建和范屯站扩建2个方案。重点对各方案的车站分工、行车组织、服务港口、工程规模和投资规模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最终推荐扩建鲅鱼圈站,范屯站仍为预留湾港站方案。  相似文献   

8.
车站联锁系统是保证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在车站计算机联锁基础上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发展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它将整个控制区域视为一个车站.使用一套联锁机完成多个车站的联锁逻辑运算和集中控制.实现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站间联系的一体化控制。  相似文献   

9.
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段改造,新修线路与既有线路间共有3处平面交叉和多处曲线拨接,施工难度大,过渡工程多。新旧线站内联锁、区间闭塞技术标准的不同,加大了信号过渡工程的设计难度。本着确保过渡期间行车安全,减小对运输的干扰,减少对联锁、区间电路的修改,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经过方案优化和特殊处理,使信号过渡工程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朔黄线复线自动闭塞开通运营后,在大机养路作业、钢轨放散施工中,一般需封闭一条线路,将出现列车逆向运行。由于朔黄线没有逆向自动闭塞设备,这时只能按站间闭塞办理,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如果在相邻两站间增设1架逆向通过信号机,将提高区间1倍的通过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探讨和试验,确定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双向运行区段自动站间闭塞已由<自动站间闭塞技术条件>(TB/T2668-1995)规范了研究、设计、制造、维修、使用的标准.单向运行区段自动站间闭塞,由于上下行线列车运行方向是固定的、发车站是不变的,因此,其技术条件和电路方案不同于双向运行区段自动站间闭塞.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混跑模式下,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待避或越行对线路我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三种不同越行方式对高速铁路本线通过能力和反向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增设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对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随高速铁路站间距离、中高速列车速差、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列车越行方式以及运行图结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当双向行车量不均衡,某一方向行车量较大时,在长度接近或超过60km的区间设置渡线,利用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列车区间越行,可提高行车量较大方向的区间通过能力,当双向行车量较大且较均衡时,为避免降低反向线路的通过能力,一般不宜组织这种越行。当中速列车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车待避高速列车时,使增设越行点所产生的中速列车额外扣除时间降至零在最小区间距离,以及有关铺图结构、计算方法等,同样适用于高速铁路越行站的合理分布的研究和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满足长隆地下站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工程投资,从整个珠三角城际网的交路设置、车站折返能力、折返线有效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入手,分析长隆站在整条线路及整个城际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和对整个线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影响,对长隆站平面布置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并通过对折返线有效长进行优化特殊设计,即列控系统采用虚拟一定线路长度数据的方法,推荐的车站布置满足长隆站折返能力的需求,并大大降低车站规模,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4.
铁路单线支线与双线干线在干线车站接轨,如果采用简单的平面衔接方式,由于支线与接轨站之间的行车作业不可避免要穿越干线铁路的正线,势必会大幅度降低接轨站的通过能力。为此,线路设计常采用修建疏解线的方式,与干线铁路立体交叉,将支线的列车分上下行接入接轨站。例如在万安一义棠联络线疏解工程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联络线与接轨站平面衔接,疏解线与双线干线立体交叉后引入接轨站。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出入线接轨方式存在的问题,以武汉地铁12号线复兴村小型停车场工程为依托,对复兴村站单线折返入库接轨、黄海路站单线接轨、复兴村站和黄海路站八字形接轨3种出入线接轨方案进行了对比,建议采用单线折返入库接轨方案。对推荐方案出入线的平面及纵断面进行了设计,并对出入线收发车能力进行了论证,其结果满足12号线远期高峰小时行车量的要求。该出入线接轨方式解决了停车场紧邻正线布置时接轨难的问题,显著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6.
介绍北京地铁2号线公用无线系统的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隧道区间各种中继长度的划分,以及在隧道、车站、站台、站厅的无线覆盖方式,特殊车站、站台站厅的天线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话闭塞法是当列车信号系统发生故障时采用的一种行车组织方法,首先对电话闭塞法的原理进行说明,指出采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的条件;其次对一站一区间、一站两区间、两站两区间3种不同闭塞区段行车值班员的工作量进行说明,探究空闲区间确认对闭塞区段的影响及行车指挥人员业务熟练程度对行车效率的影响;最后对3种闭塞区段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地铁运营不同阶段所适用的闭塞区段。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实时调整一直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为解决有多种行车干扰事件(初始晚点、限速和到发线不可用)影响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针对准移动闭塞行车方式,基于替代图理论,兼顾车站进路调整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设计两阶段近似求解算法,在600 s内可以实现列车变更到发线次数最少和列车晚点延误时间最短的列车调整方案的快速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同时实现列车运行调整和列车径路优化,相比时间间隔法行车方式,该模型可以有效避免列车在闭塞区间的冲突;有初始晚点的干扰会加剧列车的二次晚点;列车限速值越低会指数型加剧晚点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南宁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跨邕江段区间为例,通过行车模拟牵引计算的结果并结合车站方案,得出不设区间风井的临界条件;进一步从工程实施难易度和经济性等方面,分析通过加长车站轮廓缩减区间长度的合理性,进而得出设置该区间风井是必要的,且具有较为合理的选址方案。最后总结出长大区间设置区间风井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为其他线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广州枢纽东口行车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广州枢纽客运站的分工及能力适应性进行研究和对广州东至仙村段区间各线能力适应性进行深入论证,结果表明利用广深四线无法将广汕客专全部列车引入广州枢纽,区间能力亟待加强;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提出了扩大区间能力的两种方案。根据对两种方案行车能力等综合因素考量,结合动车运用维修及客运车站分工,建议广汕客专引入广州枢纽广州东至仙村段扩能采用方案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