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车用汽油机在部分负荷下使用停缸技术后,对发动机经济性产生的影响,详细介绍了节油原理及发动机运行工况。阐述了停缸后对发动机进气、排气、燃烧等相关参数产生的影响,说明了停缸技术负荷受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减少燃油耗和废气排放一直是柴油机开发的重点。基于“动态停缸(DSF)”系统可以同时实现这2个目标。为了证明该项技术的优势,Tula公司和FEV公司针对不同发动机类型和试验循环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并基于完整的动力总成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起停系统控制策略开发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车辆起停技术和起停系统,详细研究了起停控制策略,并采用起停技术进行了整车的NEDC循环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起停技术后车辆在市区工况可以节油5.7%,综合油耗可降低3%,起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整车节油手段,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4.
停缸技术由于具有较好的节油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研究和应用;合理选择停缸工作区域,既可以达到节油效果又可以平衡整车的平顺性及NVH。文章从理论上计算停缸区域的选择和停缸后的燃油经济性,为CAE分析停缸后的扭振和后期标定点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气缸停缸节油技术可以提高汽油机的效率,而对废气排放或者驱动的动力学性能没有负面影响。作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正确途径,气缸停缸节油技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并且有利于改善费效比。采用滚柱指轮随动器配气机构,对气缸停缸节油技术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验证其了刚度、质量和运动学特性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基于初步结果,对这种新技术的设计和生产特性进行了评估,马勒公司提供了在发动机中应用的技术控制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汽油发动机停缸节油原理、应用难点和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应用于4缸发动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经分析指出,在东风牌汽车上实行停缸节油时,只靠车速和单一油门位置极限这两个控制参数,是不能保证发动机始终被控制在燃油经济区工作的。介绍了停缸节油控制模式的优化决择、单片机电控器的设计及匹配试验结果。运用道路负荷法所得数据进行的台架试验及道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停缸节油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停缸作为1类降低机动车油耗的技术,已呈现出向小排量发动机上应用的趋势。在搭载了直列4缸可停缸发动机的乘用车上进行正常模式与停缸模式间的相互切换,研究停缸对发动机瞬态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切换过程中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及运行参数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在4缸至2缸的切换过程中,会出现瞬间扭矩波动的现象。应对策略是在发动机停缸前的若干循环内,预先对进气、喷油,以及点火进行提前调整,来抑制切换过程中输出扭矩的波动;在全油门加速工况下,2缸至4缸的切换会导致加速初期发动机扭矩的提升速率降低。在此过程中,发动机通过对过量空气系数的动态控制,可实现输出扭矩的线性增长,确保了在加速终了时与常规模式一致的平均扭矩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车用发动机部分负载时的燃油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气门来实现的发动机停缸技术.首先对发动机某一气缸停止工作循环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性能仿真,以单缸在1个循环内所做负功最小为优化目标,计算得到了单缸停止1个工作循环的起始点.以尽量保证各缸间的工作均匀性为基本原则,设计了4缸发动机顺序间歇停缸方案并进行了仿真与分...  相似文献   

10.
正上汽通用GL8豪华商旅车搭载技术成熟的PRO为LTG的2.0T发动机和第三代PRO为M2D的6T50E自动变速器。全系标配发动机启停系统,在综合工况下可以节油3%~5%,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发动机启停开关位于中控台换挡手柄旁边(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