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满足路用强度要求的三灰(石灰、粉煤灰、不锈钢尾渣)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为基础,将三灰碎石混合料的抗冲刷性能及模量与传统二灰碎石混合料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掺量范围内,三灰碎石的性能要略优于二灰碎石,确定了其在各种道路等级条件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公路施工中,路面基层结构形式设计常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二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基层为主。本文主要阐述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石灰、粉煤灰、水泥、碎石等无机材料三种混合类型及不同配合比进行的对比试验,介绍了浦东机场场道半刚性基层材料混合类型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4.
钟训  刘统良 《中国水运》2007,7(10):74-76
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问题,是公路工程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探索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控制措施,解决困绕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难题,是各地交通公路部门正在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影响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指标的各种因素,探讨提高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改进措施,提出了有效控制二灰碎石基层平整度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利用贵州省工业废渣资源,积极探索废渣应用于公路工程的合理性、适宜性,选取贵阳市具有代表性的粉煤灰和磷渣,对二灰磷渣基层材料及水泥粉煤灰磷渣碎石基层材料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磷渣适宜作为细集料使用,精心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磷渣碎石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石灰和粉煤灰作为外掺剂,进行了膨胀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对膨胀土"团粒化"作用效果的影响。对于石灰改性膨胀土而言,灰剂量在4%~6%时改性效果最佳;对于粉煤灰改性膨胀土而言,灰剂量在20%~30%改性效果明显。总体上石灰的改性效果比粉煤灰好。  相似文献   

7.
刘静  杨毅 《珠江水运》2014,(15):81-82
由石灰、粉煤灰、土混合组成的二灰土,近来被广泛应用于天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二灰土的施工虽没有特别复杂的技术难题,但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带来诸如表面起皮、弹簧、下部素土夹层以及裂缝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配制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对其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可降低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可配制出收缩较低的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其抗裂性。  相似文献   

9.
对掺入掺合料(1种或2种)的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和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参数变化量包括掺入掺合料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混凝土的水胶比。实验表明:掺合料硅灰在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方面明显优于粉煤灰。2种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粉煤灰+硅灰)在抗氯离子渗透方面表现最优。所有的2种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样品均表现出很突出的耐久特性。  相似文献   

10.
姚汾  吴相豪 《水运工程》2012,(6):155-159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系统研究石灰、粉煤灰以及水泥单掺、双掺、三掺对粉质砂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水泥加固粉质砂土的效果优于单掺石灰的加固效果;双掺石灰、粉煤灰加固粉质砂土的效果优于双掺水泥、粉煤灰和双掺水泥、石灰的加固效果,双掺石灰和粉煤灰加固粉质砂土的最佳配比为石灰掺量大于6%,且粉煤灰掺量为石灰掺量的3倍;石灰、粉煤灰和水泥混掺加固粉质砂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双掺的强度接近。  相似文献   

11.
增钙粉煤灰在粉体搅拌加固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增钙粉煤灰作为固化粉喷桩在工程中的运用情况,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和对粉灞桩现场检测资料,分析说明了增钙灰替代水泥等材料在粉体搅拌加固技术中广泛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袁原  唐桥梁 《水运工程》1998,(11):37-40
介绍大掺量工灰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高效透水膜和硅烷涂覆混凝土浸渍技术用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坍落度等在盐田港二期码头与护岸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将罗泾港区灰堤内粉煤灰堆存区改建为通用杂货堆场,对改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阐述该项目的规模和通过能力.详细介绍改建方案.通过项目实施,可扩大罗泾港区通过能力,实现钢杂码头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为灰场的土地综合利用提供建设管理和技术准备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粉煤灰混凝土的主要耐久性能:渗透性、抗冻性、碳化、钢筋锈蚀和碱-集料反应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粉煤灰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为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亳州市城市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工艺流程,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了细集料掺配石屑的配合比设计。试验段施工及检测结果表明,细集料掺配石屑的配合比设计更加优化,外观更为密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文中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关键性问题,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已被较多地应用于路面基层,但在港口工程中鲜有应用。结合某港口码头堆场基层施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分别从目标配合比确认、集料生产级配调试、水泥含量-EDTA关系曲线、延迟曲线和强度-含水率曲线等几个方面阐述港口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确认了施工阶段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碾压延迟时间等生产参数,为该堆场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路面结构中,水稳碎石一个重要的结构承重层,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佳等优点,在城市公路和高速公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与应用。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稳碎石基层的抗疲劳性和抗收缩性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导致路面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问题。如路面裂缝等,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需要做好水稳碎石基层配合比的设计及质量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公路碎石水稳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二灰砂砾基层施工是公路路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其摊铺质量直接影响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因此,提高二灰砂砾基层的平整度对道路整体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包头东胜一级公路一合同工程为例,对影响二灰砂砾基层平整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平整度的措施。实施结果表明,平整度超出规范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对方位序列进行预测对于潜艇作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GM(1,1)模型,残差修正的GM(1,1),等维灰数递补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目标序列进行预测,可有效克服目标方位序列的非线性和非稳定性,在信息较少的情况下达到精度较高的回归和预测效果。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上述计算可快速提供精度较高的较长时间间隔的目标方位,为潜艇作战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