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土地层盾构穿越既有运营地铁极易引发地层变形和既有结构破坏,如何精准控制地表沉降和结构的沉降变形一直是城市地铁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杭州地铁4号线某盾构穿越既有运营地铁1号线为背景,研究盾构近距穿越既有运营地铁引起的隧道累计沉降、水平位移、隧道收敛和轨道沉降,并对监测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后对既有运营隧道交叠区的影响总体呈现出随着时间的增加累计沉降逐渐增加,隧道穿越交叠区的累计沉降大于非交叠区;既有运营隧道的水平位移,随着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出先隆起后逐渐沉降再趋于稳定的趋势;既有运营隧道的收敛,随着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出先沉降后隆起再沉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既有运营隧道的轨道隆沉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体呈现出先隆起后沉降再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隧道附近施工区域新施工会引起隧道的附加沉降及位移,严重时会引起地铁隧道开裂。文章根据成都市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主体工程六标段中羊犀立交扩能改造中对成都地铁2号线的监控实例,对施工中涉地铁隧道沉降及位移的监控方法进行研究,从而确保在涉地铁各施工节点工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切实可行并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以哈尔滨地铁3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棚户区为背景,结合地质及周边环境概况,确定整体施工方案,并围绕超浅埋盾构隧道施工工艺展开分析,工程实际表明:地表沉降控制。地表建筑变形可控,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铁将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市区进行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不可避免的要穿越既有建筑物,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顺利的进行施工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控制地面变形沉降也将是控制建筑物变形的关键技术。文中结合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盾构下穿某小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重点研究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某小区可能导致的各类风险源和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对盾构隧道穿越建筑物的风险和地面沉降变形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将地面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总结本次施工经验,希望对相同施工方法的盾构隧道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杭州地铁1号线过江隧道为背景,采用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钱塘江北岸标准海塘地表沉降规律,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为隧道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CRD工法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应用较为常见,主要因其分洞室内不多、可机械开挖、施工功效高。但采用该工法前提是围岩稳定性、地下水位等需满足施工安全要求。CRD法又叫交叉中隔壁法,适用于地层较差(Ⅳ~Ⅵ级围岩)且开挖跨度较大,对围岩沉降变形控制严格的隧道。本文结合厦门地铁2号线天竺山站折返线隧道施工,对CRD工法的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质、施工、建筑材料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隧道衬砌开裂,结构及轨面发生沉降,威胁到运营安全,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治,确保工程的结构安全。通过昆明地铁3号线明挖区间隧道,分析隧道衬砌产生裂缝及沉降的原因,提出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及轨面结构沉降的治理原则及措施;认识到浅埋区间隧道保护的重要性,对今后地铁结构的病害整治及保护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北京地铁17号线地铁隧道工程,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加固方案下,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框构桥引起的该区段地表变形规律以及对既有桥梁的影响,为同种地层条件下的盾构下穿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盾构掘进过程中,随着掌子面的推进,隧道顶地表沉降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仅采取同步注浆加固方案时,地表及铁路框构桥的变形远远大于同期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深孔注浆的方案,因此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盾构掘进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广州地铁14号线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实例,提出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下穿密集建筑群加固方案,综合考虑方案实施可行性、技术难易程度、工期及造价等因素,优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MJS桩隔离加固方案。实践表明,采用MJS桩隔离加固密集建筑群,有效降低了双线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广州轨道交通4号线轨道爆破控制为例,对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中爆破控制技术实施进行分析,并对其爆破控制技术应用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从而保证了爆破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郑州市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际,考虑基坑的实际施工开挖步序,对地铁站基坑工程钻孔灌柱桩与钢支撑支护体系下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基坑开挖至不同深度时的变形场。根据变形场结果分析得出了基坑各位置变形特征及最大水平、沉降变形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前期现场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钻孔灌柱桩与钢支撑结构设计参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地铁活塞风井设置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数值分析,对地铁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从改变进气温度的角度研究了风井合并问题,提出室外合并风井的方案.该方案在不影响地铁内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地面风井的数量,从而节省征地、减少地铁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3.
DP-2/DP-3船舶电力系统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入级附加标志DP-2及DP-3的基本要求,论述了船舶电力系统设计中相关的技术问题,包括电力系统单线图、电力负荷计算及主配电板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4.
大型构件的变形监测是检验其设计和施工质量,为其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的必要手段。以润扬大桥动静载实验为例,介绍利用GPS技术进行大型桥梁位移变形测量的方法和实现途径,从中总结出利用GPS技术对大型构件进行变形测量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以某座跨越长江的叠合梁斜拉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各设计参数在成桥时对主梁线形和主梁应力的影响,分析了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进而得出了针对叠合梁斜拉桥成桥过程中的参数敏感性的一般性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监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广泛遇到的海外港口建设工程中强夯设计参数选择和强夯施工监测等问题,详细对比分析了中、欧、美规范和手册中强夯法适合土类、设计参数和施工监控等。对比发现,中、欧、美规范和手册关于强夯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理念,欧、美广泛采用能量法设计施工参数,而中国则通过强夯后的加固效果指导施工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分析高桩码头的工作原理、损伤机理以及监测指标.以某运河码头工程监测项目为例,介绍测斜仪在码头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连续跟踪观测的动态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掌握结构土体实时位移状态,做出各个监测点的位移-深度变化曲线,并分析各测点产生位移的原因;还探讨监测点水平位移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针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测斜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船舶监管对保障海上航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分别对AIS(CLASS B)与小船动态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AIS(CLASS B)的使用有利于对小型船只、渔船等的动态监控,保障海上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潘燕华 《船舶工程》2006,28(2):67-70
从复杂产品的生产管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与CAD/CAPP/PDM集成的以实现动态生产管理为目标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方案,并对方案实现的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金学  张洪涛 《船电技术》2008,28(3):187-189
本文针对地铁交通等场所的收费和管理,设计了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收费系统,开发了非接触IC卡读写和收费管理软件,实现交易、管理等多种功能.该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适合地铁交通及相关的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