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减小沥青混合料拌和楼生产的沥青混合料与设计配合比的级配偏差,从热料仓取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级配调整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方法,为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控制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间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特点,介绍了一些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密度检测方法,用体积法检测半开级配试件密度误差分析并进行钻芯修正,以满足该级配沥青混合料大规模施工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3.
张宏华 《中国水运》2009,(8):265-26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无论哪一个设计阶段,其工作的中心就是进行矿料的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笔者现就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表中材料如何利用EXCEL中的图表法和规划求解法计算矿料组成并绘制出符合要求的级配曲线谈点看法,希望此方法能在工程中进行矿料的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选取更加快捷。  相似文献   

4.
超薄沥青混合料可有效改善高等级公路路面行驶功能,但目前国内级配较为单一,相关研究较少,因此需对它的级配、混合料性能深入研究。文中在分析其级配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抗滑能力和高温性能测试,认为超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最佳含量为70%,提出在4.75mm和9.5mm筛孔之间增加6.7mm筛孔,而且6.7~9.5mm最佳含量为80%,综合得到推荐的UTA10级配。通过水稳、高低温和抗滑耐久性等路用性能试验,证明了UTA10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立新 《中国水运》2006,6(8):74-76
沥青混合料材料选择阶段,如有一套方法可预测集料级配的骨架嵌挤性能,将使材料设计人员对混合料抗剪强度中集料因素有正确而清晰的把握。针对此问题,利用均匀设计方法生成了40组粗集料级配;使用基于离散单元(DEM)的虚拟力学试验方法模拟直剪试验,对集料骨架嵌挤性能进行了评价;对虚拟试验结果进行了二次回归;并与VCADRC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要求,提出了对骨架密实型结构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试验测试数据对骨架密实型结构级配设计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以4.75mm为关键性筛孔时,4.75mm以下体积之和介于40%~45%之间;当以2.36mm为关键性筛孔时,2.36mm以下体积之和介于38%~43%。并且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骨架密实型结构级配设计计算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燃烧法是一种新兴的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试验检测方法,通过确定沥青含量修正系数和对比燃烧前后级配变化,并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进行运用,验证了燃烧法的准确、快捷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总结了几种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试验方法,并比较其特点,推荐车辙试验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结合南方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形式,对AC-13、AC-20和AC-25三种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并分析了不同厚度与动稳定度及永久变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及优点,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集料级配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针对湿热多雨地区的气候特点,讨论了水损害产生的机理和高温天气对路面的影响,以及排水沥青路面寿命较低的原因,给出了一些提高耐久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代声庆 《中国水运》2010,(10):211-212
文中结合安徽合淮阜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合同文件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特点,严格按照试验规程的试验方法,对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检验及分析,重点对SMA玛蹄脂混凝土抗滑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级配规律,探讨SMA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采用简单性能试验(SPT)对矿粉、添加剂和沥青三者组成的沥青胶浆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纤维和水泥用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胶比、纤维和水泥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沥青胶浆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水泥后均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高温变形性能。随着加入纤维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减小,而粘性增大;在胶浆中加入水泥对提高混合料粘弹性的效果不明显。另外,混合料动态模量随粉胶比的减少,先增大后减小,相位角逐渐增大。因此,在混合料设计时应注意对胶浆构成的比例,以达到改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从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特点及其强度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离析的机理,提出行之有效的路面均匀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是影响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泡沫沥青的用量,采用间接拉伸强度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泡沫沥青用量和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系。以期增加对泡沫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皂化渣是一种含有C a(OH)2的工业废弃物,目前已大量堆积未得到利用。为了给皂化渣的利用找到出路,对皂化渣加固吹填软土地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皂化渣土强度较高,且强度随着龄期增长,塑性指数较大,属于中压缩性土,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以扫描电镜为手段,对皂化渣土微观结构和其强度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重金属含量和放射性检测表明,皂化渣土满足环保要求。现场试验表明经皂化渣加固后的软土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差的特点,采用不同抗剥落措施,研究各种方案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对比试验表明,常规水稳定性试验在评价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方面明显缺乏有效性和区分度。而通过增加冻融循环次数、调整空隙率,以n次冻融循环劈裂强度比(TCSR(n))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改进法,可较客观地评价不同抗剥落方案的优劣性及耐久性,并准确地反映路面早期的水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从现场几个实际工程中水泥搅拌体各龄期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水泥搅拌体的强度存在着较大的离散性,但是水泥搅拌体各龄期强度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对天津港地区,可用公式qu90=2.84qu14和qu90=1.76qu28换算水泥搅拌体90d龄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温晓明 《中国水运》2007,5(3):71-73
三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为一种新工艺,施工工艺较复杂,难度较大,本文结合宁靖盐高速公路二期工程路面工程泰州段三灰土底基层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和施工体会,重点对三灰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满足路用强度要求的三灰(石灰、粉煤灰、不锈钢尾渣)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为基础,将三灰碎石混合料的抗冲刷性能及模量与传统二灰碎石混合料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掺量范围内,三灰碎石的性能要略优于二灰碎石,确定了其在各种道路等级条件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张军  范国斌 《港工技术》2006,(2):48-49,52
根据水泥土现场取样技术研究专题的检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规律,通过对海上和陆上施工的水泥搅拌体钻孔取样检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CDM搅拌体质量检验的建议参数。  相似文献   

20.
A free-fall microstructure profiler (TurboMAP) reveals highly intermittent features in the fluorescence field. Conventional CTDs that mount a fluorometer are usually deployed with a tethered cable, and the data are averaged or smoothed over a given time or water depth.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involved, intermittent features of fluorescence fields are masked. We have developed a statistical technique to extrapolate the intermittency using a lognormal mixtur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mixture pdf). The stat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mixture pdf are consistent with microstructure data, thus the conventional CTD can provide statistics appropriate to a micro-scale fluorescence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