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级配理论综述一个良好的骨料级配组成应该是在空隙率最小的情况下,骨料之间处于最紧密的状态,使混合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结构强度效应。目前常用的级配有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连续级配是指骨料中各级粒径的粒料由大到小逐级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连续级配混合料的级配曲线平顺圆滑,具有连续不间断的性质。连续级配又分连续密级配和连续开级配。  相似文献   

2.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的理论和试验分析,对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级配组成特点进行研究,同时。比较断级配和完全断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不同,由此可断定断级配沥青混合料是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混合料型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比研究了3种SMA混合料和一种AC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集料混合料级配的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当集料混合料级配达到最佳组成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将显著提高,这不仅说明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级配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进而影响混合料的性能.以OGFC-13矿料级配作为研究对象,在规范级配范围内选择典型级配,对整个OGFC矿料级配走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不同级配走向对混合料技术指标和路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提出了满足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的合理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6.
不同级配对OGFC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级配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进而影响混合料的性能.以OGFC-13矿料级配作为研究对象,在规范级配范围内选择典型级配,对整个OGFC矿料级配走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不同级配走向对混合料技术指标和路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提出了满足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的合理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7.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概念与优点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概念 沥青玛蹄脂碎石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沥青玛蹄脂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低温性能良好,因此沥青玛蹄脂路面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Excel在求解混合料的级配组成中的应用,为实际施工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简单精确的计算混合料级配组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取几个AC-13C型典型级配,分别进行了各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研究.结合试验数据,讨论了矿料级配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贝雷法检验了各AC-13C的级配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方地区重载交通下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与离析程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出具有不同特征的6种级配曲线,施工中在5个不同位置取样,检测不同级配类型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构造深度和密度,研究了各种级配混合料在生产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离析的程度与规律.分析了检测数据的平均组间离差平方和及集料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混合料级配的评估与离析程度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级配混合料离析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反S型、间断型、最大密度曲线之上微弓型、S型、最大密度曲线型与最大密度曲线之下微弓型;对回归方程进行F(1,5)显著性检验,其概率值为0.013,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该线性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1.
对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级配设计和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确定对于超薄罩面混合料应采用CAVF法骨架型级配设计理论;对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级配特点、判定标准和级配对构造深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确定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完全断级配的间断区间和集料粗细分界点,同时对四种不同级配性能指标进行试验分析并用CAVF法设计级配;最后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0/10型超薄罩面混合料配合比,并进行试验验证其可以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级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橡胶沥青混合料被越来越多的用作面层材料,但是国内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施工规范中都还没有橡胶沥青混合料专用级配的介绍,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在室内使用旋转压实仪成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对不同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测定,总结级配对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档料用量的取值范围。在保证较低沥青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控制,有利于对实际施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将试算法与贝雷法相结合,提出一种适用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再生骨料骨架-空隙级配设计方法。选取3个级配组配方案,先用试算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初步分档组配,再以贝雷法进行骨架效应验算分析。结果表明:矿质混合料中细档料与粗档料质量比为0.7~1.0时,再生透水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级配易形成骨架,且骨架结构稳定;m(10~25 mm再生粗骨料)∶m(5~10 mm再生粗骨料)=64∶36~80∶20,可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获得最优的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符合干法橡胶沥青技术特点的混合料级配,从混合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上验证设计级配特点。根据胶粉变化和贝雷法设计原理分别设计AC-13C、SMA-13、SAC-13和AR-AC-13S四种级配类型,运用X-ray CT微观试验方法和图像处理技术,从微观结构层次研究四类级配类型的区别和优劣,分析得出在橡胶粉各断面胶粉数量和含量的空间分布上,AC-13C和SAC-13类型的级配胶粉含量值离散和变异程度最小,分布更为均匀,SMA-13次之,AR-AC-13S最差,从胶粉分布的角度看,AC-13C更适合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混合料路面性能试验,对连续与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能及水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论证,进一步验证了微观试验结果。微观和宏观试验均表明,连续级配在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更加适用,工程实践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高等级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按照成分的比例和排列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根据连续级配的原理组成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基本上按照富勒(Fuller equation)的指数方程原理构成的。既0.45次方的规律递变D=100(d/D)0.45  相似文献   

16.
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碲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比研究了3种SMA混合料和一种AC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集料混合料级配的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当集料混合料级配达到最佳组成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将显著提高.这不仅说明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从集料级配间断与否、胶乳类型、纤维的长度这三个因素出发,对纤维微表处的性能进行研究。对于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则采用自行设计的小梁弯曲试验,以位移-力曲线下的能量积分作为衡量指标进行评价,其值越大混合料的低温抗弯拉性能越好。结果表明:在间断级配中加入纤维可以改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胶乳B与混合料配伍性更好;纤维长度对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影响不大,而对混合料低温抗弯拉性能影响较大,且长度的增加有利于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材料的组成设计中,选择不同级配类型的矿质混合料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矿质混合料不同级配类刑的选用、检验、组成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发现组配S型级配曲线的矿质混合料可以获得足够密实度,且具有较好施工和易性,设计方法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20.
马明 《北方交通》2007,(9):28-29
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组成试验是沥青路面施工时重要的质量检查项目。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是沥青路面施工时检验拌和厂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颗粒级配组成的试验,以通过规定筛孔的质量百分率表示,用以评定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