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 1)信息采集--浮动车技术 传统的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手段是利用固定检测器(线圈、微波检测器等)采集道路断面的流量、速度、占有率等数据.浮动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手段,相对于固定检测器,具有覆盖范围广、建设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于城市快速道路,利用线圈、视频、微波等信息采集技术实时采集交通信息,并利用可变情报板发布,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各大城市快速路的交通信息采集及发布系统建设基本趋于饱和.对于城市地面道路智能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建设比较完善,然而针对地面道路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一直做不到尽如人意,大部分城市尚未建设地面道路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其中有些城市的交管部门意识到交通信息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调研、探索及试点:有些城市花了大量投资,在城市道路各路段之间布设视频、线圈及微波检测器,再利用全屏或条带屏进行发布,但由于地面道路交通流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过多,应用效果不佳,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有些城市利用路口信号控制的信息采集设备作采集源,然而此类数据误差较大,难以用作精确的交通分析判断,且仅有路口而无路段的交通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像处理的交通信息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文中简要介绍了图像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转换方法,在图像坐标和道路平面投影坐标之间建立关系,获取运动车辆的行驶轨迹,从而得到车辆的实时车速和位置,达到交通信息采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文中简要介绍了图像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转换方法,在图像坐标和道路平面投影坐标之间建立关系,获取运动车辆的行驶轨迹,从而得到车辆的实时车速和位置,达到交通信息采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并实时监控、预测,可以有效地消除交通隐患,增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的管控能力.本文基于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及已有的道路交通流预测模型,提出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组合预测模型,确定了非参数回归模型作为预测模型的核心,组合使用傅立叶历史估算模型、非参数自回归模型和非参数邻域回归模型对北京市典型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进行预测.针对北京市道路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实际情况及未来预测信息图形化发布的需要,提出了道路交通流预测系统的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及道路编码模型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公交车辆信息采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通信网络仿真技术对WSN的公交信息采集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基于OPNET建立了一个公交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模型,通过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仿真得到了决定公交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性能的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WSN实现连续采集传输数据的能力、预测了系统可靠性及数据准确性,实现了对基于WSN的公交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整体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职业信息采集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积极高效开展就业指导的前提条件之一.文中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职业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信息采集的主要途径和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意义,并提出了做好职业信息采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无线网络技术作为一种融合短程无线通讯技术被运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采集,对路口各方向的车辆进行监测,从而提高交通效率。主要阐述了ZigBee、蓝牙以及GPRS等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交通智能化发展,引入射频自动识别技术获取道路上车辆运行信息,进行基于RFID的车辆信息采集框架设计。然后利用信息融合约简方法计算交通流特征值,最后根据速度、密度、流量三变量建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道路拥堵评价模型,判定道路交通拥堵级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交通拥堵峰值异常和总体评价并行的预警机制。实验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当前道路的拥堵状态,及时预警拥堵路段,保证道路行车通畅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灾害天气对道路运输安全影响的角度出发,运用汽车运输工程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冰雪灾害对道路运输安全构成危害的机理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了解决冰雪灾害的应对措施,建立了基于气象条件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快速响应系统4个子系统。采取了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路冰雪清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路视频图像的能见度检测方法可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实时、可靠、经济的交通能见度信息,但其应用效果受限于广泛存在的视频监控盲区。鉴于此,针对道路视频监控盲区的能见度实时检测方法展开研究,利用视频能见度检测算法,获取上下游路段能见度的两类检测数据,并提出一种基于能见度数据的高层信息汇聚融合模型,构建了盲区的能见度间接检测方法,给出 基于实时视频检测的道路盲区能见度预测值,与目测结果相比,平均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2.
出海路祖山至马蹄岭段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段经过12年的运营各种病害发展迅速.2012年4月通过咨询、调查、收集、测试等手段,对该路段气象水文、交通组成、养护维修历史、路面结构、路面检测指标、路面病害种类、桥涵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获得了真实可靠的资料,为大修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运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在建设观念、重视程度、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法律体系、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应当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设立稳定的建设资金,改变现行管理体制、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稳定、良性发展,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运用于道路交通管理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在建设观念、重视程度、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法律体系、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应当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设立稳定的建设资金,改变现行管理体制、成立综合协调机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稳定、良性发展,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陈强  肇毓  肖江 《北方交通》2006,(12):87-90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公路畅通、维护高速公路的路产路权有重要意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路政管理系统是目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趋势。本文就如何建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套整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运行车速的角度对公路交通安全性开展评价研究,通过采集道路断面单车速度,将相邻断面的单车运行速度差的85%位值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通过引入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单车速度差的85%位值的道路安全性评价隶属函数,并确定了道路安全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以评定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以某山区公路车速调查数据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风险传播过程受拥堵预警信息、出行者行为特性及居民出行流量分布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提出包括道路子网、信息子网和出行子网的多重网络模型,应用改进的UAU-SIR(Unaware-Aware-Unaware-Susceptible-Infective-Recovered)模型,探讨多重网络预警信息下的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框架出发,分析了基于城市公共交通建立交通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公交的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结构框图,指出公交信息智能采集、道路交通信息智能处理与评价、发布与应用的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车辆获取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提出一种车辆位置信息辅助系统,在本系统中,将RFID标签铺设至路面上,为装有RFID读卡器车辆提供准确的道路和位置信息系统.根据标签中提供的位置信息,利用车间通信,并依据车辆的运行状态,让无RFID车辆同时能够计算出自身的位置,达到信息扩散与共享的效果.本文结合8种不同的道路状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在不同的道路状况下良好运行,实现位置信息的扩散与共享.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路径引导信息,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在版面设计、点位设置、信息选取与表达等方面应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设计体系。宁波市在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计实践中,通过解读现有国家规范,结合宁波市实际路网、交通特性,对指路标志的版面形式、点位设置、标志套用等作了细化规定。在指路信息选取上,通过统筹道路、桥梁、交通枢纽、主要地区、旅游景区等各类交通信息,构建了指路标志的信息层级体系,并设定了信息的分层表达规则,以保障交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连贯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