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杰 《中国水运》2000,(1):2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购买取得的船舶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提供下列文件:(一)购船发票或者船舶买卖合同和交接文件;(二)原船籍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证明文件.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船舶所有权的概念,并就有关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条款在工作中的运用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船舶登记是国家对船舶实行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并通过船舶登记保障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和我国<海商法>中对所有权和所有人的确认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经营人的确认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体运输船舶大量增加,由此引发许多新的问题.这值得海事部门的重视,也给船舶登记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伍载阳 《珠江水运》2001,(10):36-37
<海商法>第九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如何理解法条的这一规定?在理论和司法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不外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的涵义是:未经登记,船舶所有权转让合同不生效力,亦不得对抗第三人.  相似文献   

5.
船舶所有权登记,即当船舶所有权变更、设立或终止时,以船舶所有权登记来表明船舶所有权的变动,是船舶所有权的公示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登记制度的作用在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中更显突出。本文试图就我国船舶所有权登记制度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如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分类、条件、法律效力及“第三人”的界定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完善船舶所有权管理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船舶所有权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要完善我国船舶所有权管理法律制度,并结合物权、海商法理论和有关实践,分别从完善船舶所有权登记与所有权管理行政处罚法律制度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船舶登记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双方主体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船舶国籍登记和船舶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等登记行为的法律性质。从行政许可法的角度分析船舶登记机关登记行为及登记申请人的法律责任。认为船舶国籍登记属于许可式登记,对船舶所有权等民事权利的登记是确认式登记。船舶登记机关在登记行为中负有形式审查的作为义务。只要申请材料齐备,内容一致就可予以登记,申请人承担提供材料真实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王天禹 《中国水运》2003,(11):37-38
日前,中国海事局制定颁布了<船舶登记工作规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船舶登记行为."皖蒙城挂0087号"船舶所有权登记行政复议案,就是在海事机构办理船舶登记中发生的,是安徽省首例此类复议案.笔者将此案审理情况和思考奉献给读者,旨在提醒海事机构在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时,一定要依法严格审核船主提交的证据,以避免不必要的船舶管理纠纷甚至海事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的出台,明确了动产所有权转移、共有物及担保物权制度,必将对我国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通过对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要求我们在船舶登记工作实践中应当适应《物权法》对船舶抵押登记工作的新要求,以保障船舶抵押登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实施的<海商法>尚未引入物权的概念,但与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有关的物权制度却得到清晰和明确的确立.随着<物权法>的实施,<物权法>中有关物权的法律制度与<海商法>中的船舶物权制度却有差异性规定,这无疑会对<海商法>下的船舶物权制度产生影响.其差异性规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着重从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留置权等方面涉及的船舶定义、船舶法律特性、船舶物权内容、船舶物权登记对抗、船舶物权实现方式等分析<物权法>与<海商法>的不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